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魂悸劫

温婉在凌晨三点十七分突然惊醒,枕头上湿漉漉的全是别人的眼泪。她眨着眼睛,陌生的记忆碎片在脑海中闪回——1923年梅雨季,穿阴丹士林布旗袍的少女踮脚从樟木箱里取出绣线,指尖残留着栀子花头油的香气。

“这是苏小荷的记忆...“她颤抖着打开台灯,发现左手正以陌生的针法缝补睡衣纽扣。更可怕的是,当她看向梳妆镜,镜中倒影竟自顾自地梳起民国式的发髻。

沈墨的紧急来电证实了她的恐惧:“魂悸劫开始了。骨绣里的亡魂记忆正在侵占你的意识。“电话那头,他翻动古籍的声音沙沙作响,“根据记载,受劫者会依次经历七位亡者的临终记忆。“

工作室里,温婉的设计稿全变成了民国样式。当她触碰那些图纸,剧烈的眩晕袭来——这次她成了个穿长衫的男人,正惊恐地看着绣绷上浮现自己面孔,而拿着骨针逼近的,是眼神狂乱的苏锦娘。

“不!“温婉跌坐在地,发现自己吐出的竟是男人的声音。手机屏幕上,前置摄像头拍下了更可怕的画面:她的五官正诡异地蠕动着,时而变成方正的男性轮廓,时而恢复原貌。

心理咨询室里,温婉的描述让医生悄悄按下了紧急呼叫按钮。“不是幻觉,“她坚持道,“我能尝到1937年上海空气里的硝烟味,记得从未去过的老闸北街道转角药铺的酸梅汤配方...“

当保安进来时,温婉突然用流利的日语尖叫起来,双手做出抵挡刺刀的动作——这是她第三次被亡者记忆短暂占据。沈墨赶来时,发现她在病历本上写满了“昭和十二年“的日期,字迹苍劲有力,完全不像女性手笔。

脑部扫描显示温婉的海马体异常活跃,神经突触间发现了未知的蛋白质结构。“像某种记忆载体,“主治医师困惑地说,“简直像是...多个人类的记忆被物理性地编码在了她的大脑里。“

深夜,温婉的睡眠监测仪记录到惊人数据:在非REM睡眠期,她的脑电波同时呈现出觉醒和深睡两种特征,仿佛两个意识在共享同一具大脑。更诡异的是监控画面——睡梦中的她正在用七种截然不同的笔迹书写,每种字迹都对应着不同年代。

民俗研究所的藏品库内,温婉触碰一件民国嫁衣时突然昏厥。沈墨通过监控看到,她的身体在昏迷中不断变换姿势——时而如溺水者挣扎,时而像被吊起般脚尖绷直,最后定格在被利刃刺穿的蜷缩状。

“七种死相。“老道士用艾草烟熏过温婉的眼皮,“骨绣里封着的七个亡魂,正在通过她重演死亡瞬间。“他取来铜镜照向温婉腹部,皮肤下隐约可见丝线状的阴影聚集成团。

温婉苏醒后画出的场景让沈墨毛骨悚然:一幅锦娘绣坊的平面图,标注着七个隐藏的壁龛位置。而根据史料记载,苏锦娘正是在这些壁龛里,完成了七场“魂绣仪式“。

当夜,温婉的公寓发生诡异现象:七个水龙头同时流出血水,在浴室地面汇集成完整的刺绣图案。中央是个六指少女的轮廓,周围环绕着六个痛苦扭曲的人形。通过唇语解读,少女的口型是:“找出他们,解放他们。“

沈墨祖父的日记提供了关键线索:“苏氏魂绣,需集七种横死者:缢、溺、刃、毒、火、惊、饥。每得一魂,绣力增一分。“

在沈墨的陪同下,温婉来到锦娘绣坊旧址。刚踏入天井,她的瞳孔就扩散到极限,声音变成嘶哑的老妇:“阿锦,井里的孩子捞上来了吗?“——这是1935年投井丫鬟的记忆。

地下室墙面上,温婉的指甲自动在砖缝间抠挖,直到找出块暗红色的碎瓷片。接触瓷片的瞬间,她尖叫着滚倒在地,身体呈现被烈火灼烧的痉挛状态。瓷片上隐约可见“壬午年“三字——对应1942年绣坊火灾的死者。

最可怕的发现在阁楼。温婉突然以矫健的身手攀上房梁,动作熟练得不像现代都市女性。当她触碰某根横梁时,脖颈自动浮现勒痕,舌头伸出老长。沈墨及时将她拉下,发现横梁背面刻着“吊死鬼,癸未年“。

回程车上,温婉陷入半昏迷状态,不断用不同声音自言自语。行车记录仪录下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对话片断:“针从囟门刺入...““绣线穿舌根...““活着剥皮最鲜亮...“沈墨发现,这些正是七种魂绣制作手法的关键步骤。

温婉开始失去时间感。有时一恍神就是半天过去,而“醒来“时手里拿着根本不会弹的琵琶,或发现自己站在陌生的弄堂里。手机相册里多了几百张照片,全是她毫无印象时拍摄的上海老建筑细节。

沈墨尝试用催眠引导她梳理记忆,却意外触发了更危险的状况。催眠状态下的温婉突然暴起,以惊人的力量掐住沈墨脖子,用男人的声音咆哮:“为什么要告密!“沈墨用铜镜照向她面部,镜中映出的是张布满刀疤的男性面孔。

神经科专家发现温婉大脑出现异常分区现象。“就像七个人格在争夺控制权,“医生指着fMRI图像,“但更奇怪的是,这些'人格'似乎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

