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烬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雪夜跪粮

腊月初八,北疆大营的粮仓见了底。

沈昭临一脚踹开军需官的房门时,那胖子正捧着碗腊八粥吸溜。“将、将军!“军需官慌忙起身,嘴角还粘着颗红枣,“下官正要向您禀报...“

“省了你那套说辞。“沈昭临剑鞘抵在他肥厚的下巴上,“我只问一句,朝廷拨的冬粮呢?“

军需官额头沁出冷汗:“上月就...就该到的,可陇西李氏扣着粮车不放,说是要补交过路税...“

沈昭临眼中寒光一闪。陇西李氏——当朝皇后的母族,仗着权势在西北道上设了十几处税卡。她收剑转身:“备马,去陇西。“

“将军三思!“军需官扑上来拽住她披风,“李氏势大,连侯爷都要给三分薄面...“

“我父亲给面子,是因为他念旧。“沈昭临甩开他的手,铁甲碰撞声如冰凌相击,“我沈昭临,只认道理不认人!“

出帐时,她瞥见裴照野立在辕门外,一袭素袍在风中翻飞,像个雪堆的魂。自那夜诛杀贪官后,这病秧子就以“军师“身份赖在了大营,美其名曰“将功折罪“。

“将军要去陇西?“裴照野咳嗽着迎上来,“可否容裴某同行?“

沈昭临皱眉:“我去讨债,不是游山玩水。“

“正因如此。“裴照野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李氏近年税卡分布,及各仓廪实储数目。“

竹简展开,密密麻麻标注着陇西各处的粮仓位置,甚至还有守卫换岗时辰。沈昭临挑眉:“你早料到今日?“

裴照野笑而不答,只是又咳了几声。他今日气色极差,眼下青影愈重,唯有一双眼睛亮得惊人。

“随你。“沈昭临翻身上马,“跟不上就自己滚回来。“

陇西李氏的宅邸坐落在半山腰,朱漆大门前蹲着两尊白玉貔貅。沈昭临勒马停在山脚下,望着蜿蜒而上的青石阶——按礼制,武将见世家,需徒步登门以示敬意。

“将军稍待。“裴照野忽然指向侧门,“那边似有动静。“

一队衣衫褴褛的百姓正被家丁驱赶,有个老者踉跄跌倒,背上麻袋裂开,洒出黑乎乎的糠麸。沈昭临瞳孔一缩——那是军粮掺糠后剩下的渣滓!

