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地狱级难度,但有信心
西九龙总区警署的新闻发布厅内,镁光灯如暴雨般闪烁不停。
长枪短炮的镜头对准台上,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兴奋。
总督察徐志忠站在话筒前,面容肃穆,身旁的年轻警官却吸引了更多目光——PTU见习督察陈正东。
他一身笔挺的深蓝色制服,肩章上的银星在强光下熠熠生辉。
陈正东身姿挺拔,眉宇间透着一股沉稳的锐气,嘴角微微抿紧,显得克制而内敛。
“各位媒体朋友,”徐志忠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经过警方缜密侦查,困扰港岛多时的‘雨夜屠夫’林国雨已正式落网,并对其罪行供认不讳。”
顿时,台下一片哗然,记者们迅速低头记录,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
徐志忠侧身,伸手示意陈正东上前道:“此次行动中,PTU见习督察陈正东发挥了关键作用,他的敏锐洞察力和果断行动,为案件突破做出重要贡献。”
陈正东微微颔首,目光沉稳地扫过全场。
他的视线没有刻意躲避镜头,也没有流露出丝毫得意,只是平静地接受着这一刻的聚焦。
有记者迫不及待举手问:“陈sir,传闻您仅凭直觉就锁定了凶手,并确认了他再次方案的时间、地点,能否透露细节?”
他淡然一笑,声音清晰而坚定道:“警队行动讲究证据与合作而非直觉。此次抓捕林国雨的功劳属于整个团队,我只是尽了一名警察的本分。”
虽然陈正东谦虚,但是功劳不会少一分,而且,还会博得西九龙PTU和重案组的好感。
这番谦逊的回应却让媒体更加兴奋。
更多的记者举着话筒,上前追问,希望从口中挖取更多有价值的新闻……
应付完这场新闻发布会,已经是傍晚时分。
陈正东回到PTU驻地,沙展何文展满脸严肃之色的过来汇报道:“陈sir,我们刚刚得到最新消息,有个刀手叫阿俊最近不断找人帮他犯案,涉及‘黑巧克力’,本地的矮骡子都不接,大圈帮的人也不做。我怀疑刀手针对的目标应该是警察。”
陈正东闻言,心中一突,重头戏来了。
这不就是曾经被陈警官(刘滩舅舅)抓过的黑摩利出狱,要报复他吗?
这绝对是一件大案。
如果自己能救下陈警官、并抓住罪犯、揪出黑摩利,功劳肯定不小于抓捕“雨夜屠夫”林国雨。
陈正东打定主意,近段时间要将注意力多聚焦到该案上。
“好的,我知道了。”他对何文展道。
翌日,港岛各大报纸头版赫然刊登着陈正东的照片——《PTU新星:雨夜屠夫的克星》、《年轻督察智破连环凶案》,甚至娱乐周刊也来凑热闹,标题夸张却直白:《全港女性新偶像:陈正东sir的制服诱惑》。
新闻播出后的第二天清晨,陈正东如往常踏入警署,却被眼前的景象怔住——警署门口堆满了鲜花、果篮和各式各样的礼物。
几位中年妇女站在一旁,眼眶泛红,手里捧着一面锦旗,金线绣着“除暴安良,港岛之光”。
其中一位阿姨见到他,立刻上前,拉着他的手,声音哽咽道:“陈sir,多谢你抓到那个魔鬼……我女儿之前每晚都不敢出门,现在终于可以安心了……”
陈正东愣了一下,随即温和地点头:“这是我们的职责,市民安全最重要。”
阿姨却不由分说,硬是将锦旗塞进他手里,又拉着他合影。
其他几位妇女也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表达感谢。
有人递上自家烘焙的曲奇饼,有人塞来一盒高级朱古力,甚至还有一位婆婆颤巍巍地递来一串平安符:“陈sir,保佑你平平安安,抓贼顺顺利利……”
警署前台的阿姐笑着道:“陈sir,你这次真是又威又猛,连阿婆都来撑你!”
陈正东也没想到市民们会这么热情。
更夸张的是下午茶时间。
同僚们笑嘻嘻地搬来一筐水蜜桃,说是街市阿婶们集资买的,指名要“给陈sir补补脑”。
陈正东想:补补脑,不应该是吃核桃?水蜜桃也能补脑?
连平时不苟言笑的PTU老警员都忍不住调侃:“陈sir,下次查案带上我啦,顺便帮我要张师奶粉丝会的签名。”
“好啊。”陈正东也笑着回应。
这股热潮并未随着时间消退,反而愈演愈烈。傍晚时分,陈正东下班走出警署,发现门外仍有市民徘徊。
几个穿着校服的女学生红着脸凑过来,递上一张手工贺卡,封面贴着从报纸上剪下的他的侧脸照,内页是稚嫩的字迹:“陈sir,我将来也要当警察!”
路边报摊的电视正重播昨日的新闻发布会,老板见到他,立刻大声招呼:“英雄啊sir过来合个影啊,登明日《东方日报》头版!”
陈正东无奈笑笑,但还是配合地站过去。
老板一边指挥他摆姿势,一边絮絮叨叨:“阿sir,你知不知道啊,今早我的报纸都卖断货了!全港师奶都发话要收藏你相片!”
这股市民自发的追捧甚至惊动了警队高层。
陈正东见到市民们的反应与对自己的支持,更加坚定了打击罪恶、终结这所谓港岛犯罪黄金时代的决心。
……
接下来几天,陈正东的B1小队并没有碰到什么大案件,显得相对平静。
但给人一种暴风雨前的宁静感。
在西九龙总区警署食堂用午餐时,戴着墨镜、一身笔挺警服的警司黄炳耀端着快餐盘路过陈正东身边时,停下脚步:“你一会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yes,sir。”
饭后,陈正东来到黄炳耀办公室门口,敲了敲门。
“进来。”里面传来黄sir声音。
陈正东推门进入,看到黄炳耀警司正懒散地躺在真皮椅座椅上,一双腿则架在红木办公桌上,抖啊抖的。
“PI81678前来报到。”陈正东敬了一个礼。
黄炳耀这才坐直身体,推了推墨镜,指着桌上的一份文件:“你拿去看看。”
“是。”陈正东走上前,拿起文件,好奇地查阅起来。
这份文件正是黄sir推荐他参加“总区神枪手培养计划”选拔的批文,同意其参加选拔,还附带有一份后续考核内容附录。
陈正东要经过以下考核。
其一,战术射击评估,在模拟实战场景中完成移动靶、障碍射击及人质解救等高难度科目,要求命中率≥95%。
其二,心理抗压测试,包括蒙眼拆装枪械、突发声光干扰下的快速反应等极端条件考核。
其三,最终选拔机制,由警务处助理处长级官员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进行终面,重点评估战略思维与领导潜力。
这三大步都是分期间隔着进行,第一步考核完毕后间隔至少一周长则半个月一个月也有可能,再进行第二步考核;最后一步的考核也是如此。
陈正东看完附录后,不禁暗暗感叹:想要加入有着“警司摇篮”之称的“总区神枪手培养计划”,难度简直是地狱级的。
不过,有多重BUFF叠加的他,却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