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宇宙史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复刻太阳系

“唉,我还是用本源创造吧。”

身为现代人,他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观察世界。

不然要是把他放在古代。

他想破天也搞不明白怎么造太阳。

吴明又不是全知全能的神,它只能创造控制自己所能理解的东西。

当然用本源创造只能说是下策。

真正的上策是直接从现实里拿物质创造。

不过需要的物质太多了,可能得把太阳系打包进小宇宙。

对待现实地球能不干扰就不干扰。

万一太阳突然消失了,那地球乐子可就大了。

吴明一头扎进了知识的海洋。

………几个月后………

吴明重新来到小宇宙内。

在死亡的威胁下,他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动力。

整天不吃不喝,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学习。

哪怕当年学校考试,他都没有这么拼命过。

普通人这么做早猝死了。

他还活着全靠小宇宙共生带来的不死性。

当然付出带来的回报是惊人的。

此刻他对创造太阳系可谓是了如指掌。

“创造一颗黄色恒星”

命令下达本源快速消耗,身体传来一阵虚弱感。

微小粒子从虚空中诞生,并按照他的意志运动。

漆黑的虚空燃起了恒星的火焰。

世界从此有了差异。

冷与热、光与暗,有与无。

阳光照在吴明身上,他望着刺眼的恒星默默总结。

“总耗时长一秒钟,消耗了五年寿命。”

“最难的一步已经跨过,剩下的不过是点缀太阳系。”

“相比起恒星,创造行星更加简单。”

太阳系,太阳占据了总质量的99.86%。

其余天体和物质占据剩余的0.14%。

“就先从地球开始吧。”

“让我想想,首先是地心,然后是外核,地幔、地壳。”

吴明消耗2.555天的寿命。

创造了九大天体和对应的卫星。

凭空创造需要消耗本源。

但控制已有的事物却不需要。

在他的控制下各大星球逐渐校准轨道。

最终呈现在眼前的,就是太阳系的复制品。

“一样的黄色恒星,一样的星球排列布局。”

“就连地球和月球都被一比一复刻。”

创造一个完全不符合现代物理学的异世界。

那是只有全知全能的神才能做到的伟力。

至少他目前做不到。

毕竟他创造世界的知识来自于地球。

吴明欣赏着自己的佳作。

“好,总算是有了生命演化的基础。”

大头基本完工,剩下的不过是收尾工作。

创造一个以假乱真的背景板,把太阳系和外面的虚空隔绝开。

下一刻太阳系外浮现出璀璨的星空。

“虽说不具备实体,不过星星排列等等。”

“都是真实星空的投影。”

“用来骗骗不发达的文明还是可以的。”

“反正那些演化的生命也出不去。”

“无法验证真伪。”

“等将来手头富裕了,再造个真的也不是不行。”

吴明身形一闪横跨距离,来到太阳系第三行星。

这个星球大部分被海洋覆盖,少部分陆地汇聚成一块光秃秃的超大陆。

大陆整体类似正圆型。

总面积约为2.1亿平方公里。

旁边还有一颗坑坑洼洼的苍白卫星。

吴明将其命名为蓝星、月球。

“作为地球的复制品蓝星,远没有正品那般生机盎然。”

“相比地球刚形成那副岩浆地狱的景象。”

“蓝星倒也不算落后多少。”

“毕竟它还只是个刚出生几分钟的孩子。”

“早期单细胞生命的结构并不复杂。”

“比造一个太阳系简单多了。”

他控制周围光线,在眼前投影画面。

上面显示的正是蓝星海底。

这里竖立着无数好似烟囱的柱状物。

冒出来的不是烟而是高温液体,跟周围冰冷的海水呈现鲜明对比。

深海烟囱直连地下岩浆温度高达1000℃。

海水渗入在高温的作用下沿途返回,携带着矿物质和气体混合物又被喷回海洋。

如此循环便形成了类似烟囱的柱状结构。

矿物质和化学物质组成的化学溶液,便是生命诞生的基础。

“创造一个单细胞生命。”

海水中的物质按照他的意愿排列组合。

海底烟囱缝隙中最简单、最原始的生命出现了。

海洋死气沉沉的平静被打破,标志着生命的出现。

生命重复着最原始的行为。

进食繁衍,分裂壮大族群。

至少要经过数亿年的演变。

蓝星才能出现复杂的生命。

开启那波澜壮阔的演化史。

不过那时吴明早就挂了,所以就需要人为干涉生命演化过程。

而不同纬度之间的时间流速并不一致。

自己可以调整小宇宙与现实宇宙的时间流速快速演化生命。

“时间流速,现实世界一秒比小宇宙一万年”

待他离开小宇宙。

太阳系的运动肉眼可见的加快。

蓝星短时间内经历数万次昼夜更替。

太阳升起又落下,月亮出现又消失。

最后直接在蓝星天空形成了光环。

生命从海底,快速蔓延至整个大海。

在接触到恒星光芒的那一刻。

一些微生命在日积月累下,演化出了光合作用。

借助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获取营养。

这个过程会释放出副产物氧气。

它们成功解决了生存问题,可对氧气它们却束手无策。

随着它们数量的增加,大量氧气出现在大气和海洋中。

没有任何生命能处理氧气。

导致海洋氧气含量节节攀升。

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氧气制造者也因氧气而死。

生命演化史上,第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出现了。

超90%的物种被氧气毒害灭绝。

它们多为厌氧微生物。

也有氧气制造者光合微生物。

此前一直生活在无氧环境中。

直到现在。

无数的尸体密密麻麻的漂浮在大海里。

海水都被染成了红色

这并不是血液。

而是海水中被氧化的铁。

它们沉淀在海底,形成富含铁的带状层。

大量生命死亡,含氧量开始降低。

幸存的生命快速反弹。

享受着来之不易大餐。

生命再次蓬勃发展,然后继续重复历史。

含氧量增加,生命死亡,氧化铁出现。

这种情况一直重复了两亿年。

曾经的氧气制造者。

那群光合作用的微生物,演化成能承受氧气的生命。

它们摆脱了周期性灭绝。

种群得以繁荣遍布海洋。

由于之前2亿年中,海洋耗尽了铁。

没有氧化铁的阻碍,氧气得以溶解于水中。

充满海洋,从浅海,一路蔓延至深海。

再次对蓝星生态圈,展开了一场大屠杀。

灭绝了大量生活在海底烟囱、火山附近的微生命。

这一切都被吴明看在眼里。

“看来信息是正确的,本源的确是在增加。”

他坐在椅子上闭眼,似乎在感受些什么。

“生命活着就会产生微小收益,生命死亡时给的收益最多。”

“可以理解为本金和利息的关系。”

“生命自带本金,活着会产生某种利息。”

“生命死亡本金归自己所有,但今后就不会有利息了。”

“这几次生物大灭绝,让小宇宙的本源增长了……几……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