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在于配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凝聚力来自配合力

在这里,我们想用一个故事作为本章的开头。

有三个和尚在一座破落的庙宇里相遇。这座庙为什么一片荒废凄凉呢?他们感到很奇怪。甲和尚说:“一定是和尚不虔诚,所以诸神不灵。”乙和尚说:“一定是和尚不勤劳,所以庙宇不修。”丙和尚说:“一定是和尚不敬谨,所以信徒不多。”

三个和尚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最后,他们决定留下来,各尽所能,看看能不能拯救此庙。于是甲和尚诵经礼佛,乙和尚殷勤打扫,丙和尚恭谨化缘。渐渐地,朝拜的信徒络绎不绝,庙宇再度恢复了旺盛的香火。

在他们一起分析成功的原因时,甲和尚说:“都是因为我虚心礼佛,所以才菩萨显灵。”乙和尚说:“都是因为我勤加整理,所以庙宇才焕然一新。”丙和尚说:“都是因为我四处化缘,所以信徒大增。”

三人为此争执不休,谁也没心思再做先前的事情,结果庙里的境况又回到了往日的荒凉。

在分道扬镳的那一天,他们总算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这座庙宇之所以荒废,既不是甲和尚不虔诚,也不是乙和尚不勤劳,更不是丙和尚不敬谨,而是因为和尚们没有认识到互相配合的重要性,造成和尚们的凝聚力下降,由于各自争功,互不相让,从而导致庙宇的荒废。

寻找并强调与别人的共同之处

常常听到许多老板和管理者们在一起抱怨,手下的员工做事不够主动,有的一心想跳槽;有的得过且过,应付差事。整个团队就像一盘散沙,缺乏凝聚力,当然更谈不上具备核心竞争力。这是许多企业中真实存在的问题。

其实,企业是把很多人集合在一起,相互配合,以期达到共同目标的一种组织。如果企业成员没有有效配合的精神,都认为自己的功劳大,那么团队必然会失去凝聚力,结果人心涣散,最终导致企业倒闭。

“配合”一词指在群体环境中普遍发生的社会关系。群体,一般被定义为一起工作以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群人。群体的成员在群体中承担不同的角色,他们必须互相协作,彼此沟通,并建立群体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可见,如果一家企业的员工不具有很强的合作意识,那么整个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就很容易败下阵来;反之,如果每一位企业的员工具有很强的合作意识,那么他们就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在市场竞争中他们将是不可战胜的。随之,这股力量会形成良性循环,将更多的优秀人才凝聚在一起,从而使企业更加具有竞争力。

现在许多企业都很注重凝聚力,这表明凝聚力这个问题已经被企业的各个层面十分关注。

然而,凝聚力来自配合力,凝聚力缺乏的根本原因是员工缺乏配合力,因此,培养团队成员的配合精神就成了现代企业的当务之急。

作为高效率团队中的一员,培养自己与其他成员的配合精神,首先要避免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要寻找并强调和别人的共同之处,要善于主动地去帮助别人。

因为,与其他团队成员有效配合的精髓,是必须自己采取主动,首先在工作上主动与他人配合并提供支持。如果你把他人视为自己的合作伙伴,反过来别人也会把你视为合作伙伴。

其实,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别人得到的并非是你自己失去的。在一些员工的固有的思维模式中,一直认为要帮助别人自己就要有所牺牲,别人得到了自己就一定会失去。其实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并不就意味着自己吃亏。如果你帮助其他人获得他们需要的东西,你也会因此而得到想要的东西,而且在企业里,你帮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支持与配合也就越多。

职场就像山谷回声,你付出什么,就得到什么;你耕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你在职业生活中的成功,取决于你与他人的配合。

作为一名员工,我们要时时刻刻记得在工作中多帮助别人,与其他人密切配合,因为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工作顺利,更是为了增强整个团队、整个企业的凝聚力、竞争力。

相互配合成就工作的激情

决定成功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是人与人之间的配合,只有懂得相互配合才是对工作的正确阐释。对于一个公司的员工来说,如果工作的目的纯粹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那他们绝不会去考虑公司的利益。

所以,企业必须要增强员工之间的配合精神,使员工有一种集体感,让员工有更多的权利和责任感,激励员工敢于向工作挑战。通过配合,可以让员工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从而感到由衷的自豪,同时也使自身的价值得到体现。

诺基亚可以说是把个人的能力和团队的优势结合得相当完美的成功企业之一。为了适应移动通信行业发展快速的特点,诺基亚在中国的5500多名员工的平均年龄只有29岁。诺基亚希望他们能跟上快节奏的变化,采取“投资于人”的发展战略,让公司获得成功的同时,个人也可以得到成长的机会。在诺基亚,一个经理就是一个教练,他要知道怎样培训员工来帮助他们做得更好,不是“叫”他们做事情,而是“教”他们做事情。经理人在建立团队并教他的队员做事情时,要力求设计合理的团队结构,让每个人的能力得到发挥。

