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弟兄山里迷路再次遭遇胡子
天亮了,哥几个赶着马群走了大半夜的时间,竟然发现路走错了。这是哪里呀?几个人都懵了。他们赶着马群顺着沟里走,走出沟就向北翻山越岭的,方向没错呀!其实,他们走的这道沟本来就是向北的,出了沟直接向前就对了。这下好,他们向西翻山越岭的走了大半宿的时间,那还有好儿?赶着马群翻山越岭的,几个人都很疲惫,不管咋招,先找个地方歇歇脚吧!他们把马赶进一个山沟,找个窝风向阳的地方,吃了点东西,躺下来睡上了。孙建清连续两宿没睡觉,身体十分疲惫,躺下去就鼾声如雷。
几个人一直睡到晌午歪才醒,大哥刘继业叫醒二弟:“二弟,醒醒吧,咱们该上路了。”
孙二爷坐起身子,看看天,瞧瞧太阳的位置:“走,向北,向北走就没错,肯定能走到家。”
哥几个一路向北走了三天,也没找到家,连个屯子都没遇到,也没看见个人影儿。孙二爷这回可害怕了,老三和老五那边不知道怎么样了,他们又在山里迷了路,还不知道啥时候能走出去呢!后悔当初没听大哥的话,如果不盗何庆先的马,这会儿早就赶到浩尧山了。现在后悔也没用了,想招儿吧!
哥几个一商量,往回走吧!顶多三四天就可以回到蒙古屯了。
这往回一走可坏了,回去的路又走偏了。
三天后的早晨,孙二爷登上了一座高山的山顶,想辨别一下方向。
站在山顶上,远远的看见一座高山下升起缕缕青烟。看罢多时,孙建清哏哏一笑,急忙跑下山,告诉众人,前边发现了人家。
哥几个把马群圈到一个山沟里,孙建清和韩敬天准备走进那座高山,先找人问问路,然后,再讨些饭菜,大家已经几天没吃口像样的东西了。
孙建清走近这座高山,不仅倒吸口冷气呀!这山的顶峰上是个很高很薄的崖壁,远远的看去,这山就像一个鸡头,那薄薄的崖壁就是鸡冠子。
孙建清一把拉住六弟:“等一下,这山会不会就是鸡冠子山啊?胡大彪的胡子窝就在鸡冠子山。不会这么巧吧!”两个人警觉起来,悄悄的向山脚接近。
这里就是胡大彪的胡子窝,青烟飘出的地方是个山洞的洞口。一群胡子围坐在一起正喝着呢!远远的闻到羊汤的味道,真香啊!
怎么办?哥俩立即返回去。
哥几个不敢怠慢,把马群向北赶出去很远才停下来。包青格勒说话了:“几位老弟,我能带你们走出去,这是鸡冠子山,向东几十里路就是蒙古屯了。我们向东北方向走肯定能找到回小城子的路。”
几个人歇息一会儿,继续赶路。
包青格勒说的对,太阳要落山的时候,他们找到了通向小城子的山路。同时,危险再一次逼近他们。
胡大彪没抓到这哥四个,在蒙古屯的西沟里还被打死了几个兄弟,非常恼火。回到鸡冠子山,怎么也咽不下去这口气。留下十几个腿脚不利索的兄弟看家,自己带着二十几个弟兄走进蒙古屯,找到何庆先,让他带路直奔小城子方向追赶孙建清和他的马群。孙建清他们走错了路,所以胡大彪带人一直追到小城子也没看到马群。
这天下午,他们越过苇莲河大甸子,来到了小城子的前山。胡大彪派人进小城子打探情况,结果,没发现何庆先的马群,这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成群的马,也没打听到孙二爷的家(他们不知道孙建清的名字)。
胡大彪带着胡子在周边的村屯转了几天,一直没有孙二爷和马群的下落。
这天,胡大彪和何庆先带人在返回的路上迎面遇到了马群。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跟在马群后边的韩敬天最先发现了胡子,他一眼认出了走在前边的何庆先。
五个人四条枪根本不能和这群胡子对峙,趁着胡子没注意,调转马头就跑。山路太窄,马群挡道,胡子很难通过。费了好大的劲,二十几个胡子才通过了马群,向前追赶孙二爷他们。这时候,何庆先望着失而复得的马群,乐得合不拢嘴了。
这哥五个跑出去很远才停下来,钻进一个山沟的林子里,商量着对付胡子的办法。
这时,胡大彪带人已经走到沟口。一堆新的马粪引起了胡大彪的注意,在离小山路不远的地方。这小子看了看马粪,又向沟里看了看,一挥手:“他们就在沟里,给我冲!”这群胡子还真挺猛,嗷嗷直叫的往沟里冲。这些小子不是不怕死,这群草包有自己的心眼儿,盗马的不一定真在沟里,再说,如果在沟里,他们这一叫唤也都吓跑了。
他们想错了,四条枪一起开火,跑在前边的几个胡子从马上掉下来。后边的调转马头躲进两边的岩石后边,胡大彪也躲了过去。
孙二爷回头看看沟里,喊过来包青格勒:“格勒大哥,你去沟里看看有没有出去的路。要快,天黑之前必须想办法摆脱这帮胡子。”
胡子又一次向林子扑过来,被几个人打了回去。仗着树林这道天然屏障,胡子很难接近这里。
天渐渐的黑了下来,包青格勒回来了。林子的那头儿是一条河,河水很浅,过了河又是一道山沟,两边的山很高骑马是无法翻越的。
大哥刘继业看了看对面,见胡子没什么动静,和二弟商量一下,决定立即撤向另一个山沟。
胡大彪在等,他在等待天黑。只要天黑下来,就可以偷偷的摸过去。
天黑透了,胡大彪命令手下兄弟悄悄的接近树林。
树林里静悄悄的,只有风吹动树叶唦啦唦啦的声音……
哥五个骑着马离开了小树林,趟过河,进入了另一个山沟。这个沟很宽敞,还平坦,马可以跑起来。
在沟里他们又一次遇到了马群,是何庆先的。
何庆先耍了个小聪明,他以为跟在胡子的后边走一旦遇到孙二爷,他的马群又没了。于是,他选择了从另一个山沟绕过去。结果,他和孙二爷的缘分不浅,在这里又遇上了。这小子一看是孙二爷,拨马就跑,很快就消失在沟里!
