李嘉诚管理日志(全新修订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一月

企业家能否为企业保驾护航,关键在于其能否把握市场的发展趋势,拨云见日,理清方向,能否对变幻莫测的市场走势、进程和结果作出有见地的分析判断,只有这样才能趋利避害,牢牢控制住竞争的主动权。或许这样的道理谁都清楚,但要真正做到,却不是那么轻松,它需要企业家善于思考未来,对未来发展有一种超前的战略眼光,如此方能运筹帷幄,在市场上有所作为。李嘉诚无时无刻不在思考未来,所以才能在经营中如有神来之笔,屡创奇迹。

1967年,香港处于动荡期,很多投资者都失去了信心,但李嘉诚始终坚信香港的前景会好起来。当时,房地产市场极度低迷,李嘉诚却在别人大甩卖的时候,以低价方式收购了地产商弃之不用的地盘。这样,在20世纪70年代香港房产需求反弹时,李嘉诚大赚一笔。这样的事例在李嘉诚几十年的经营生涯中还有很多。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李嘉诚高人一筹的战略眼光和把握商机的才能,而这无不是他经常思考未来的结果。

行动指南

企业家要多多思考未来,要养成坚持学习、终生学习的习惯,用时代的眼光、全球的眼光和战略家的眼光来分析和思考问题,把握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

1月13日 进场和退场的艺术

冷场时进入,热场时退出。

——媒体对李嘉诚40年来房地产投资的总结

背景分析

李嘉诚的房地产经验就是在冷场的时候进入,在热场的时候退出。多年来,和记黄埔一直遵循着这条经验。1964年在香港物业价格暴跌时,李嘉诚大玩魔幻动作,大量购入地皮、楼宇等,而且只买不卖。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投入之后,李嘉诚于1971年正式组建了自己的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1972年,香港地产开始回暖,股票市场开始反弹,李嘉诚将其所持的25%的股票投入股市,从中获利甚丰。1975年,长江实业已拥有500万平方英尺的楼宇面积。而后,世界经济衰退波及香港市场,李嘉诚逆市而上又购入了一批地皮。到1978年,他已拥有楼宇面积1500万平方英尺。到1981年,李嘉诚名下的建筑楼宇的土地面积又增加到2900万平方英尺。此时的李嘉诚,已赫然成了除香港除港府之外最大的土地拥有者。

行动指南

何时进攻,何时收手,是战略,更是艺术,找准时机才是关键。

1月14日 资金和策略的权衡

在经营房地产的过程中,资金和策略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李嘉诚经商智慧全书》

背景分析

在20世纪50年代,房地产在香港还不是一个被看好的行业。真正有钱的富豪大多分散在一些传统行业上,如金融、贸易、能源、工业等。但正如魔鬼藏在细节当中,李嘉诚正是以独到的眼光觉察到房地产这个“魔鬼”了。随着经济的发展,香港这个狭小、多山的地方已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了,加之香港政府采取了高地价的政策,香港越发表现得寸土寸金。就在这个时候,李嘉诚决定进军房地产,然而能否成功对他来说还是个未知数。因为要想经营好房地产这块尚未被瓜分的蛋糕,资金和策略都是不可或缺的。尽管李嘉诚慧眼识珠,但巨大的资金压力还是紧紧地扼住他的咽喉。为了实现进军房地产的战略目标,他冒着风险发行了近2000万股股票,火速筹得两亿多港元资金。此后,他马不停蹄地组建了自己的地产公司,与其他集团公司联手买好地皮建造大厦,大厦落成后,他又迅速脱手,仅此一项就获利达数亿港元。至于后来和跨国财团联营兴建高级豪宅,李嘉诚又赚了个盆满钵满。

行动指南

资金和策略是同等重要的,有策略没资金,无法启动项目;有资金没策略,资金就会付之东流。因此,企业管理者在制定战略时,要权衡两者的关系,两者缺其一,对战略的实现都是阻碍。

1月15日 过硬的战略眼光

眼睛仅盯着自己小口袋的是小商人,眼光瞄准世界大市场的是大商人。同样是商人,眼光不同,境界不同,结果也不同。

——《李嘉诚给年轻商人的98条忠告》

背景分析

李嘉诚做生意可谓眼光独到,在投资地产业方面,表现尤为可圈可点。

当年,李嘉诚是在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环境下介入房地产业的。当时遵循的是以霍英东开创的售楼花为主的销售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加快楼宇销售并以此快速回笼资金,如此一来,房地产商的运作资金能够得到及时的弥补。这种一箭双雕的“好事”谁不喜欢?于是诸多地产商纷纷仿效,响应者更是趋之若鹜。面对如此局势,李嘉诚冷静地研究了楼花和按揭策略后得出结论,房地产商的利益与银行密切相连,唇亡齿寒,一损俱损。因此,一味地依赖银行未必是上上策。于是他采取了长期投资的策略,同时他还是长期投资者中的保守派。他尽可能少地依赖银行贷款,有些工业大厦甚至完全靠自有资金建造。

1961年6月,香港廖创兴银行“挤提风潮”爆发,银行的创始人廖宝珊也因此事突发脑出血死亡,这便证实了李嘉诚的策略是正确的。李嘉诚从自己所尊敬的前辈身上,清醒地看到房地产与银行业的休戚相关。他深刻地认识到投机地产与投机股市一样,“一夜暴富”的背后隐藏的往往就是“一朝破产”。