深夜,温婉的身体开始自主记录。监控显示她熟睡时起身,用七种笔迹写满墙壁:“冷““烫““喘不过气““针在血管里游走“...最后一行字迹娟秀:“救救我们,绣线勒进魂魄里了。“

耳鸣开始折磨温婉。起初只是细微嗡鸣,渐渐变成清晰的哭泣声。音频分析显示,这些声波包含七种不同频率,恰好对应人类喉骨、颧骨、锁骨等七处骨骼的共振频率。

雨夜,温婉的公寓出现渗水现象。但积水不是从天花板滴落,而是从墙面渗出,形成人形轮廓。更可怕的是,这些“水人“会自动重组为刺绣图案,最终总是汇集成同一个画面:六指少女被七根骨钉固定在绣架上。

沈墨带来套特殊设备——声波成像仪。当温婉的耳鸣发作时,仪器捕捉到的声波在空气中形成了立体图案:七个不同年代的死者,被绣线缠绕成一体。中央的苏小荷不断重复着口型:“找齐七物,换我自由。“

线索指向静安寺某处老宅。温婉在阁楼发现个落满灰尘的梳妆盒,触碰的瞬间,无数记忆如潮水涌来——这次她是个被灌毒药的姨太太,临终前将某样东西藏在了绣绷夹层里。醒来时,她手中攥着片发黑的银簪,簪头刻着“癸亥年“。

随着调查深入,七件“苦器“陆续现身:生锈的裁衣剪刀(缢)、破裂的胭脂盒(毒)、焦黑的绣花鞋(火)...每找到一件,温婉就会完整经历一次该亡者的死亡记忆。最痛苦的是找到溺亡者的铜铃时,她在沈墨面前突然窒息,皮肤浮现出泡胀的尸斑特征。

七苦器在工作室地板上自动排列成北斗七星状。温婉用骨针刺破指尖,将血滴在每件器物上。血液没有落地,而是在空中交织成七根红线,另一端连接着她的七处骨骼。沈墨的祖父笔记记载:“七苦相连,魂绣乃成。“

子夜时分,七苦器突然悬浮空中,发出不同音高的鸣响。声波在墙面凝结成霜,形成清晰的刺绣纹样:七个壁龛位置对应着人体七轮。温婉恍然大悟:“不是绣坊里有七个壁龛...是苏锦娘把绣坊做成了人体模型!“

按照记忆指引,他们重返绣坊旧址。温婉站在天井中央,七苦器自动飞向不同方位。当第一缕晨光照来,整个建筑的影子恰如人体经络图,七苦器所在位置正对应七魄所在。

沈墨诵读破咒口诀时,温婉的身体开始发光。七道不同颜色的气从她七窍流出,在空中形成亡者形象。最中央的是苏小荷,她向温婉伸出半透明的六指手掌:“最后一物在你骨中。“

温婉突然明白了一切。她取出那根随身携带的六指骨,用力刺入自己心口。剧痛中,七位亡魂的记忆如潮水退去,只留下纯净的能量在她骨骼花纹间流转。苏小荷的幻影轻轻拥抱她:“现在你是真正的魂绣传人了。“

当仪式完成,七苦器化为齑粉。温婉的脑部扫描显示异常蛋白质结构已消失,但海马体出现了永久性改变——她如今能在触碰物品时,感知到与之相关的强烈情感记忆。

能力觉醒带来新的困扰。地铁上,陌生乘客的祖传怀表让她瞬间经历了一场空袭;古董市场里,一件老旗袍让她尝到氰化钾的苦杏仁味。最危险的是在医院,触碰老病历柜时,她突然陷入1950年代难产产妇的濒死体验。

沈墨设计了个特殊手套帮她屏蔽能力。但在深夜,温婉仍会不由自主地收集“记忆碎片“——她开始理解苏小荷为何痴迷魂绣:这些亡者的记忆像最上瘾的毒品,让人欲罢不能。

老道士警告她:“魂悸劫未破,只是转化。你现在是活着的'往生绣',迟早要选:做渡魂人,还是食忆鬼?“他给温婉戴上串骨珠手链,“当珠子全部变黑时...“

工作室的镜子前,温婉练习控制能力。她发现自己能选择性读取记忆,甚至将不同碎片“绣“在一起。当她尝试把苏小荷的记忆与姑婆的拼接时,镜面突然爆裂,浮现出一个从未见过的画面:年轻的姑婆抱着婴儿,站在燃烧的绣坊前微笑。

能力稳定后,温婉开始帮助亡魂。第一个案例是位阿尔茨海默病老太太,她握着老人的手,“看“到了被遗忘的抗战时期爱情故事。当夜,老太太安详离世,枕边多了块绣着山茶花的手帕——图案与温婉“看“到的定情信物一模一样。

沈墨带她见识了“记忆黑市“。在某个隐蔽茶馆里,富商们重金求购先祖记忆,收藏家痴迷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绣“。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个穿长衫的老者,他专门收集死刑犯的临终记忆。

危机在满月夜爆发。温婉应邀为某集团主席读取其父记忆时,意外触碰到一段血腥往事。暴怒的主席将她囚禁在地下室,逼她“绣“出藏宝图记忆。绝望中,温婉无意识地将七段恐怖记忆“绣“进主席意识里...

当沈墨找到她时,主席已精神崩溃。而温婉的骨珠手链上,七颗珠子全部变成了血红色。“不是黑,是红。“老道士检查后叹息,“她走上了第三条路——织梦人。“

工作室里,温婉凝视着修复好的骨绣。现在她能看清每一针里封存的记忆与情感。当她的指尖轻抚过中央的六指少女图案时,耳边响起苏小荷的轻笑:“现在,该学真正的魂绣了。“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