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3章 僖公(8)

[注释]

①掖(yè夜):挟持,指持人的手臂。②师于:驻扎在。

[译文]

鲁僖公二十五年春季,卫军进攻邢国,礼氏二兄弟跟随国子在城上巡察,两人左右挟持国子扔到城外,杀死了他。正月二十日,卫侯燬灭掉邢国,因为卫国和邢国同姓,故而记录卫侯的名字。礼至在铜器上作铭文讲:“我挟持杀死国子,没有人敢来阻挡我。”

秦穆公把军队屯驻在黄河边上,预备护送周天子回国。狐偃对晋文公说:“求得诸侯的拥护,没有像为天子的事尽力有效了。能够获得诸侯信任,并且合乎大义。继续文侯的事业,而且在诸侯当中宣扬信义,现在可以做了。”让卜偃占卜,说:“吉利。获得黄帝在阪泉作战的卦兆。”晋文公说:“我担当不起啊。”卜偃答复说:“周王室的礼制没有改变。如今的王,便是古代的帝。”晋文公说:“占筮。”又占筮,获得《大有》变成《睽》,说:“吉利。获得‘公被天子设享礼招待’的卦,战胜之后天子设享礼招待,还有什么比这大的吉利吗?并且这一卦,天变成水泽来接受太阳的照耀,象征天子自己降格而迎接您,不也是行吗?《大有》变成《睽》而又回到本卦《大有》,象征天子也会回去他的地方。”晋文公辞去秦军顺流而下。三月十九日,晋军屯驻在阳樊。右翼部队包围了温地,左翼部队恭迎周襄王。夏季四月初三,周襄王进到王城。在温地捉住太叔带,把他杀害在隰城。

[原文]

戊午,晋侯朝王,王享醴,命之宥。请隧,弗许,曰:“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①,亦叔父之所恶也。”与之阳樊、温、原、茅之田。晋于是始启南阳。

阳樊不服,围之。苍葛呼曰:“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宜吾不敢服也。此谁非王之亲姻,其俘之也?”乃出其民。

[注释]

①未有代德:没有取代周王室的德行。二王:两个天子;晋文公欲求得天子葬礼,就等于有二王。

[译文]

四月初四,晋文公觐见周天子,周天子用甜酒款待他,又命加上币帛来助欢。晋文公请求死后可以用隧道葬自己,周天子没有答应,说:“这是天子的典章。没有替代周王室的德行而有两个天子,这也是叔父所不欢喜的。”周天子赐予晋侯阳樊、温、原、茅的土地。晋国此时开始开辟了南阳的疆土。

阳樊人不服从,晋军包围了阳樊。苍葛大喊讲:“用德行来安抚中原国家,用刑罚来震慑四方夷狄,如此做无怪我们不敢降服。这儿谁不是王室的亲戚,难道能抓捕他们吗?”于是便放阳樊的百姓出城。

[原文]

秋,秦,晋伐。楚斗克、屈御寇以申、息之师戍商密。秦人过析隈,入而系舆人以围商密,昏而傅焉。宵,坎血加书,伪与子仪、子边盟者①。商密人惧曰:“秦取析矣,戍人反矣。”乃降秦师。秦师囚申公子仪、息公子边以归。楚令尹子玉追秦师,弗及。遂围陈,纳顿子于顿。

[注释]

①坎:掘地为坎。血:杀牲取血,即歃血。加书:把盟书放在上面。伪:伪装。

[译文]

秋季,秦国、晋国进攻鄀国。楚国斗克、屈御寇领着申、息两地的军队戍守商密。秦军路过析地的弯曲地带,同时捆绑着士兵装成俘虏包围商密,黄昏时逼近城下。晚上,掘地歃血把盟书放在上面,装成和斗克、屈御寇盟誓的模样。商密人害怕说:“秦国占据析地了,戍守的人反叛了。”于是便向秦军投降。秦军囚禁了申公斗克、息公屈御寇回国。楚国令尹子玉追击秦军,没有追上。于是楚军围住了陈国,把顿子护送回顿国。

[原文]

冬,晋侯围原,命三日之粮。原不降,命去之。谍出,曰:“原将降矣。”军吏曰:“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退一舍而原降。迁原伯贯于冀。赵衰为原大夫,狐溱与温大夫。

