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6章 节制天下骑兵的骑帅人选!(求追读)
禁军的威势如山岳压顶。
西门庆已经被武松擒拿,捆在一旁,任由鲜血顺着脖颈流下。
就在此时,杜三从内宅快步走出,手里拖着沉甸甸的木箱。
“武什长,还有其他的账本了!除了私盐和高利贷外,西门家族的所有生意,全都记在上面,还有他与蔡京府上管事的来往书信!”
武松接过账本,翻开一页,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记录。
西门庆府邸外。
百姓的叫骂声如潮水涌来。
“杀了这狗贼!”
“武都头,替我们做主!”
更有甚者,激动之下冲上前,试图朝西门庆吐口唾沫,却被禁军拦下。
陈知县站在一旁,瞥了眼西门庆,假惺惺地叹道:“西门庆啊西门庆,你作恶多端,今日落得如此下场,真是天理循环!”
武松在一旁,却并不在意陈知县的话。
陈知县与西门庆沆瀣一气,如今见风使舵,不过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
武松在西门家,清点着西门庆的家产,并且登记造册。
并命人源源不断的将情报送回汴梁。
周彪唤来鹩鹰,写好阳谷县的情报,送回龙卫营司殿。
陈知县看着从西门庆家远远不断的清缴出来的家产,已经有些眼红了。
但是,在仕途面前。
陈知县展现出了视金钱如粪土的慷慨气魄。
若是能够找寻到东京汴梁的靠山。
那他的仕途,平步青云了!
飞鸽传书,将一道道情报,送回龙卫营司殿。
龙卫禁军司殿。
姜默坐在官椅之上,收集飞鸽传书送来的情报。
姜默端坐于司殿正中的官椅上,背脊挺直如松,目光沉静如渊。
殿内灯火摇曳,映得他脸上光影交错,平添几分肃杀。
案桌上堆叠着六封刚拆开的飞鸽传书,墨迹未干,字里行间尽是阳谷县的最新情报。
殿外,夜色深沉,龙卫营的操练声早已停歇,唯有巡逻禁军的脚步声偶尔传来,沉稳有力。
司殿两侧,站着两名龙卫斥候,皆是精挑细选的精锐,腰佩长刀,目光如鹰,纹丝不动。
他们是龙图卫的核心斥候,专司情报刺探,行动如鬼魅,消息如风雷,姜默手中最锋利的刀刃。
“大人,又一道情报。”
一名斥候快步入殿,双手奉上一封密信,信封上赫然印着龙图卫的烈焰纹章。
姜默接过,拆开信封,目光迅速扫过内容,眉头微微一挑,随即恢复平静。
他将密信置于案上:“继续说。”
斥候躬身,语速极快却条理清晰。
“阳谷县第七道情报,武松率龙卫第七小队,已将西门庆擒获,家产清点八成,私盐账册、高利贷契约皆已查获,另有蔡京府上管事与西门庆的密信三封,证据确凿。”
“陈知县当场表态,愿全力配合马军司清查西门庆余党。”
“陈文昭?好一个见风使舵的墙头草。”
“武松此人,果真雷厉风行。倒是这陈知县,见利忘义,背刺西门庆,不知道蝇营狗苟之事做了多少。”
“哼,阳谷县的水,怕是比西门庆的家产还要浑。”
斥候低头,不敢接话。
姜默摆摆手,示意他退下,起身,踱至殿中悬挂的巨幅舆图前。
舆图上,大宋疆域山川河流一览无余,阳谷县不过一个小点,却被他以朱笔重重圈出。
“西门庆不过一颗棋子。”
司殿内一时寂静,唯有灯芯偶尔爆出一声轻响。
姜默转过身,目光扫过案上的情报,心中思绪翻涌。
龙图卫的情报体系,堪称大宋一绝,斥候遍布各州县,飞鸽传书日行千里,细到街头巷尾的流言蜚语,粗到朝堂权臣的密谋,无不尽在掌握。
他暗中布局多年,阳谷县的每一步棋,皆是他精心算计的结果。
西门庆的倒台,不过是这盘大棋的开局一子。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沉寂。
又一名斥候进入殿内,手中紧握一封加急密信,烈焰纹章上还沾着未干的露水。
他单膝跪地,声音急促。
“大人!第八道情报!阳谷县传来急报。”
“西门庆家产已经清点完毕,阳谷县县令欲将西门庆家产,清缴收入县库。”
姜默豁然起身:“来人,唤龙卫府书吏!”
龙卫禁军的产业,岂容他人染指!
片刻后。
六人单膝跪在大殿之上,整座大殿风声鹤唳。
姜默坐在官椅之上。
西门庆的案子已经结束了,事关杨戬的产业,却依旧在阳谷县运转。
“你们都是龙卫营的府库书吏,这些年跟随我也经历了很多机密,心思缜密,做事情让人放心。”
六人皆是姜默书吏。
这六人擅长的并不是刺探情报。
而是战略统筹,军粮运输,补给,马军司的军饷调动。
“愿为统领赴汤蹈火!”
六人话音落下,姜默已经把西门庆麾下产业账本,交给六人。
六人立刻翻阅,心算账本,过目不忘。
一炷香的时间,六人便将西门庆麾下产业,统筹完毕。
“去阳谷县,给你们十天的时间,将西门庆,以及杨戬遗留下来的产业,全部接手,需要官府的文件,我自然会交给你们!”
“遵命!”
六人领命离开,姜默命十名禁军连夜护送他们前往阳谷县。
此时,禁军外的酒肆里。
王进,林冲,徐宁,杨志,韩涛几人正在喝酒。
一是为杨志接风洗尘。
二是为了庆贺高俅狼狈。
西北军的鲁达已经在龙卫禁军驻扎,见识到了龙卫禁军的犀利之后,他们决定在龙卫禁军,努力学习兵法与战阵。
待学成兵法与战阵,他们便立刻回到经略府,报效经略相公。
翌日。
阳光明媚。
姜默起身,整理了一下官袍,出了龙卫禁军,直奔青龙堂。
青龙堂,姚麟正端坐在主位,手持一卷兵书。
姜默踏入堂内,拱手行礼:“姚帅,属下有事禀报。”
姚麟抬起头,放下兵书,笑道:“五郎,你这小子,雷厉风行,办事从不拖泥带水。”
“说吧,西门庆那档子事,进展如何?”
姜默直起身。
“西门庆的产业已派人接手,属下选了六名精通统筹的斥候,十日内必将阳谷县的账目理清,产业尽归马军司。”
“若官府那边需配合,属下已备好文书,只待您点头。”
姚麟闻言,哈哈大笑,拍案而起。
“好!好一个姜五郎!这事若成了,马军司又多一份产业,朝廷就是再克扣咱们的粮饷,咱们也能挺直腰杆!”
他顿了顿。
“不过,阳谷县那陈知县,滑头得很,你可得提防他暗中使绊子。”
姜默微微一笑,眼中寒光一闪:“陈知县若敢阳奉阴违,属下自有办法让他后悔。他那点小心思,瞒不过我。”
姚麟点点头,脸上笑意更浓,摆手示意姜默坐下。
“坐下说话,站着怪累的。你这小子,年纪轻轻,深谋远虑,有乃父当年风采。”
姚麟经常被其他朝臣夸赞老当益壮。
可是,姚麟毕竟老了。
他要考虑功成身退的身后事了,能够继承政治衣钵的人很少。
姜默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