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天颜白皙,莹然玉润,英姿秀发,成不世出者也!

按照朱元璋定下的祖训,大明皇帝要每天上朝。

但是,就连他废除的丞相制度都借尸还魂了,每天上朝的规定当然也被后世皇帝给破坏掉了。

明朝的文官言必祖训,但是吧,不利于他们的时候才搬出来,皇帝自己偷懒给他们自由的时候,却不见有人搬出祖训来反对。

讽刺的是,每天上朝这件事情,崇祯是少有的几位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大明皇帝。然后,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大明亡了。有时候努力未必会有好结果,方向错了就会白给。

所以说,图啥啊?自己累得半死,把国家也折腾得半死。作为穿越者的朱由检很明智地取消了每日上朝,而是选择上二休一,赛过神仙的排班,这让当初拥立他的那群清流大失所望。

这群人吧,怎么说呢?菜是真的菜,但不全是贪官,从生态位来说,还是愤青多一点。

愤青臣子碰上愤青储君,当然就天雷勾动地火,混一块了。

不过,时代变了呀,朱由检才没有那么多的精力陪他们发癫,他决心把摆烂进行到底。

“唉,明天又要上班了,好烦啊。要不改成一个月三次朝会算了?不行,才刚刚当上皇帝,这样子太堕落了。”朱由检无精打采揉了揉自己的脸想道。

穿越过来以后,他唯独对自己这张脸颇为自得。

自己夸那叫自吹自擂,别人夸才更有可信度,崇祯的颜值可是被朝鲜使臣记载认证过的,他们很肉麻地在史书上写下这样一段话:“天颜白皙,莹然玉润,长眉过目,瞳如点漆,丹唇秀髭,声如洪钟,翩然顾盼,瞻瞩非常,英姿秀发,成不世出者也。”

“启禀陛下,膳已备齐,请陛下移驾用膳。”一个看起来不像太监的太监走近来说道。

此人五官立体,面如满月,眼神凌厉,眉毛斜入鬓中,从外表看有不阿的正气,直率的气场,用仪表堂堂来形容他毫不为过。

“屮,都快赶上朕一半的帅气了!”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内第一高手曹公公曹化淳!不过可惜的是,这里没有武功,曹化淳告诉朱由检他并不会打架。

不过朱由检却不会因此就真小看了这位曹公公,他虽然不会打架但是会打仗啊,曹化淳当上御马监掌印太监以后,编练勇卫营,发掘了诸如孙应元、黄得功、周遇吉等猛将。

勇卫营最牛逼的时候摁着野猪皮和农民起义军一起爆锤,只可惜后面也是无力回天,被连绵不断的叛乱给磨没了。

不过这有什么办法呢?大明朝的问题不是某一次战争的胜利就能解决的,人吃不上饭就会死,不想死就会造反,解决不了这个根本问题叛乱就永无止息。明末时期明军还是挺能打的,至少大部分时候可以摁着农民起义军爆锤。

不过曹化淳这家伙别看长得浓眉大眼的,但是人家不头铁,很会讨好领导,他现在还不是提督,手底下没有千军万马只有一大群厨子。

朱由检进宫以后,曹化淳变着办法给他弄好吃的,一天十几个菜,好几天不重样。

关键是很多奇奇怪怪的食材根本就没有吃过啊,见都没见过,他这一顿饭下来,换成是三百八十年后感觉都够判无期的了。

朱由检胃口很好,俗话说摆烂一念起,刹那天地宽,没心没肺当然也不容易焦虑,他哐哧哐哧,感觉再这样下去自己都要吃胖了。

这又是让人诟病的点,一般来说,国丧期间要吃素的,不过这事没有人去管。

外庭,他哥没有给他留下顾命大臣,没有类似于张居正这样权力威望大到可以摄政的人物;内廷,除了魏忠贤一系人马,就是他从信王府带过来的老人,让他们“尽易以新衔,入内代事”。

魏忠贤那一系现在是色厉内荏,惶惶不可终日,讨好他还来不及呢。

原本魏忠贤心如死灰打算拼死一搏的,因为朱由检在当信王期间多次发表了类似要诛杀阉党,魏忠贤祸国殃民这样的话,他说:“魏忠贤擅窃国柄,奸盗内帑,诬陷忠良,草菅多命,狠如狼虎”,“此獠不过一人耳,外廷诸臣附之,遂至于此,其罪何可胜诛”。

不过朱由检入宫以后却对他温言相抚,“先帝说你恪谨忠贞,可计大事”。

这让魏忠贤有些懵,虽然他不知道朱由检是不是在演他,但他还是放弃了一些过激的举动,选择向新皇靠拢。

再怎么样也只是个太监而已,现在下面人心大乱,都盼着他失势,他的命令都不太管用了,这让他非常恐惧,也渐渐从权倾朝野的幻象之中清醒过来,明白了自己离开了皇帝什么都不是。既然皇帝给了他机会,他也不能给脸不要脸。