唯有建立健全的团队,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诺基亚是移动电话市场的旗舰厂商,在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诺基亚的移动电话增长率持续高于市场增长率,从1998年起它就位居全球手机销售龙头,目前占有全球1/3的市场份额,几乎是位居第二的竞争对手市场份额的两倍。诺基亚在中国的投资超过17亿美元,建立了8个合资企业、20多家办事处和2个研发中心,拥有员工5500多人。诺基亚公司的成功得益于他们的团队精神。

英国作家萧伯纳有一句名言:“两个人各自拿着一个苹果,互相交换,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两个人各自拥有一个思想,互相交换,每个人就拥有两个思想。”如果团队中每个成员都能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技术、思想拿出来和团队其他成员分享,集体的智能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就会产生1+1>2的效果,团队的效率就会大于个人的效率,团队的智商就会高于每个成员的智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由此可见,一个团队学习的过程,就是团队成员思想不断交流、智慧火花不断碰撞的过程。

配合的力量无与伦比,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它带给员工一种成就工作的激情。出色的管理者总是善于激发员工的协同精神,这样促使员工和你协作,而不是为你工作,如此一来,员工不仅增加了自信,而且也认识到自己对公司的重要性,使员工从内心感觉到,为公司工作其实也就是在为自己工作。

每个人似乎都是独立地工作,但是企业需要大家的配合,只有凝聚在一起,才能使团队的效能发挥到极致。

配合精神成就核心员工

有配合精神的员工最容易成为企业的核心员工。许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都会把配合精神当做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因为那些不能与同事友好配合、没有团队意识的人,即使再有能力,也难以把自己的优势在工作中发挥出来,甚至很难在职场中立足。

就拿中国男篮来说吧。我们都知道中国男篮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8年奥运会的比赛中都进入了前八强。这也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表现。虽然每场比赛中的绝对主力都是姚明,每场的得分差不多有一半以上是靠姚明,但是如果没有其他队员的配合,只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没有用的,别说进入八强,恐怕连小组赛都会垫底。

工作中,员工要认识到配合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懂得分工合作,这样大家各司其职,才能样样做好,面面俱到。在一个团队中,大家要团结合作,分工与合作不但能考验彼此之间的默契,还能取长补短,发挥互补的作用。

一个团队总会有一个核心,团队配合是要建立在对核心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的。信任与尊重是团队员工配合的基础和前提。

团队生存的前提,是尽责完成自己的工作,但是作为团队的核心员工来说,仅仅完成自己的工作是不够的,还要具备一种集体感,将团队其他成员的工作当做是自己工作的一部分,敢于担当责任,在出现异常的时候,能站出来弥补失误,尽量减少团队的损失,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你自己,当你取得他人的信任后,在无形之中就确立了你的“核心员工”地位。

在团队中,积极的态度是具有感染力的,当努力形成一种工作氛围时,更能激发核心员工潜能,在团结、互相帮助的工作氛围中,更能增添核心员工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当一个团结的、互相帮助的氛围在团队中形成,团队的成员也不会去计较个人的利益,而会将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当这样的团队产生的时候,创造奇迹的事情也随之产生了,核心员工的力量必然会带动所有团队成员,使全部团队成员成为一群狼,让其竞争对手感到惊慌恐惧,团结的力量是坚不可摧的,必然会在竞争中占主导地位。在这样的团队中核心员工才将得到最迅捷的发展。

培养自己的配合精神

缺乏合作精神的员工将不可能成就事业,更不可能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强者。我们只有承认个人智能的局限性,懂得自我封闭的危害性,明确配合精神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地以同事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缺陷,增强自身的力量,更好地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各种挑战。

愈能配合和利用竞争策略,你愈可能成功或具有竞争力。这方面最清楚的证据,可以在那些具备配合精神的创新性公司里找到。

有一天,美国IBM公司老板汤姆斯带着客人去参观厂房,来到厂房门口时,警卫拦住他:“先生,您的识别牌不对,不好意思,你不能进去。”

原来在进厂区的时候,识别牌一定是浅蓝色的,这是美国IBM公司的规定。在公司本部识别牌则统一都是粉红色的,汤姆斯和他的随从们挂的都是粉红色的,没有换识别牌,所以不能进去。

正在这时,董事长的助理对警卫说,这是我们的老板,赶快让他们进去。但警卫说必须按规矩办事,公司要求我们怎么做就要怎么做。

最后汤姆斯笑笑说:“所有人都配合一下,统统换成浅蓝色的。这位警卫说得没错。”

