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确立目标的秘密 (1)
1.找到北极星
目标就是力量,奋斗才会成功。每个人都很清楚做事首先需要一个目标,那么如何才能确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呢?而且,目标一旦确定就再也不能改变了吗?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个小村庄,在它的旁边有一块1平方多公里的绿洲,可是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1926年,肯 莱文发现了这个村庄。作为英国皇家学院的院士,他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当地人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是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要转到这个地方来。为了证实这种说法的真伪,他做了一次实验,从比塞尔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肯 莱文能够轻而易举地走出来,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 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得雇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问题出在哪。他们带了半个月的水,牵上两匹骆驼,肯 莱文收起指南针等设备,只拄一根木棍在后面。10天过去了,他们走了数百英里的路程,第11天的早晨,一块绿洲出现在眼前——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 莱文终于知道其中的原因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沙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极星。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他会走出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一般说来都会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若不认识北极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可能性确实不大。
肯 莱文为了帮助比塞尔人走出漠,带了上次和他合作的年轻向导阿古特尔,告诉他,只要白天休息,夜晚朝北面那颗最亮的星星走,就能走出沙漠。这位向导跟着肯 莱文,3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
现在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比塞尔,这儿已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阿古特尔作为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成功,需要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目标就是力量,奋斗才会成功。凡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都有着明确而坚定的目标。英国前首相本杰明 迪斯雷利原本是一名并不成功的作家,后来他涉足政坛,决心成为英国首相。他克服重重阻力,终于在1868年实现既定目标成为英国首相。对于自己的成功,在一次简短的演说中迪斯雷利一针见血地指出:“成功的秘诀在于坚持目标。”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大学毕业生。结果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那3%的人,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了行业领袖、社会精英等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那10%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短期目标的不断实现,使他们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而那60%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有安稳的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剩下的那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而且总是抱怨社会的不公平。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自己要什么。目标的明确与否造成了他们人生之间巨大的差距。
像许多孩子一样,当罗伯特阅读朱尔斯 维因动人的幻想故事《80天周游世界记》时,激发了他的想象力。罗伯特想:“别人用80天环绕世界一周,现在,我为什么不能用80美元周游世界呢?我相信任何明确的目的都是能够达到的,只要我们有诚意和信心。”
这个26岁的青年拿出自来水笔,在一张便条上列出了一个他可能要面临的问题的列表,并记下了解决每个问题的办法:
和大药物公司查尔斯 菲兹公司签订一个合同,保证为该公司提供他所要旅行的国家的土壤样品。
提供关于中东道路情况的报告,换取了一张国际司机执照和一套地图。
设法找到了海员文件。
获得了纽约公安部门的无犯罪记录的证明。
准备了一个青年旅游招待所会籍。
与一个货运航空公司达成协议,为公司拍摄宣传照片,公司同意他搭飞机越过大西洋。
当他完成了上述计划后,他就在衣袋里装了80美元乘飞机离开了纽约市。他此行的目的是用80美元周游世界,下面是他的一些经历:
在加拿大的纽芬兰岛甘德城吃了早餐。但他不用付餐费,为什么呢?他给厨房的炊事员照了相。他们都很高兴。
在爱尔兰的珊龙市花4.80美元买了四条美国纸烟。那时在许多国家里纸烟和纸币作为交易的媒介物是同样便利的。从巴黎到了维也纳,费用是给司机一条纸烟。从维也纳乘火车,越过阿尔卑斯山,到达瑞士,他依旧不用买票,因为他给列车员四包纸烟。
接下来,罗伯特乘公共汽车到达叙利亚的首都大马士革。他给叙利亚的一位警察照了相,这位警察为此感到十分自豪,便命令一辆公共汽车免费为他服务。给伊拉克的特快运输公司的经理和职员照了一张相,所以他又未花分文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到了伊朗首都德黑兰。在曼谷,一家极豪华的旅社主人把他当国王一样招待。因为罗伯特提供了那个主人所需要的信息——一个特殊地区的详细情况和一套地图。
作为“飞行浪花号”轮船的一名水手,他从日本到了旧金山。他的确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用80美元周游世界。
一切成就的起点都是渴望。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发展得就越快。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给他让路。希尔认为,所有成功,都必须先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当对目标的追求变成一种执著时,你就会发现所有的行动都会带领你朝着这个目标迈进。