“皇嫂在坤宁宫吗?”朱由检询问道。

“启禀陛下,懿安皇后已经搬去慈庆宫了。”王承恩回答道。

“慈庆宫?!”朱由检皱眉,这件事他并不清楚。

后宫的事情是皇后在管,一般不通过他,现在是一个权力真空期,他的王妃周氏还没有被封为皇后,所以按理来说后宫应该还是她这位皇嫂在管。

朱由检其实不太愿意封周氏为皇后,因为那老丈人周奎的名声实在是太臭了,把自己的亲外孙卖给敌人,这是人能够干得出来的事情吗?贪腐这种就更不用说了。

大明朝选秀制度简直不要太奇葩,皇后大都出自小门小户,这周奎更是连门户都没有,就一算命的。偏偏这些平民出身的人一旦成为外戚之后,瞬间无师自通学会贪污。

防外戚,防宗室,防来防去的,到最后还能依赖谁?!皇帝真就成了孤家寡人,被困在这深宫之中,当个拱垂而治的橡皮图章,诏令难出紫禁城。

“去慈庆宫,我要跟皇嫂吃饭,还有把王妃也叫过来一起吧。”朱由检说道。

“陛下要事先知会懿安皇后吗?”王承恩楞了一下问道。

“不必。”

“娘娘,陛,陛下来了!”慈庆宫一个宫女急忙跑进来禀报道。

“陛下?!”张嫣愣了好久才反应过来是新君朱由检,而不是她的丈夫。想到这里,她的眼泪又不争气地涌了出来。

过了一会儿,张嫣忍着悲伤擦干眼泪,起身前去迎接。

“臣妾参见陛下,陛下圣恭安?”张嫣行礼道。

“朕安。”崇祯说道,而后他伸手扶起张嫣,温声道,“都是一家人,皇嫂不必多礼。”

“嗯?!”朱由检看见张嫣脸上的泪痕,不由得愣了一下,他有些担忧地问道,“皇嫂可是受了委屈?有谁欺负了你,可以跟我说,我定为你主持公道。皇兄临走前特意嘱托过我,要好好照顾你的。”

“不,没有,没有人欺负我,多谢陛下关心,我只是思念先帝了。”张嫣有些不自然地挣开朱由检扶着她的手。

“呃,”朱由检也终于意识到了不妥,顿时感到有些尴尬,他还真不是故意的。不过……

朱由检打量着自己的嫂嫂,有道是想要俏一身孝,张嫣本就是古代五大艳后之一,那颜值可是记入了史书了的。

朱由检也是个正常的男人,面对这样的美人很难不心动。

只见她厥体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色若朝霞映雪,又如芙蓉出水;发如春云,眼同秋水,口如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丰硕广额,倩辅宜人,颈白而长,肩圆而正,背厚而平;行步如轻云之出远岫,吐音如白石之过幽泉。

“夭寿啊,”朱由检内心不由得生出一股罪恶感,张嫣比他大五岁,长兄如父,张嫂如母,就连他的王妃都是张嫣给他挑选的。

可是相比于张嫣这个美艳大姐姐,周氏那个小丫头片子真的让朱由检提不起太大兴趣来啊,要不然也不至于二月成亲,现在都八月了,王妃还肚子空空。

朱由检目光灼灼地看着张嫣,张嫣低头,面色微微红晕。

“陛,陛下来此所为何事?”张嫣忍不住开口打断这股尴尬。

“啊,这不,我听说皇嫂最近吃得很少,担忧你的身体,所以就叫尚膳监把吃食带过来,与皇嫂一同用膳。还有就是有些事情我想跟你商量一下,对了,王妃我也派人去叫她过来了。”朱由检说道。

张嫣张了张嘴却不知道应该说点什么,她的内心既有感动,更多的是不安。太监们端着盘子鱼贯而入,朱由检屏退了太监宫女,屋内只留下了他们二人。张嫣端坐在椅子上,手指却紧张地揪住了衣摆。

“是这样的,我觉得王妃年岁尚小,又出自庶民,其性子也有些软弱,我认为她并无掌管后宫的能力,所以我想请皇嫂继续代掌后宫。”朱由检认真说道。

“啊?!”张嫣愣了一瞬,“可是这样不符合规矩,而且而且陛下也是要立王妃为后的啊,到时候她如何自处?”

“这对她来说是好事,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了,还请皇嫂多多费心了。”朱由检毋庸置疑地说道。

“可是,可是……”张嫣觉得这样不对,但是直接抗命又不好,急得团团转。

“慈庆宫冷清,皇嫂就继续住在坤宁宫吧,等下我让人帮你把东西搬回去。”他继续说道,把张嫣想要推托的话直接堵了回去。

“信王当了皇帝以后,怎么变得这么霸道了。”张嫣心中有些苦恼,对于朱由检颇有些无可奈何。

敲定这件事情之后,两人一时沉默,大眼瞪小眼,对视一眼之后各自数起了自己饭碗之中的米粒,两人各有心事。

朱由检突然想起来这么一段历史记载:“崇祯十七年,北京城破,懿安皇后张嫣自缢身亡。”

想到里,朱由检觉得自己的嫂嫂好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