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我要造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9章 争论(求收藏和追读)

七月盛夏的白天,总是显得比较长。

夜幕降临,倦鸟归林,辛苦了一天的人们,也陆陆续续的从各处回到自己的家里。

一些年轻人,会选择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

可是对于大部分的人,忙于生活,下班之后往往是回家,女人得忙着准备晚饭,男人则是拿着一份报纸浏览。

至于电视,只有极少数的家庭,才拥有电视的。

大部分的人了解信息,要么是通过厂里的广播,要么是通过看报纸。

陈飞比平常要晚一些回家,作为工业厅的一名领导,陈飞工作繁忙,很少能准时下班回家,今天他开着单位的摩托车回家。一回到家,就看到了放在茶几上的报纸,他坐了下来,在那几份报纸中翻检起来,一份、两份、三份......国内几家知名的晚报都有。

“咦?陈凯上了《羊城晚报》头版新闻!”陈飞看到《羊城晚报》的头版新闻,吃惊不已:“他去申请了个体工商户,而且是三个厂,好小子,之前都没有透露一星半点儿。”

“搬迁了,还有五个学徒。”陈飞感慨着:“这速度,还真是快。”

随后,陈飞再次仔细地看起了报纸。

虽然和陈凯打了好几次交道,不过对于陈凯的了解并不是太多。

这一篇专访报道,却很详细。

“个体工商户不是原罪,和大家一样都是在努力奋斗,发家致富,民富国强,民富没有什么不对的,这个观点有意思。”陈飞眼睛一亮。

他自然清楚,虽然从去年开始,个体工商户就可以申请营业执照,但是说实在的,关于个体经商的政策还不明确,做生意都得提心吊胆,害怕一旦被‘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的人抓住,不仅要罚款,还会被没收所有货物。

像陈凯这样,有这么大魄力,很少很少。

“还有这个观点也有意思,空谈误国,实业兴邦!”陈飞忍不住念了两遍,他骨子里就是认为,工业化才能强大华夏!

“只是私人要办企业......”陈飞摇了摇头,这谈何容易。

口子根本就没有放开。

“老陈,吃饭了,看什么看得这么入神!”李瑶喊道,两人并不是一个单位的,李瑶在大学里当老师,比较轻松,每天都能按时回家。

“认识的一个小友,上了《羊城晚报》头版。”陈飞说道。

“谁啊?”李瑶好奇。

“最近刚认识的,清华大学刚毕业的,叫陈凯,挺有意思的一个人。”陈飞说着,将报纸递给妻子。

自从暑假到来,李瑶最是清闲。

夫妻两人,边吃饭边探讨着。

李瑶也很惊讶,“这个年轻人,很有想法啊,胆子也很大。”

“胆子确实很大,这里面的风险可是非常大,一个不小心......唉!”陈飞叹了口气。

他无比清楚,这里面的风险到底有多大。

......

李斌回到家里,已经很晚了。

国防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一大堆,目前在抓着责任制,并且还要及时调配物资前往桂省。

还有就是得处理着,各个厂申请拨款。

不少工厂,效益不佳,都得靠着拨款才能维持运转。

可是钱就那些,不可能底下打申请报告,就直接拨款。

每年几百万上千万撒下去,也不见得好转,这些工厂好似就像无底洞一般,怎么填都填不满。

这些千头万绪的事,总是让李斌愁眉苦脸着。

有时候他都觉得,这国防管理办公室主任的职位,还真不是什么好差事。

“回来了,我饭菜给你热一下。”李斌的妻子‘杜小琴’起来,就去给李斌热饭菜。

这么晚回来,饭菜早就都凉了。

李斌坐下来,拿起报纸看。

“咦?是陈凯,他上了《羊城晚报》头版新闻了?”李斌惊讶起来,然后迅速浏览起来。

“你也看到了,这年轻人还是太冲动,好好的工作不要,偏偏选择去当个体户,这要是什么时候,不允许个人经商,一辈子可就毁了。”杜小琴热好饭菜,端出来,见李斌在看报纸,忍不住道:“去当个体户,以后娶媳妇都麻烦,要是我绝不愿意将女儿嫁给他,跟着受白眼。”

个体工商户,没人看得起。

“你可别瞧不起人家,陈飞可是一表人才,技术非常厉害。你知道么,他不到十天,修摩托车、汽车,就从我们单位赚了三千多块钱。”李斌瞥了眼妻子:“我们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一年都没人家十天赚得多。”

李斌一个月工资是277元,杜小琴一个月工资是89元,两人一年工资4392元。

而这已经是社会中能活比较好的家庭了,很多工人一个月工资才四五十块钱,比较好的国营厂工人一个月工资也就八十块钱。

杜小琴一惊:“他这么厉害?”

“嗯,很厉害的年轻人!他技术很厉害,若是他愿意到我们单位,就是给他处级干部待遇,都愿意!”李斌点点头:“我们单位几辆摩托车、汽车老是修不好,结果都被他修好了。”

“他的技术,比市里的汽车修理厂,要厉害很多。”李斌说道:“一些在市里汽车修理厂修不好的摩托车、汽车,估计都会去找他修。”

“厉害又如何,还不是个体户!风一变,人生就完蛋了,甚至有可能蹲一辈子牢。”杜小琴撇撇嘴。

李斌瞥了眼妻子:“女人啊,头发长见识短!”

改革开放,这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在进行着,对内改革可也是在紧锣密鼓在进行着。

现在他们系统,正在酝酿着一件大事,那就是进行军转民改革,一旦进行军转民改革,很多中小型军工厂都会转到所在地工业局。

如今调研组正在进行全面调研,他也参与其中,知道不少国营工厂,其实过得很艰难。

以后国营工厂破产,也不是不可能,到时候哪里还有什么铁饭碗!

而个体工商户,也不见得就不好,这几年个体工商户多了起来,经济比以前活跃许多,这是显而易见的,去集市逛逛就能体验得到。

以后,谁又能知道个体工商户,能发展到什么样子。

“是是是,你头发短,你见识多!”杜小琴白了一眼李斌:“反正在我看来,这陈凯是得了失心疯,有病!”

随着《羊城晚报》报道,这种争议存在每个角落,家庭、单位......都在讨论着。

毕竟这个新闻,太具有争议性了,堂堂的清华大学高材生,竟然下海成为个体工商户,但凡是正常人都不会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