她策马冲上前,长枪横扫逼退家丁:“哪来的粮食?“

老者哆嗦着不敢答话,倒是个孩童哭喊出声:“阿爷拿祖传的地契换的!说是一袋白面,打开全是喂猪的糠...“

沈昭临胸口剧烈起伏。她抬头望向山顶那座灯火通明的宅院,耳边仿佛听见丝竹笑语。铁手套在缰绳上勒出深痕,她突然调转马头:“走正门。“

“将军。“裴照野催马赶上,“李氏家主李崇乃当朝国舅,硬闯恐怕...“

“谁说我要闯?“沈昭临冷笑,“本将今日,要堂堂正正走进去。“

山门前,守卫横戟阻拦:“来者通名!“

“镇北侯府沈昭临。“她一字一顿,“求见李大人。“

守卫对视一眼,其中一人飞奔上山通报。半刻钟后,那人才慢悠悠踱回来:“大人说了,今日祭祖,不见外客。“

沈昭临握紧长枪:“军粮事关边关存亡,烦请再报。“

守卫嗤笑:“将军莫为难小的。大人还说了,若真要粮...“他指了指青石台阶,“按规矩来。“

按规矩——便是要她卸甲徒步,一步一拜。沈昭临牙关咬得咯咯响,却听身后裴照野轻声道:“李氏仓中存粮足支三年,山后还有三队粮商等着交'税'...“

“下马。“沈昭临突然道。

铁靴踏上青石阶的刹那,远处传来钟声。她解下佩剑扔给裴照野,又卸了铁甲,只着素色中衣。寒风刺骨,她却浑然不觉,只盯着山顶那扇朱门。

一步。两步。三步。

第四步时,她双膝重重砸在石阶上。

“镇北侯府沈昭临——“清喝声惊飞檐上积雪,“求李大人开仓放粮!“

山道上一片死寂。守卫们瞪大眼睛,连裴照野都僵在原地。谁也没想到,名震北疆的“玉面罗刹“竟会下跪。

一刻钟过去,山顶毫无回应。沈昭临额角青筋暴起,却挺直腰背又上一阶,再次跪倒:“北疆三万将士,求李大人救命!“

雪花开始飘落。裴照野望着她挺直的背影,忽然剧烈咳嗽起来。他摸出帕子捂住嘴,再拿开时,上面已沾了血丝。

三跪。九叩。二十七阶。

沈昭临的中衣被雪水浸透,膝盖磨出血痕,在青石板上拖出淡淡的红。山腰处渐渐聚起百姓,有人小声啜泣,更多人跟着她跪拜。

最后一阶,朱门依旧紧闭。

沈昭临摇摇晃晃站起,喉间泛起铁锈味。她抬手——布满冻疮的手掌拍在门环上,震得铜狮铛铛作响。

“李崇!“她终于撕破脸皮,“你李家祖训'忠孝传家',就是这般忠君爱民的?!“

门内传来窸窣声,半晌,一个锦衣老者缓缓拉开条门缝:“沈将军好大的火气。“

“北疆断粮七日,将士们煮皮带充饥。“沈昭临声音嘶哑,“李大人却在此歌舞升平,不怕寒了天下人的心?“

李崇捻着胡须冷笑:“朝廷律法,税粮转运自有章程。将军擅离职守已是大罪,还敢污蔑朝廷命官?“

“章程?“沈昭临指向山下百姓,“这就是李大人的章程?用糠麸换地契,用霉米夺田产?!“

“放肆!“李崇脸色骤变,“来人,给我——“

“且慢。“裴照野突然插话,从怀中取出一份文书,“江南裴氏愿以市价购粮三千石,即刻交割。“

李崇眯眼打量他:“裴七?你父亲可知你在此撒野?“

“家父不知。“裴照野微笑,“但户部陈大人应该很想知道,去年漕粮亏空的三万石去了何处。“

李崇面色微变。裴照野趁机上前一步,用只有三人能听见的声音道:“北狄使者上月拜访过大人吧?听说...送了匹汗血宝马?“

雪花落在李崇骤然惨白的脸上。他死死盯着裴照野,终于侧身让开条路:“...进来谈。“

两个时辰后,沈昭临带着五十车粮食下山时,天已黑透。她右腿膝盖疼得厉害,上马时险些栽倒,被裴照野一把扶住。

“松手。“她甩开他,声音比风雪还冷,“你与李崇说了什么?“

裴照野收回手,袖中指尖微微发抖:“不过是些...商贾手段。“

“呵。“沈昭临冷笑,“我竟忘了,裴公子最擅长的就是拿捏人把柄。“

这话刺得裴照野脸色更白。他沉默着翻身上马,跟在粮队后面。雪越下越大,到山脚时,沈昭临忽然发现他骑姿怪异——左腿僵直着不敢弯曲。

“你的腿...“

“旧伤。“裴照野轻描淡写,“劳将军挂心。“

沈昭临将信将疑,却也没再多问。粮队行至岔路口,裴照野突然勒马:“将军先行,裴某还有些私事。“

“随你。“沈昭临头也不回地扬鞭而去。

她没看见,裴照野望着她远去的背影,突然从马背上滑落,整个人蜷缩在雪地里发抖。左腿裤管已经结冰,轻轻一碰就撕下一层皮。

更没看见,他咬着牙爬回山脚,在那二十七级青石阶最下一级,缓缓跪下。

雪,落满了他的肩头。

三日后,沈昭临在营帐里接到军报——陇西李氏突然开放所有私仓,以“借“的名义向边关输送粮食。更蹊跷的是,江南裴氏的商队也陆续抵达,运来的全是精米白面。

“怪事。“赵锐挠头,“那李崇转性了?“

沈昭临摩挲着军报,忽然问:“裴照野呢?“

“在箭楼养伤。“赵锐压低声音,“他那左腿冻坏了,军医说...怕是会落下病根。“

沈昭临指尖一顿。她想起那日下山时裴照野怪异的骑姿,又想起更早之前——他在山脚下说“有些私事“时的表情。

一个荒谬的念头闪过脑海。

她抓起大氅冲出门去,却在箭楼前刹住脚步。透过半开的窗,她看见裴照野斜倚在榻上,正往左腿敷药。那本该白皙的小腿此刻紫黑肿胀,脚踝处还有未消的冻疮。

“公子何苦。“老军医叹息,“您这腿再冻半个时辰,就得锯了。“

裴照野笑了笑:“值得。“

“什么值得?“

“二十七级台阶。“裴照野望向窗外,目光仿佛穿过风雪看到很远,“她跪了多久,我就陪多久。“

沈昭临如遭雷击。她终于明白那日裴照野所谓的“私事“是什么——他竟在山脚下跪了整整一夜!

“谁在外面?“军医突然喝道。

沈昭临慌忙退后,却碰翻了门边的药罐。裴照野闻声转头,恰好与她四目相对。一瞬间的慌乱后,他迅速拉下裤腿遮住伤处。

“将军有事?“

沈昭临喉头发紧。她想问为什么,想骂他蠢,最终却只是硬邦邦道:“李氏开仓了。“

“好事。“裴照野微笑,“裴某的商队明日也能到,算是...略尽绵力。“

“为什么?“沈昭临终于忍不住,“你明知我瞧不起商贾手段...“

“因为将军跪的是天下人。“裴照野轻声说,“而裴某...只是其中一个。“

帐外风雪呼啸。沈昭临突然注意到他枕边放着本《盐铁论》,书页间夹着张地契——正是那日山脚下老者被抢的。

“你赎回来了?“

裴照野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轻咳两声:“顺手的事。“

沈昭临胸口发胀。她想起父亲常说,看人要看其行而非其言。眼前这个病弱书生,嘴上说着商贾手段,做的却尽是仗义之事。

“腿...还疼么?“她生硬地问。

裴照野一怔,随即笑开:“将军关心我?“

“放屁!“沈昭临耳根发热,“我是怕你死了,没人对质周显的案子!“

她摔门而出,却听见裴照野在身后轻笑:“明日午时,第一批粮食到营。将军记得...穿暖和些。“

沈昭临没有回头。她怕自己一转身,就会看见那人腿上的伤,然后做出什么荒唐事来——比如亲手给他上药。

雪,还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