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暗涌的职场
深夜,万籁俱寂,唯有那键盘的敲击声在狭小的书房内格外突兀。陈默双眼布满血丝,死死地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招聘页面,鼠标指针在“申请职位”的按钮上已然悬停了整整三分钟。页面上,“35岁以下优先”这几个字像是被刻意放大了一般,每一个笔画都像一根尖锐的细针,直直地扎在他的视网膜上,让他感到一阵刺痛。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后颈,手心满是冷汗,在这寂静的凌晨一点半,他终于心一横,按下了提交键,那一声鼠标点击的轻响,在他耳中却如同惊雷。
接下来的一周,陈默每天都会无数次地刷新邮箱,满心期待着能看到一封来自心仪公司的面试通知。然而,邮箱里除了那些冰冷的银行账单和令人厌烦的广告邮件外,始终没有他所盼望的消息。直到周五下午,茶水间里传来了同事小李那略带调笑的声音:“默哥,你投简历的事儿被王经理知道了?他刚才在办公室说技术部可不养闲人,不需要来养老的。”陈默手中正端着的马克杯猛地一颤,差点滑落出去,滚烫的热水洒落在瓷砖地面上,瞬间烫出一片片斑驳的印记,恰似他此刻破碎的心情。
十天后,陈默终于等来了第一个面试机会,是一家初创公司的技术支持岗位。当他走进那座高耸的写字楼时,前台的小妹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他递过去的名片,语气中带着一丝惊讶:“陈先生,您比我们 CEO年纪还大呢。”走进会议室,对面坐着一位戴着蓝牙耳机的 95后面试官,对方一边翻看着他的简历,一边问道:“您对容器化部署和 Serverless架构有实际经验吗?我们团队现在全部都是用 Go语言进行开发的。”陈默张了张嘴,那些在嘴边打转了无数次的“我可以学”,最终还是被他咽了回去。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自己抽屉里那本至今还未拆封的 Python教程,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涌上心头。
日子一天天过去,求职之路愈发艰难。更让陈默难堪的经历,发生在人才市场。那天,他在一个标注着“技术主管”的展位前停下了脚步。年轻的 HR只是匆匆扫了一眼他简历上的工作年限,便毫不留情地说道:“我们这个岗位需要能扛得住凌晨三点紧急运维的人,您这个年纪,身体熬得住吗?”就在这时,旁边的展位突然传来一声惊呼:“陈工?您怎么来这儿找工作了?”陈默抬头一看,竟是三年前从公司离职的下属,如今对方已经成为了另一家公司的技术经理。两人在拥挤嘈杂的展位间尴尬对视,最终,对方只是留下了一张轻飘飘的名片,说了句:“有合适的机会我帮您留意。”
深夜的书房,已然成为了陈默的战场。台灯散发着昏黄的光,将他疲惫的身影投射在墙壁上。台灯下摊开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满了云计算、微服务等这些对他来说还十分陌生的名词。手机里,三个招聘 APP的未读消息不断闪烁着,像一个个催促的警钟。然而,每当他试图集中精力去学习这些新知识时,客厅里岳母那阵阵咳嗽声,或是小女儿半夜哭醒要找爸爸的动静,总会如鬼魅般钻进他的耳朵里,打断他的思绪。有一次,在进行视频面试时,女儿雨欣突然推门进来,伸着小手要抱抱。他手忙脚乱地慌忙捂住摄像头,却还是瞥见了面试官脸上那一闪而过的不耐神情。
最致命的打击,来自于无情的简历筛选系统。当陈默第 27次收到“您不符合该岗位要求”的自动回复时,他留意到在某家大型企业的招聘流程说明里,明确标注着 40岁以上的候选人会被自动标记为“需特别评估”。他双眼直直地盯着屏幕上那个刺眼的红色感叹号,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上个月部门新招来的应届生说过的话:“默哥,您居然还在用 Postman做接口测试啊,现在大家都用 Apifox了。”那一刻,他仿佛被重重地击了一拳,心中满是挫败与不甘。
深秋的傍晚,天色渐暗,冷风瑟瑟。陈默独自一人蹲在小区花园的长椅上,手中夹着一支香烟。火星在黑暗中明灭闪烁,如同他此刻渺茫的希望。手机在裤兜里突然震动起来,他掏出一看,是妻子林悦发来的消息:“妈说降压药快没了。”他望着手机屏幕,久久没有回应。远处,传来了女儿雨桐放学归来的笑声,那笑声清脆悦耳,书包上的卡通挂件在暮色中欢快地摇晃着,恍惚间,他仿佛看到了 17年前刚入职时,自己别在胸前的那个工牌,也是这般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那时的他,满怀憧憬与希望。
烟蒂一个接一个地落在脚边,在地面上烫出一个个焦痕。陈默摸出那本已经有些皱巴巴的笔记本,缓缓翻到记满面试问题的那一页。钢笔尖悬在“如何平衡家庭与工作”的问题上方,迟迟落不下去。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对他而言,却像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他深知,对于一个凌晨五点就要起床送老人去医院,白天要在公司处理各种客户投诉,晚上回到家还要辅导孩子功课的中年人来说,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标准答案。
夜风愈发凛冽,卷起满地的落叶在空中肆意飞舞。远处,隐隐约约传来救护车尖锐的鸣笛声。陈默静静地听着这声音由远及近,又逐渐远去。他的心中清楚,比找不到工作更可怕的,是在每一次投递简历时,都不得不反复地计算和权衡:如果被录取,通勤时间会不会影响接送孩子上下学?试用期那微薄的薪资,能不能覆盖每个月沉重的房贷?而这一切现实的顾虑,在那些 25岁年轻人充满朝气的简历上,永远都不会出现。在这个竞争激烈、日新月异的社会里,中年人的困境,又有谁能真正体会和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