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06 12:19:04
封面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物联网在中国》(二期) 编委会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编辑委员会
前言
第1章 “物联网+”生态环境的前生今世
1.1 “物联网+”生态环境是什么
1.1.1 何为物联网及“物联网+”生态环境
1.1.2 “物联网+”生态环境的工作原理
1.1.3 “物联网+”生态环境的标准化
1.1.4 “物联网+”与“互联网+”
1.2 “物联网+”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1.2.1 “物联网+”生态环境是落实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
1.2.2 “物联网+”是生态环境治理手段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2.3 “物联网+”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效保障
1.3 “物联网+”生态环境的功能定位
1.3.1 社会价值
1.3.2 商业价值
1.3.3 生态价值
1.4 “物联网+”生态环境的技术基础
1.4.1 智能传感器
1.4.2 云计算
1.4.3 智能硬件
1.4.4 环境大数据
1.5 “物联网+”生态环境的政策体系
1.5.1 中国政府的相关政策
1.5.2 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政策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物联网与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
2.1 环保物联网总体框架
2.2 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背景
2.2.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2.2.2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形势
2.2.3 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
2.2.4 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2.5 “十三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动态
2.2.6 绿色转型是“十四五”时期的重大趋势
2.3 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概要
2.3.1 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2.3.2 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主要目标
2.3.3 生态环境大数据总体架构
2.3.4 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主要任务
2.3.5 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内容
2.4 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的主要成果
2.4.1 “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助力“一带一路”国家绿色发展
2.4.2 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形成排污许可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2.4.3 环境影响评价大数据建设,助力环评制度改革
2.4.4 为污染防治攻坚战植入“超级大脑”
第3章 物联网+生态环境的软硬件集成与区域调控体系
3.1 物联网+生态环境软硬件集成与区域调控体系架构
3.1.1 软硬件集成与区域调控体系拟解决的问题
3.1.2 总体思路
3.1.3 技术架构
3.2 环境智能感知硬件集成体系概述
3.3 环境质量感知体系
3.3.1 大气环境质量感知体系
3.3.2 水体环境质量感知
3.4 污染源感知体系
3.4.1 固定污染源
3.4.2 移动污染源
3.4.3 面源
3.5 风险源感知体系
3.5.1 建设内容
3.5.2 主要监测标准规范与仪器设备
3.6 移动式感知体系
3.6.1 生态环境卫星遥感
3.6.2 无人机搭载移动监测
3.6.3 无人船(仿生鱼)水质移动监测
3.7 生物活体感知体系
3.7.1 建设内容
3.7.2 主要监测标准规范与仪器设备
3.8 生态环境大数据基础平台
3.8.1 平台功能架构
3.8.2 平台存储能力分析
3.8.3 数据容灾备份
3.9 生态环境精细化调控平台
3.9.1 精敏的量化溯源感知体系
3.9.2 可靠的动态分析管控体系
3.9.3 精准的管理决策支持体系
3.9.4 有效的环境执法监管体系
3.9.5 科学的深度治理支持体系
第4章 “物联网+”资源循环利用
4.1 资源循环利用
4.1.1 资源循环利用的定义
4.1.2 循环经济的内涵
4.1.3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4.2 “物联网+”与产业转型升级
4.2.1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的短板
4.2.2 “物联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4.3 典型应用场景
4.3.1 “物联网+”促进资源回收
4.3.2 “物联网+”实现废物在线交易
4.3.3 “物联网+”加强追溯识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