卫人平莒于我。十二月,盟于洮,修卫文公之好,且及莒平也。

晋侯问原守于寺人勃。对曰:“昔赵衰以壶飧①从,径,馁而弗食。”故使处原。

[注释]

①以壶飧(sūn孙):用壶携带食物。

[译文]

这年冬季,晋文公围住了原城,命令携带三天的粮食。到了三天原城人不投降,晋侯命令军队撤离原城。间谍从城里出来,讲:“原城预备投降了。”军吏讲:“请等待一下。”晋文公讲:“信用,是国家的宝贝,民众靠它庇护,获得原城而失去信用,用什么庇护百姓?丢掉的东西就更多了。”退兵三十里而原城投降。晋侯把原伯贯前往冀地。任用赵衰担任原大夫,狐偃担任温大夫。

卫国人调停莒国跟我国的关系。十二月,僖公跟卫子、莒子在洮地结盟,重温卫文公时的旧好,并且跟莒国讲和。

晋文公向寺人勃鞮询问原地长官的人选。勃答复说:“先前赵衰用壶携带了食物随着您,一个人走在小路上,饿了而不去吃它。”故而晋侯让赵衰做原大夫。

僖公二十六年

[原文]

〔经〕二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己未,公会莒子、卫宁速,盟于向。齐人侵我西鄙。公追齐师至酅,弗及。夏,齐人伐我北鄙。卫人伐齐。公子遂如楚乞师。秋,楚人灭夔,以夔子归。冬,楚人伐宋,围缗。公以楚师伐齐,取。公至自伐齐。

[原文]

〔传〕二十六年春王正月,公会莒兹丕公、宁庄子盟于向,寻洮之盟也。齐师侵我西鄙,讨是二盟也。

夏,齐孝公伐我北鄙。卫人伐齐,洮之盟故也。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齐侯未入竟①,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齐侯乃还。东门襄仲、臧文仲如楚乞师,臧孙见子玉而道之伐齐、宋,以其不臣也。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楚人让之,对曰:我先王熊挚有疾,鬼神弗赦而自窜于夔。吾是以失楚,又何祀焉?”

秋,楚成得臣、斗宜申帅师灭夔,以夔子归。宋以其善于晋侯也,叛楚即晋。

冬,楚令尹子玉、司马子西帅师伐宋,围缗。公以楚师代齐,取谷。凡师能左右之曰“以”。置桓公子雍于谷,易牙奉之以为鲁援。楚申公叔侯戍之。桓公之子七人,为七大夫于楚。

[注释]

①竟:同“境”。

[译文]

鲁僖公二十六年春季,周历正月,僖公会见莒兹丕公、宁庄子,在向地结盟。重温洮地盟约。齐国军队侵扰我国西部边境,这是对鲁国参加洮、向两次盟约的惩处。

夏天,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卫国人进攻齐国,因鲁、卫两国曾在洮结盟的原因。僖公派展喜前去犒劳齐国军队,并先让他向展禽请教怎样措辞。齐侯还没入鲁国地,展喜便迎上去,讲:“我君主听说您亲自移步,将屈尊前来我国,派我来犒劳您。”齐侯讲:“鲁国人害怕吗?”答复说:“小人恐惧了,君子却不怕!”齐侯讲:“公室像悬挂的罄,野地里都不长青草,依仗什么不惊恐?”答复说:“仗恃着先王的命令,从前周公、太公捍卫周王室,在左右辅助成王。成王慰劳他们,而且赐给他们盟约,说:‘世世代代、子子孙孙不要互相侵害!’这盟约放在盟府里,由太史掌管它。齐桓公由此联合诸侯,解决了他们的不和谐,弥合了他们的裂痕,救援他们的灾难,这正是昭明太公的责任。到您就位的时候,诸侯期望您,讲:“将会继承桓公的事业!”故而我国也便没调集军队,防守边境。我们觉得:“难道他继承君位九年,便丢弃先王的命令、废除太公的责任吗?将如何向他的先君交代?您一定不会如此做。’仗恃着这一点便不惊恐。”齐侯于是撤兵回国。东门襄仲、臧文仲到楚国请求援兵,臧孙进见子玉并引着他进攻齐、宋国,因齐、宋两国不肯臣服楚国。夔国不祭奠楚国先祖祝融、鬻熊,楚国人谴责他。夔子答复说:“我们的先王熊挚有病,鬼神不能免罪,才自己窜逃到夔地,故而失去了楚国的救助,又何必去祭奠他们呢?”