五个人赶着失而复得的马群走了一夜,天亮的时候他们走出了这个大山沟。沟外豁然开朗,一马平川的大草甸子。五个人已经筋疲力尽,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吧。
五个人没有走进草甸子,转过山头,绕到山的那一边。山的那一边仍然是个山沟,两侧山坡上长满了高大的柞树。几个人走进柞树林,将马松开,让马吃些青草。大哥刘继业让大家睡一会儿,他自己扛着猎枪向山顶走去。
刘继业坐在山顶的一块岩石上,这里正好看到沟口和草甸子,是个放哨的好位置。快中午的时候,包青格勒捧着野果子来到刘继业面前:“吃点东西,你也下去睡一会儿吧!”刘继业没走,吃了几个野果子,躺在岩石的旁边睡着了。
直到日头快落山的时候,也没见到胡子走出那个山沟。
大哥刘继业决定放弃马群,穿过前边的大甸子,另寻回家的路。
孙建清不同意大哥的意见,可是,大家都支持大哥,没办法也只好服从了。
包青格勒恋恋不舍的最后一个离开了马群,和大家一起向草甸子的南边走去。
天已经黑透了,没有月亮,几个人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出了大甸子。前边是一座矮山,山上草很深却没有树。再往前走,几个人看到了灯光,那是一个小房子。房子是木刻楞的,周围用木头围着栅栏。小山脚下有一个很大的围栏,是个马圈,里边圈着很多马。
五个人兴奋不已,好多天里,除了胡子就再没见到过人。
韩敬天上前叫开了门。
屋子里只有一个人,是个五十多岁的小老头儿。个子很矮,身体却很健壮,精神矍铄,一看就知道是个精明人。
“老哥,我们是蒙古屯的,在山里迷路了,想讨口饭吃。”大哥刘继业向老头抱了抱拳。
老头儿没说什么,就忙着给几个人做饭去了。
大哥刘继业很小心,一个人拎着枪走出屋子,站在小山岗上放哨。
饭好了,孙建清叫大哥回来吃饭,大哥没同意。看得出大哥是让胡子吓怕了,显得特别小心。
吃饭的时候包青格勒和老头儿攀谈起来。
这老头儿也是个蒙古人,叫巴彦格勒。儿子被鸡冠子山的胡子打死了,儿媳妇被鸡冠子山的人抢走了,十六岁的孙子一个人去鸡冠子山要人,已经十多天了,至今未归,应该是被胡子打死了。讲着讲着,老头儿流出了眼泪。
一提到胡子,孙二爷就来了精神了:“这帮毛贼竟做出这等伤天害理的事,二爷决不答应!”说着就问巴彦老头:“鸡冠子山在哪里,我去给你报仇。”他忘了被胡子撵的满山跑了。
这里离鸡冠子山就二十多里的路,翻过东边的两座山就是了。
二爷一听这个气呀!这几天这道儿走的,这又跑鸡冠子山西边来了。
五个人又出现了分歧,孙建清坚决要去鸡冠子山营救巴彦老头儿的儿媳和孙子。大哥.六弟和刘老四坚持要尽快赶赴浩尧山接应李三爷和巴特,包青格勒是个不选边站的中间派。
孙建清性情秉直正义,容不下半点邪恶,实在是太固执了,他的理由是:这么多天了,李三爷那边早就完事了。而这边,也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既然遇上了绝对不能不管。这次,无论如何他都坚持自己的做法。
大哥拧不过二弟,又不能让二弟一个人去冒险,只好坐下来商量对付胡大彪的办法。
总不吱声的包青格勒这会儿说话了:“我看啊,不管怎么着,也应该把山里的马群赶回来,正好放在巴彦老哥的马群里。”
包青格勒.刘老四和韩敬天带着巴彦老头儿去山里赶马,刘继业和孙建清继续商量对付胡子的办法。
夜很快就结束了,东方放亮的时候,大哥.二哥.韩敬天和刘老四背起猎枪朝着鸡冠子山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