无论如何,我们不能没有目标,因为尽管我们最初确立的目标有误,在重新调整之后,我们仍有成功的希望,只不过是迟了一点。但是,如果你我根本就没有目标,那么我们未来成功的希望,就只能用“渺茫”二字来形容了。
只有给自己的人生设定了目标,我们内心深处那个勇敢、坚定、执著、不畏艰险的“我”才会走出来,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自己的潜能,更好地迎接人生路上的各种挑战。
2.把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前面
一个年轻人独自前往非洲旅游,在茫茫无际的沙漠中迷路了,没多久他带的水和干粮就快用完了。此时的他,不但白天要承受灼人的热浪,晚上还要提防随时来袭的野兽。他的内心不断滋长着恐惧和绝望,但在坚持与放弃之间,他选择了前者。五天后,精疲力竭的他奇迹般地走出了沙漠。回到家乡以后,朋友们都好奇地问他是如何走出沙漠的,他说:“在那样的绝境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的前面。”
我们在任何一段旅程当中,想要达到目的地,都是把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的前面。不停地交替迈动双脚,才能在踏实的行走中渐行渐近,直至抵达终点。人生路上,困难总会像影子一样与我们形影不离,但只要把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的前面,坚定地向前就会走出困境。成功学告诉我们:成功者并不一定比一般人拥有更多的优越条件,只是他们在朝向成功的路上永不懈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一个成功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投入一次就能功成名就,那也是因为他们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把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的前面,其实是一种人生态度。它包含了奋发向上的精神、执著追求的信念和百折不挠的斗志。
丘吉尔一生的最后一次演讲,也是他最精彩的演讲。在剑桥大学的一次毕业典礼上,整个会堂有上万个学生,他们正在等候丘吉尔的出现。正在这时,丘吉尔在他的随从陪同下走进了会场并慢慢地走向讲台,他脱下他的大衣交给随从,然后又摘下了帽子,默默地注视所有的听众,过了一分钟后,丘吉尔说了一句话:永不放弃。
说完这句话之后,丘吉尔穿上大衣、戴上帽子离开了会场。整个会场鸦雀无声,一分钟后,掌声雷动。
在平时的工作中,往往有许多人对失败的结论下得太早,遇到一点点挫折就对自己产生了怀疑,甚至半途而废。唯有经得起风雨及种种考验的人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此,不到最后关头就决不能轻言放弃。要永远相信:成功者永不放弃,放弃者很难成功。
人生就是一条铺满荆棘的道路。要想走好这条人生路,就要像小孩初学走路那样,不怕痛,跌倒了就爬起来,继续向前走。挫折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它有着岩石般冷峻的面孔。挫折犹如双刃剑,既可以伤其志,也可以砥砺人。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就能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成功的喜悦。
有个年轻人去一个有名的外企应聘,而该公司并没有刊登过招聘广告。总经理疑惑不解,问他为什么在公司并没有招聘的情况下贸然前来。年轻人用不太娴熟的英语解释说自己是碰巧路过这里,就斗胆进来了。总经理感觉很新鲜,破例让他一试。可年轻人表现得很糟糕,面试也以失败告终。他对总经理的解释是事先没有准备,总经理以为他不过是找个托词下台阶,就随口应道:“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吧。”
一个星期以后,年轻人再次走进该公司的大门,这次他依然没有成功。但比起第一次,他的表现要好得多。而总经理给他的回答仍然同上次一样:“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就这样,这位年轻人先后五次踏进该公司的大门,并最终被公司录用。后来,这位年轻人凭着自己一贯的执著精神,很快就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并得到了晋升。
人生旅途上沼泽遍布,荆棘丛生,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前进路途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每当碰到了一个难题,你就可以告诉自己:“这好极了,因为我解决了一个的难题,这就是取得了一个的胜利,这些胜利就是成功之路上的一个个阶级。每当我解决一个难题,我就会增长一些智慧。”
查理 华德出身贫寒,小学时曾靠卖报和擦皮鞋来接济家庭。后来,他成了阿拉斯加一艘货船的船工。17岁他高中毕业后就离开了家,开始了流动工人的生涯。
他同下等人混在一起,军事冒险者、逃亡者、走私犯、盗窃犯等等一类人都成了他的同伴。他时常在赌博中赢得很多的钱,然后又输得精光。最后,他因走私麻醉药物被捕,并被判了刑。
查理 华德进入莱文沃斯监狱时34岁。在狱中,他扬言任何监狱都无法将他牢牢关住。他会寻找机会越狱。但此时发生了一件事使查理把消极的态度转变了过来。在他的内心中,有某种东西在嘱咐他:要停止敌对,变成这所监狱中最好的囚犯。从那一刻起,他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了。
由于态度的转变他的行为也发生了变化,因而博取了狱吏的好感。一天,一个刑事书记告诉他:一个在电力厂工作的囚犯将要获释。查理 华德对电知之甚少,但监狱图书馆藏有关于电的书籍,他就借阅了一些,在那位懂得电学的囚犯的帮助下,掌握了这门知识。
不久,查理得到了一份在狱中的工作。他继续积极地学习和工作,后来成了监狱电力厂的主管人,领导着150个人。他鼓励他们每一个人把自己的境遇改进到最佳的地步。
圣保罗市“布朗比基罗公司”经理比基罗因被控犯了逃税罪而入狱,查理 华德对他很友好。比基罗先生十分看重查理的友谊和帮助,在刑期将满时,他告诉查理:“你对我十分关心。你出狱时,请到圣保罗市来,我将给你安排工作。”
查理获释出狱后,就来到了圣保罗市。比基罗先生如约给他安排了工作,周薪为25美元。查理在两个月之内就成了工头,一年后成了主管。最后,查理当了副会长和总经理。比基罗先生逝世时,查理成了公司的董事长。他担任这个职务直到去世。
在查理的管理下,布朗比基罗公司每年销售额从300万美元上升到5000万美元,成了同类中最大的公司。
查理怀有积极的心态,愿意帮助那些不幸的人。他雇用了500多位来自监狱的男女,他们在他严格而明了的指导和鼓励之下,继续在复兴的大道上前进。他决不忘记他曾经也是一个犯人,他戴着一只手镯,上面刻有他在监狱时用的编号。
伟人之所以能成为伟人,是因为他们经历了常人所没有经历过的挫折,并且战胜了它。温室里的花朵永远经受不了野外的暴风雪,只有高高挺立的松柏才能四季常青。只要你在遇到困难时,把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的前边,就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3.找准正确的参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