在一个配合型公司中,每个集体也许被分配一个单一的项目,然后集体成员再进行分工,最后再集体提供最终成果。这样一来,个人和群体的生产率都达到了较高水平,产量通常也较大。尤其当项目涉及错综复杂的问题和任务时,配合似乎能产生更佳的结果。

配合在改善劳资关系的同时,往往还能减少偏见,消除差异。参与配合项目的人,往往对他们的工作更加投入,发生更大的兴趣,对他们的技能拥有更多的自信。

通常,培养自己的配合精神,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认识到你的成功需要同事的帮助。你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你不能在与世隔绝与孤立无援中完成自己的工作。拒绝帮助就是拒绝走向成功的条件。尤其是分工细化的当今时代,资源共享是成功的必要条件,那种个人英雄主义的“独行客”注定是干不了大事的。

(2)把与人配合视为一种成功的方法。如果你认为只有竞争才能实现你的抱负,那么你就会顽固地反对同事的建议,拒绝与同事分享你的工作方法,你唯恐会失去好处。相反如果你把配合视为一个成功的方法,你就能与同事共同分享现有资源。

(3)尽可能地减少对别人的依赖。在获得别人配合与帮助的同时,你必须主动、积极地工作,不能依赖他人。你树立信心往往你自己有能力做好工作,同时还要积极地帮助,配合其他人。

如果我们理解了配合的重要性,就会从双方真诚的配合中受益,你也就能顺利借助同事的力量出色地完成工作,同事当然也是如此。毕竟,竞争并不一定就会产生失败者,最好的结果是大家能够共赢。

大家在坐电梯时也可以看出配合精神。例如进电梯时,如果电梯里面的人没有全部出来,外面的人就无法进去,这时候就需要配合精神。一般第一个人进电梯后手要按住开门的按钮,好让别人进来,并且在没有下电梯前要替所有人按楼层。但就是这举手之劳,有一部分人却做不到。

配合精神,对于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想更深入了解配合精神的巨大效应,不妨就观察一下迁移的候鸟群,它们总是呈“V”字形飞行。科学家研究指出,候鸟的这种“V”字形飞行,可以降低气流撞击所造成的压力。领头的候鸟承受的压力最大,所以,它们轮流领航,一只累了,就换另一只当“领航员”。这样互相配合着飞行,可比单独飞行多飞将近一倍的路程。

抱团做事才有力量

2008年1月11日,严重的冰冻灾害突袭了贵州省石阡县,造成县内所有的电线断线,所有出境道路被冰冻封锁,与外县的交通受阻。面对灾情,全县展开了一场紧急的救灾决战,石阡县的所有领导都积极参加抗击冰冻的工作。

1月18日,石阡县的灾情还在不断加重,石阡县的领导决定提高抗击等级,专门成立了冰冻灾害应急抗击救灾领导小组。设了关于综合协调、医疗救护、供水抢险、交通运输、社会治安管理等9个应急工作组,由县里的领导者担任各工作组的组长,与全县各级的领导一起全身心投入到救灾前线。同时,在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下,各个救灾小组对各个方面的救灾物资都准备到位。

1月21日,石阡县对于大米、木炭、液化气等一些生活必备、常用的商品,作了相应的物价调整。

1月22日,石阡县抽调了95名救灾人员对南方电网进行应急抢修。次日,为了保证能在春节前正常用电,抢修小组对供电线路进行了抢修。

1月30日至31日,全县武警消防官兵、干部群众、民营企业老板、个体工商户、外商等5000余人同心协力,开展除冰清障活动,清除了石思公路龙硐段5公里的积冰,打通了石阡至思南的通道。

石阡全县所有的救灾小组,在发生灾情后,迅速设立了专门针对冰冻天气应急处置、救助的服务站,备足了生活必需品及医疗用品,专门为返乡滞留人员提供24小时救助服务,同时为晚上返乡人员安排食宿。到2月3日,全县共救助了远程返乡、滞留人员共6万多人。

对于在石阡发生的冰冻灾害,社会各界密切配合,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该县有位个体医生先后免费为71名返乡人员提供了住宿;在返乡的途中,一位孕妇由于在冰冻路上时间过长,造成早产,在救灾小组的配合帮助下,母子都平安保住了生命;县内一家私人旅社专门为远程返乡人员提供免费住宿,为返乡的民工、学生提供了许多免费服务。

人心齐,泰山移,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显得苍白无力,而只有抱团做事,人人各尽其力,社会各界紧密配合,石阡县才将灾害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企业也一样,企业里的任何事情都需要全体员工、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才能将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