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举善哉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在现实生活中,文明更多体现于日常之中、细微之处、枝节之端。从大的方面讲,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是文明所崇尚的。强调为人做事站在国家、民族、集体层面,将言谈举止规范在法律、道德的范畴,约束于文明、修养的层面,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与党和国家、人民站在一起。从小的方面看,文明须从小事、小节、小举做起。对待每一件事,都应认认真真、仔仔细细,不好高骛远,不挑肥拣瘦,不虚头巴脑,行胜于言、虚做于实,让小恶避而远之,以小举汇集大爱,最终赢得大众的认同、支持或理解。
按照社会心理学分析,人们注重在大的方面展示形象、表达态度、示范言行,本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在明大德、守公德基础上,还有严私德需要加强;在注意形象的同时,也需要经常反思自己、改变自身、提升自我;在严于律己的8个小时工作以外,还有16个小时需要慎独。做到这些,一定程度上比单纯做好大的方面、大德公德、8小时内等,更需要约束自我、持之以恒和耐心细致。这既是加强自我修养的缘由,也是人之天性使然。可见,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小节、小举,也应该是社会文明之源头、素质之根基、努力之方向。
参天大树需要凭借一枝一叶的成长发展,更要经历风吹雨打的磨炼考验。人类文明素养的培育同样如此,需要从点滴细节开始,逐步完善提高。在社会上倡导小举之目的,旨在唤醒人们养成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好的习惯,不以善小而不为。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追求“高大上”的背景下,强调小举之重要,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如果能够让人们在浮躁的心态中沉静下来,潜心琢磨研究一些事情,扎实把本职工作或身边的事情做好,不仅有益于社会的文明建设,更有益于人们觉悟的提高、人民素质的提升、人类社会的提质。
小事不举,大事难成。小举关乎文明大事,也关乎和谐大局,更关乎发展大势。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经济发展上的现代化,也是文化建设上的现代化,更是精神文明建设上的现代化。在这一伟大社会实践中,既需要千千万万人民群众拼搏奋斗,也需要万万千千小举小德凝聚力量。作为社会的一员,必须始终铭记“勿以善小而不为”,把小举当大事来做,将大事从小善做起,努力用行动践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如鲁迅所言:“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