秋季,楚国的成得臣、斗宜申领兵灭亡了夔国,把夔子抓回楚国。宋国因同晋侯友好,就背离了楚国而亲近晋国。

冬季,楚国的令尹子玉、司马子西领兵进攻宋国,包围了缗地。僖公领着楚军攻打齐国,夺取了谷地。但凡领兵打仗,能够任意指挥别国军队的就称为“以”。僖公把齐桓公的儿子雍安排在谷地,由易牙服侍他,把他作为鲁国的援助。楚国的申叔防守谷地。齐桓公有七个儿子,都在楚国做了大夫。

僖公二十七年

[原文]

〔经〕二十有七年春,杞子来朝。夏六月庚寅,齐侯昭卒。秋八月乙未,葬齐孝公。乙巳,公子遂帅师入杞。冬,楚人、陈侯、蔡侯、郑伯、许男围宋。十有二月甲戌,公会诸侯,盟于宋。

[原文]

〔传〕二十七年春,杞桓公来朝,用夷礼,故曰子。公卑杞,杞不共也。

夏,齐孝公卒。有齐怨,不废丧纪,礼也。

秋,入杞,责无礼也。

楚子将围宋,使子文治兵于睽,终朝而毕,不戮一人。子玉复治兵于暌,终日而毕,鞭七人,贯三人耳。国老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贾尚幼,后至,不贺。子文问之。对曰:“不知所贺。子之传政于子玉,曰:‘以靖国也。’靖诸内而败诸外,所获几何?子玉之败,子之举也。举以败国,将何贺焉?子玉刚而无礼,不可以治民。过三百乘,其不能以入①矣。苟入而贺,何后之有?”

冬,楚子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先轸曰:“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于是乎于被庐,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可。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轼以功,车服以庸。’君其试之。”乃使将中军,溱佐之;使狐偃将上军,让于狐毛,而佐之;使赵衰为卿,让于栾枝、先轸。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荀林父御戎,魏为右。

晋侯始入而教其民,二年,欲用之。子犯曰:“民未知义,未安其居。”于是乎出定襄王,入务利民,民怀生矣,将用之。子犯曰:“民未知信,未宣其用。”于是乎伐原以示之信。民易资者不求丰焉,明征其辞。公曰:“可矣乎?”子犯曰:“民未知礼,未生其共。”于是乎大以示之礼,作执秩以正其官,民听不惑②而后用之。出谷戍,释宋围,一战而霸,文之教也。

[注释]

①入:率全军回国。②民听不惑:百姓明白道理,不致迷惑。

[译文]

二十七年春天,杞桓公来鲁国朝见,行的是夷人之礼,故而《春秋》称他为“子”。僖公看不起杞桓公,由于他不够恭敬。

夏季,齐孝公逝世。鲁国对齐国埋怨,但并没有废弃对齐国的丧礼,这是合于礼的。

秋季,鲁国进攻杞国,责难杞桓公朝见鲁国时的无礼行径。

楚成王准备攻击宋国,派子文在睽地操练兵马,子文一个早上便操练完毕了,而且没有惩处一个人。子玉在地操练,练了一天才完毕,鞭打了七人,用箭穿耳三人。楚国老臣都去祝贺子文推荐的子玉有才能,子文请大家饮酒。这时贾年纪还小,最后才来,也不向子文祝贺。子文问他原因,他答复说:“我不晓得要祝贺什么?您把大权传给子玉,说是为了安定国家。如此国内即使能得到安定,对外作战却要失败,岂不是得不偿失?子玉作战失败,也是因为您的举荐。推荐一个使国家失败的人,还值得祝贺吗?子玉刚愎而无礼,不能让他治理民众。要是他率领超过三百乘的军队,恐怕便很难安全回国了。要是能安全回国,再来祝贺也不算晚吧?”

