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我要造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坚定的信念

整个宿舍,所有人都看着陈凯。

不明白这个小老弟,怎么想的。

去国企,还是粤省的国企,简直就不是什么好选择。

粤省根本就没有什么大国企!

当年面对着来自北极熊的威胁,以及来自鹰酱的耀武扬威,华夏展开了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

所谓的三线建设,就是一次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的大迁移,依据着‘靠山、分散、隐蔽’的原则,把沿海、边疆地区事关国防和经济命脉的工业企业、科研院所迁移到内陆,尤其是西部地区。

整个三线区域包括13个省区,大致范围为陇省乌鞘岭、京广铁路以西、晋省雁门关以南、粤省韶关以北的我国腹地。三线建设安排了1100个建设项目,修筑了几条重要的铁路干线,投资超过2000亿元。

20世纪60-70年代的2000亿元,相当于21世纪20年代的20万亿元甚至更多!

可想而知,三线建设是多么庞大。

也正因为如此,大型国企在中部、西部有很多。

至于粤省,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大型国企。

听说,有在重新发展、建设,可是发展、建设是需要时间的,至少现在也没有听说过,粤省有哪个大型钢铁厂、机械厂、汽车厂的。

“老弟,可别头脑发烧,你就算想回家乡,最好也是选择你们省工业厅。”郭峰语重心长地劝说道:“你比我们小几岁,考虑会比较不周全。”

“其实要是你们省工业厅,不给个正处级干部待遇,我都不建议你去。”郭峰说道。

他们这些人,不管是去部委还是去各个省工业厅,亦或者是去国企,干部身份是免不了的,无非是行政级别有些差距。

留在部委,行政级别会低一些,去省工业厅或者国企,行政级别会高一些。

可是要知道,京官高一级。要是在部委工作一年,再调到地方,起码行政级别提高一级。

而就是这样,都没有什么人愿意调到地方。

陈凯微笑道:“也不是去国企,我决定下海,去拼搏,自己开企业!”

陈凯的语气充满着坚定,以及......自信!

而陈凯的话,让整个宿舍都寂静下来,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像看傻子一样,看着陈凯。

这是疯了么!

得了失心疯!

开公司,这可是属于资本家,属于资本社会才会有。

这是一个‘谈私色变’的时代!

陈凯一个前途无量的大学生,竟然要去开公司,当资本家?

这不怕去吃免费饭么!?

“凯子,千万别,你想死吗!”郭峰坐立不住,直接来到陈凯面前,搂住陈凯:“要开公司,你更应该出国留学,毕业后在美国开公司!”

“就是,想开公司更应该出国留学,现在国内不适合。”刘长青也露出严肃之色。

众人纷纷劝导陈凯。

资本家,那是万恶、剥削的代名词,是要被鄙视的。

陈凯脸色不变,心中却很无奈。

虽然1978年就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政策,但是‘不准包产到户’、‘不准雇工’依旧充斥着政策文件。

前年9月份,中央引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的几个问题的重要文件中,还是强调‘在包产到户的社队’,‘重申不准雇工’。

如今的情况,为了搞活经济、解决就业问题,发展个体经济已经成为政策和理论界的首选,而且几乎没有什么异议,在大学的讲座中,陈凯经常听到。

然而,发展个体经济,首先碰到一个具体的政策问题,就是个体工商户扩大经营规模能不能雇请帮工?

这个时候下海闯荡,简直就是如同上刀山下火海,是洪水猛兽。

可是知晓未来发展趋势,陈凯心中却无比坚定。

前世作为汽车维修工,一辈子都是跟摩托车、汽车打交道,陈凯心中一直有着造车梦!

重活一世,又有金手指,他想实现这个造车梦,去造车!

而这,最适合的莫过于自己干!

去北汽、上汽、一汽,自然也可以,可是得熬资历。在国企,从来就不是有能力就可以的。

而且谁知道,刚干出一些成绩,是不是有人跳出来摘桃子呢。

这种事,可不是什么稀罕事。

一众舍友,劝说得都口干舌燥,都没能劝动陈凯。

“踏马的,陈凯你这小子就是倔驴,八头牛都拉不回来。”郭峰气得爆粗口。

陈凯内心极为坚定,丝毫不动摇。

陈荣华道:“陈凯,你会为自己的选择,未来会后悔的!”

“路是我选的,哭着也要走完,我陈凯绝不会后悔!”陈凯坚定地说道,然后看着陈荣华:“老六,出国留学是好事,但是我想说的是,你是公费留学,留学结束后,别忘了回国报效祖国,建设祖国!”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这片土地,才是我们的家,我们的根!现在是落后贫穷,但是并非我们嫌弃它的理由,落后贫穷,我们就去建设它,将它建设得繁荣富强!”陈凯不希望,陈荣华以后,也成为高华中的一员。

他上一世最痛恨的群体,公知与高华并列第一。

“大家即将毕业,将各奔东西,不如我们立下十年之约,如何?”陈凯提议。

“十年之约?有意思!”郭峰道:“说看看!”

“十年,给大家彼此十年,我们各自努力去拼搏,去实践我们的理想,去拼搏我们的事业!十年之后,我们再回到这里,去分享我们的十年人生经历、十年奋斗成果,再回头看,我们各自的选择,怎么样?”陈凯说道,然后伸出自己的手。

“十年之约,可以有!十年之后,我要成为五机部副局级干部!”郭峰将手放在陈凯手上。

“十年之后,我要获得博士学位,成为学校教授,成为专业领域的权威专家!”刘长青眼中充满着坚定,手放在陈凯和郭峰的手上。

“十年之后,你们去了一机部,请叫我李主任!”李援朝也显得意气风发。

其他人,也都各自说出自己的期待和野心。

“青春无悔!拼搏不息!”陈凯喊道。

“青春无悔!拼搏不息!”众人齐齐喊了起来。

当手松开时,再也没有人劝陈凯。

各自有各自的信念,各自的选择,而大家都是意志坚定的人,岂是那么容易被劝说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