从结果上看,李嘉诚在其物业发展上获利甚微,甚至还亏了。但是,从整个大环境上来看,李嘉诚却改变了他在地产界的形象,这个赢面太大了。眼前虽然有亏损,但从长远来看,他是最大的赢家。这就是所谓的战略眼光。

行动指南

企业家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能够看到行业发展的未来,懂得如何将个人的创业成功经验转变为企业的知识积累。

1月16日 经商三谋略

在别人放弃的时候出手;不要与业务“谈恋爱”,也就是不要沉迷于任何一项业务;要让合作伙伴拥有足够的回报空间。

——《李嘉诚经商智慧全书》

背景分析

李嘉诚在接受美国《财富》杂志采访时透露了三条经商谋略:谋略一,在别人放弃的时候出手。李嘉诚指出,此处的出手不是说去收购别人的“垃圾”。在考虑出手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别人放弃的原因。他们为什么弃之不做?如果自己做能否做好?如果做不好,最好就别动这个心思。谋略二,不要与业务“谈恋爱”。李嘉诚一向主张不要沉迷于任何一项业务。对一个智慧型的商人来说,应该只有赢利的业务,而没有长久的业务。谋略三,要让合作伙伴拥有足够的回报空间。钱不是一个人赚的,在赚钱的过程中要多考虑对方的利益。如果只是想着装满自己的腰包,而让对方利益受到损失,这种合作关系最终的结果将是走向破裂,受害的是合作的双方。李嘉诚的三条谋略意味深长,值得细细品味。

行动指南

经商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艺术。在别人放弃时出手,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有成绩时不要总是沉醉于过去的辉煌,否则成绩会成为前进的绊脚石;要懂得,长期合作的收益远远比一次合作的收益要高得多;要使企业有良好的信誉,在行业中有几家关系稳定的合作伙伴,这些是事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

1月17日 嗅出商机,预谋制胜

精明的商人只有嗅觉敏锐才能将商业情报作用发挥到极致,那种感觉迟钝、闭门自锁的公司老板常常会无所作为。

——《李嘉诚经商自白书》

背景分析

2009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了,这场金融危机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当属房地产业。就连“超人”李嘉诚也难逃厄运,其身价较前几年大幅缩水。在2009年之前,李嘉诚在上海大兴土木,其霸气是无人能及的。但在2009年,时有李嘉诚甩卖物业的传闻:古北御翠豪庭的40个铺位,浦东御翠园的8栋商业别墅等房产都被疯狂降价抛售。如此大的“手笔”,看来李嘉诚是早有打算的。此前,李嘉诚频繁拿地,致使“长和系”在内地一共拥有70多个房地产开发项目,融资量极为庞大。受次贷危机和内地楼市低迷的影响,“长和系”的不少项目连遭滑铁卢,在双重压力下,李嘉诚不得不考虑抛售物业,“长和系”选择了积极抛售套现,以缓解内地资金紧张的状况。

如今回头看,早在世界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前,李嘉诚就预先完成了高位套现,这在兵法上是上上策。在交易中李嘉诚无疑是最大的赢家,他完美塑造了一个经典的成功案例。

行动指南

事不前定不可以应猝,兵不预谋不可以制胜。事前有谋,战前有策,方能取胜。

1月20日 买进东西最终是要把它卖出去

如果赚,则百分之一是要去除的,如果亏,则至少亏百分之二,一正一反是百分之三,再加上亏的百分比,数目巨大。因此,要么不出手,要买则先想好了怎么卖。

——《李嘉诚——华人首富独步商界的不息传奇》

背景分析

曾任李嘉诚名下和记黄埔总经理的马世民在会见《财富》记者时说:“李嘉诚是一位最纯粹的投资家,是一位买进东西最终是要把它卖出去的投资家。”马世民的话,道出了李嘉诚在股市中保持的角色。这种角色很多人都明白,但人性的弱点就是急功近利,很多人都无法承担这种角色,只能成为世俗的投机家。

1987年10月23日,李嘉诚制订了一个“稳定股市”的方案,该方案的核心就是用15亿~20亿港元资金把长江实业下属4家公司的市面散股全部吸纳进来,以此来稳定港股市场。当时的报道说:“李嘉诚原想酿的美酒变成了苦酒,现在他不得不喝下去——李氏购买了数亿股票。”很多人都认为,李嘉诚此次必蚀老本不可。因为按海外股市的经验,一般在股灾之后,都有两三年的低迷期。

没想到这次特大股灾在短期内就迅速恢复了。到1988年4月14日,恒生指数收市报2684点,已和1987年年初的水平接近。仅在一年的时间内,李嘉诚就以配股方式将增购的股票出手,非但没亏,反而有数千万港元的盈利,幸运之神又一次光顾了李嘉诚的事业,并再一次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李嘉诚在“买”和“卖”上的智慧。

行动指南

买是为卖服务的,因此在买之前一定要考虑如何把它卖掉,如果卖不掉、卖不好,则宁可不做。

1月21日 有所为,有所不为

可以赚的钱应该赚,不过要合法合理。可以想办法赚到最后一分钱,但是不能伤天害理。

——《李嘉诚给管理者的10条忠告》

背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