冬天,楚成王跟诸侯发兵,包围宋国,宋国的公孙固到晋国告急。先轸说:“回报宋公赠马之恩,解除宋国被围之患,在诸侯中树立威望,成就晋国的霸业,便在此一举了。”狐偃讲:“楚国刚刚得到曹国不久,又与卫国新近缔结了婚姻。要是进攻曹、卫,楚国一定前去援救,如此宋国、齐国也都能解围了。”于是晋国在被庐检阅了军队,把部队编成三个军,并商量谁做元帅。赵衰说:“行。我从他多次谈话中,晓得他爱好礼乐,注重《诗》《书》。《诗经》和《尚书》是道义之所在,礼乐是德行的原则。德行道义,是利益的根本。《夏书》讲:‘任命一个人便要听取他的意见,并交给他一项任务尝试一下。要是他有了功绩,便赐以车马服饰作为酬劳。’国君不妨试一试。”晋文公便委派郤榖领着中军,郤溱为副帅;委派狐偃领着上军,狐偃让给他弟狐毛,自己做副帅;委派赵衰为卿,赵衰让给了栾枝跟先轸,栾枝领着下军,先轸做副帅。荀林父驾车,魏犨为车右。

先前晋文公刚一回国,就开始训练民众,两年后,便想使用他们。子犯说:“民众还不明白道理,不可以安居乐业。”于是文公便出兵帮助周襄王安定王位,回国后又致力于为民众谋求福利,民众就逐渐安于生计了,文公打算使用他们。子犯讲:“民众还不知道什么是信用,不了解信用的作用。”于是文公通过进攻原国向民众表示什么是讲究信用。从此,民众之间交易商品不求多得,明码标价,公平合理。文公讲:“现在行了吧?”子犯说:“民众还不晓得礼,还没有产生恭敬之心。”于是文公又通过阅兵使民众晓得什么是礼仪,并设置执秩一官负责掌握爵禄等级,让官员各归其位,如此,民众才听从命令,不再迷惑,然后再使用他们。最后赶走了驻扎在谷地的楚军,解了宋国之围,一次战争便称霸于诸侯,这都是文公看重教化的结果。僖公二十八年

[原文]

〔经〕二十有八年春,晋侯侵曹。晋侯伐卫。公子买戍卫,不卒戍,刺之。楚人救卫。三月丙午,晋侯入曹,执曹伯。畀宋人。夏四月己已,晋侯、齐师、宋师、秦师及楚人战于城濮,楚师败绩。楚杀其大夫得臣。卫侯出奔楚。五月癸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卫子、莒子盟于践土。陈侯如会。公朝于王所。六月,卫侯郑自楚复归于卫,卫元出奔晋。陈侯款卒。秋,杞伯姬来。公子遂如齐。冬,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陈子、莒子、邾子、秦人于温。天王狩于河阳。壬申,公朝于王所。晋人执卫侯,归之于京师。卫元自晋复归于卫。诸侯遂围许。曹伯襄复归于曹,遂会诸侯围许。

[原文]

〔传〕二十八年春,晋侯将伐曹,假道于卫,卫人弗许。还,自南河济。侵曹伐卫。正月戊申,取五鹿。二月,晋卒。原轸将中军,胥臣佐下军,上德也。晋侯、齐侯盟于敛盂。卫侯请盟,晋人弗许。卫侯欲与楚,国人不欲,故出其君以说于晋。卫侯出居于襄牛。

公子买戍卫,楚人救卫,不克。公惧于晋,杀子丛以说焉。谓楚人曰:“不卒戍也。”

晋侯围曹,门焉,多死。曹人尸诸城上,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谋,称“舍于墓。”师迁焉,曹人凶惧,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因其凶也而攻之。三月丙午,人曹,数之,以其不用僖负羁而乘轩者三百人也,且曰:“献状。”令无入僖负羁之宫而免其族,报施也。魏、颠颉怒曰:“劳之不图①,报于何有!”爇僖负羁氏。魏伤于胸。公欲杀之而爱其材,使问,且视之。病,将杀之。魏束胸见使者曰:“以君之灵。不有宁也。”距跃三百,曲踊三百。乃舍之。杀颠颉以徇于师。立舟之侨以为戎右。

宋人使门尹般如晋师告急,公曰:“宋人告急,舍之则绝,告楚不许。我欲战矣,齐、秦未可,若之何?”先轸曰:“使宋舍我而赂齐、秦,藉之告楚。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楚爱曹、卫,必不许也。喜赂怒顽,能无战乎?”公说,执曹伯,分曹、卫之田以畀②宋人。

楚子入居于申,使申叔去谷,使子玉去宋,曰:“无从晋师。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天假之年,而除其害。天之所置,其可废乎?《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又曰:‘有德不可敌。’此三志者,晋之谓矣。”

子玉使伯棼请战,曰:“非敢必有功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王怒,少与之师,唯西广、东宫与若敖之卒实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