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绪论
“糟糕的争吵本质上是沟通的失败。”
据统计,一对情侣平均每年会发生三十到五十次重大争吵。重大争吵是指严重偏离正常交流范围的对话,会引起旁观者的不适,其中,双方可能会尖叫、翻白眼、激烈地指责、摔门、动手打人等,并随意使用“浑蛋”“蠢货”等侮辱性字眼。
显然争吵给彼此带来了巨大伤害,我们自然而然地会期望,现代社会能够关注这一问题发生的原因,并探索如何有效地化解问题。我们可能还期望,中学、大学开设关于正确处理争吵的课程,官方设置降低争吵发生率的目标(例如,媒体报道争吵发生率较上一季度增长1.7%,反对派则强烈要求主管争吵的部门负责人下台)。
但现实是我们普遍不重视争吵这一现象,这背后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受浪漫主义文化影响,我们会感性地认为,激烈的争吵与强烈的感情是有联系的。似乎打架和谩骂并非不成熟或自制力不足的表现,而是强烈欲望和有力承诺的表现。
浪漫主义还表明,争吵可能是感情关系自然状态的一部分,永远无法通过理性来公正地分析,也无法用逻辑来解决,大概也只有书呆子才会试图去深究争吵的原因。两个人一路走来,难免会有烦恼,会有不快和争吵,吵吵闹闹是感情关系中的必修课。
第二,从更私密的层面上来说,我们不愿意去反思争吵的发生,是因为我们不想面对自己在争吵过程中暴露的丑陋面,争吵展示了我们身上的恶毒、自怨自艾、斤斤计较等缺陷。一旦争吵结束,一方只希望假装无事发生,好像前一天晚上发生的争吵只是个意外,最好对此保持缄默,然后平静地度过第二天。
由于很难知道别人在情感关系中是否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你也无法对争吵做更多调查。你希望自己看起来正常,觉得在争吵中暴露的缺点令人羞耻,所以你不愿直面现实,而是坚持认为自己在争吵中的野蛮、幼稚行为是例外,没必要去分析原因,也不可能有补救的办法。你坚信自己情绪失控只是意外,从而失去了完善自身的机会。
事实上,这些都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考虑。你会频繁地跟伴侣发生争吵,是因为从来没有人教过你如何恰当地告诉对方你真正的样子。几乎每一次争吵的表面之下,都隐藏着一些不可言喻的痛苦,两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情感现实被看到、认可、回应,并想得到公正的对待。在谩骂之外,一方内心深处渴望对方能够看见、理解和支持自己经历中的重要元素。
每一次大吵都会留下遗憾和伤害,你真正想传达的信息是“我需要你爱我、了解我、赞同我”,而你传递这些信息的方式却是“不耐烦地指责、生闷气、撂挑子、冷嘲热讽、声嘶力竭、恶语相向”,那么争吵的悲剧就在于这两者之间可怕的不匹配性。
糟糕的争吵本质上是沟通的失败,并且我们想要表达的信息也会在争吵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我们会越吵越绝望,从而无法再保持理智,也无法平静地表达我们真正想表达的东西。我们会歇斯底里、不顾形象地争吵,是因为在痛苦压抑的时候,我们很难找到表达恐惧、失望、需求、担忧、兴奋或信念的更好方法。你害怕和一个根本不懂你内在灵魂的人在一起,你担心这样会毁了自己的一生。如果你完全不在意对方是否理解你,你反而可以平静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你并非粗鲁暴躁或是精神错乱,而是你太看重这段关系,却又无法让对方明白自己的内心,这种冲突带来的无力感导致你情绪失控。
尽管争吵会给彼此带来伤害,但是避免争吵也不是直接的解决方案。争吵总有起因,如果我们想要维持这段感情,就必须正视它。当务之急,不是避免争吵,而是学会放弃适得其反的报复性手段,并采取更温和的策略来化解矛盾。因此,我们需要掌握语言的艺术,将恶毒的争吵转化为有效、有爱的良性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