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帝心大悦,宿戒得居
“好哦,好哦,孙儿以后可以经常来看汗玛法咯。”弘时也装作非常高兴的笑了起来。
甚至他心念一动,还做出了一个更为出格的举动。
正被康熙皇帝抱着,只见他伸手摸了摸老皇帝的胡须,嫩声说道:“汗玛法,您的胡须真整齐,汉寿亭侯美髯公也比不了您。”
“哈哈哈,哈哈哈......”康熙并没有觉得自己被冒犯,反而仰头大笑起来。
而一旁的李德全却是看的心中骇然,冷汗直冒。老天,从未见过有人敢捋万岁爷的胡须,还调侃的。
“汗玛法,让孙儿下来吧,别累着您。”被抱着仅仅十余个呼吸后,弘时便识趣的说道。
“哈哈哈,无妨,无妨,弘时啊,你汗玛法可还没有老到连你这个小东西都抱不动的地步。”康熙哈哈笑着,戒得居内充满了皇帝的笑声,甚至在戒得居外护卫的带刀侍卫都能听的真真切切。
罕见的,康熙皇帝竟然逗弄弘时达小半个时辰之久,在这期间,康熙不仅考校了弘时的学业,还隐隐的套了许多话。
若弘时真是个六岁孩童,自然听不出康熙话里话外的隐意。可这个小小的身体里却也是一个老谋深算的灵魂,应付起来便不是什么难事了。
既哄的康熙开怀不已,又没有露出丝毫马脚,起码没有任何刻意争宠的痕迹。
短短小半个时辰,老康熙便好似如获至宝般的喜欢上了弘时。
不过弘时冒险来此,也不是单纯的逗老皇帝开心,他不仅嫩声嫩气的说出了自己擅闯胤禵书房之事,还说出了自己想要如未开府的皇子一样,在尚书房读书。
这些事情,对于他人来说都是极为重要之事,但在康熙这里却不值一提,他只是随意的对李德全吩咐了几句,便将这些事定了下来。
弘时的目的达成,要知道,此时,能在尚书房内读书的皇孙,仅有弘皙一人,弘时成了第二个。
最重要的不是尚书房的教学质量,而是康熙非常重视皇子皇孙的学业,时常会去尚书房突击检查。
如此一来,以有心算无心,便可以经常在皇帝面前不露痕迹的露脸了。
弘时心中知道分寸,在随侍的侍值南书房,尚只是四品官的张廷玉前来请见时,他便乖巧的从老皇帝身边走开了。
可是他并没有离开戒得居返回狮子园,而是被康熙留在了旁边的清溪别院,并且派人去告知了胤禛。
黄昏时分,狮子园里,胤禛与胤祥和邬思道三人正在共进晚膳。突然,狗儿扯着大嗓门的跑了进来。
“不好了,主子爷,奴才有罪,奴才该死,没能看护好少主子。”
胤禛面容一肃,缓缓放下筷子,尚未来得及说话,便听到胤祥率先说道:“狗奴才,什么大事这么吵吵嚷嚷的,没看见爷们儿正在用膳吗,还懂不懂点规矩?”
狗儿伏跪在地,不停的磕头,颤声说道:“回十三爷,奴才奉命陪少主子出去遛弯,少主子先是去了清舒山馆,据说是闯进了书房。后又去了戒得居,请见了万岁爷,这会子,被留在了戒得居。”
“奴才是什么身份,哪敢在戒得居外停留,只得赶回来回禀主子。”
听到这些,胤禛也坐不住了,他蹭的站了起来,问道:“你说弘时眼下在皇上那里?”
狗儿磕头如捣蒜,说道:“奴才亲眼看到少主子去请见万岁爷,被带进了戒得居。”
胤禛来回踱了几步,随即一转身,对胤祥说道:“弘时这个小东西,怎敢如此冒失?不行,我得去一趟戒得居,将他带回来。”
说完便要向外走去,可邬思道却突然开口说道:“四爷,稍安勿躁。”
“依邬某所见,小主子颇具慧根,他此番作为必不是无的放矢。且他今日刚得圣心,或许圣上不会怪罪呢。”
胤禛停了下来,他眉头紧锁,不知在思量着什么。
就在这时,一侍卫匆匆而来,通报说,皇上身边的太监副总管庞兴前来,说是要传皇上口谕。
胤禛心中一紧,看了眼邬思道和胤祥,连忙挥手说道:“快请进来。”
很快,庞兴迈着四方步,不紧不慢的走了主厅。
胤禛也向前两步,拱手说道:“庞总管,不知汗阿玛有何谕旨,竟劳您亲自前来?”
庞兴虽是乾清宫副总管太监,妥妥的皇帝身边之人,在其他官员面前,他可以托大。但在胤禛这位已经封了郡王爵位且权掌一部的皇子面前,却不敢太过摆谱。
只见他微微躬身,对胤禛拱了拱手,随即走到主厅正前方位,面南背北,双手抱拳向着左上方并有些尖细公鸭嗓说道:“皇上口谕,皇四子雍郡王胤禛接谕。”
胤禛面对庞兴,跪了下去:“臣儿胤禛,恭聆圣谕。”
“胤禛,你给朕生的这个孙儿弘时,朕很喜欢。这几日,便在朕这里陪着朕了,你勿需担忧。还有,朕已给弘时口谕,他随时可以入宫见朕,也可入尚书房读书,你不许阻拦。圣谕毕。”
庞兴一本正经的传完康熙口谕,跪着的胤禛却听的微微发愣。胤禛着实没有想到,竟然会是这样,适才的担忧,竟会有如此转折。
“哎呦,四爷,老奴已传完口谕,地上凉,您赶紧起身吧。”庞兴见胤禛发愣,连忙说道,并走到胤禛身旁,伸手想要将他扶起。
胤禛缓过神来,也没有失去分寸,他空空的磕了一个头,说道:“臣儿谨遵圣谕。”之后,才在庞兴的拉扯下站了起来。
这时,胤祥从后堂走了出来,大大咧咧的说道:“我说庞大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本贝子想要进宫面圣,还得先在乾清门外递牌子,我那侄儿到底做了什么,竟能让汗阿玛下此口谕?”
庞兴微微一笑,微微弯腰,做出一副要扎下千去行礼的模样,却被快步而来的胤祥一把拉住。
庞兴心知肚明,说道:“我的十三爷,您一直心疼老奴。宫里的规矩,您也知道,老奴不能多说。但老奴可以跟四爷和您说一句,老奴在乾清宫侍奉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见到万岁爷如此开怀,这可都是弘时小主子的能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