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内优良政治生态构建路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限于笔者学术视野,本书关于党内优良政治生态的生成、运行、发展机理的分析还不够深入、不够透彻,还需要进一步深挖、丰富和完善。

第二,本书提出的四大对策比较笼统,有些可操作性不够强,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具体化。

第三,加强对党内政治文化与党内政治生态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特别强调,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61]对于营造党内优良政治生态而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基础保障,推进党内优良政治生态构建是有效路径,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长期涵育。笔者认为,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长久涵养党内优良政治生态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推进党内优良政治生态构建的重要着力点。这也是本研究接下来最需要加强的地方。


[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去年,中央作出一个判断,即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三期叠加’阶段。”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页。

[3].朱庆跃:《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版。

[4].朱庆跃:《1921—1978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版。

[5].夏美武:《当代中国政治生态建设研究——基于结构功能分析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4—375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55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9].习近平:《关于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和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的说明》,《人民日报》2016年11月3日第2版。

[10].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月9日第2版。

[11].刘云山:《努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学习时报》2015年5月18日第A1版。

[12].牛旭东:《十八大以来反腐三个看点》,《检察日报》2015年12月8日第6版。

[13].《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34页。

[14].刘云山:《努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学习时报》2015年5月18日第A1版。

[15].包心鉴:《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光明日报》2014年4月9日第13版。

[16].余通海:《强化遵规守纪的政治自觉》,《中国纪检监察报》2015年11月3日第5版。

[17].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2月3日第1版。

[18].Ernst Haeckel, Generelle Morphologie der Organismen, Reimer: Berlin, 1866, p.286.

[19].[英] 戴维·米勒等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政治生态学”词条》(中译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54页。

[20].郇庆治:《绿色乌托邦:生态主义的社会哲学》,泰山出版社1998年版,第134页。

[21].http://baike.baidu.com/view/325561.html?fromtaglist.

[22].黄晓云:《生态政治理论体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3].[美] 鲁斯·A.华莱士等:《社会生态学和对它的攻击》,《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24].张友渔:《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411页。

[25].Harold D.Lasswell,“The Emerging Conception of the Policy Sciences”, Policy Sciences, Voll: 1-15, 1970.

[26]. Robert Eyestone, The Threads of Public Policy: A Study in Policy Leadership, Indianapolis: 1971, p.18.

[27].[美] 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28].[美] 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1—38页。

[29].张友渔:《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327页。

[30].王沪宁:《行政生态分析》(序言部分),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9页。

[31].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引论部分),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32].刘京希:《政治生态论——政治发展的生态学考察》(自序部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33].朱庆跃:《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基于政治生态环境变迁的分析》(摘要部分),博士学位论文,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34].方世南:《从生态政治学的视角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2期。

[35].甘峰:《比较政府新论——生态政治视角中的政府与治理》,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版。

[36].史达:《互联网政治生态系统构成及其互动机制研究》,《政治学研究》2010年第3期。

[37].王志勇:《论转型期我国政治生态的变迁及其影响——兼谈转型期国家政治整合模式改革的必要性》,《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6期。

[38].丁友文:《论和谐政治生态视阈下宽容机制的构建》,《求实》2011年第1期。

[39].孔云峰:《习近平“政治生态”思想的内涵意蕴与实践要求》,《清江论坛》2014年第4期。

[40].黄相怀:《习近平论健康政治生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5年第4期。

[41].范盱阳、孙希江:《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初探》,《江淮论坛》2016年第4期。

[42].刘炳香:《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5期。

[43].孙秦敏、肖芳:《习近平政治生态思想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领导科学》2016年第14期。

[44].唐海潇、刘海雁:《试论习近平同志政治生态建设思想的系统思维》,《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45].常武显:《严格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年第12期。

[46].包心鉴:《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人民日报》2015年1月26日第7版。

[47].张晓林:《营造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前线》2015年第3期。

[48].李斌雄、姜向红:《当代中国构建廉洁政治生态的价值、问题和对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净化政治生态的重要论述》,《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49].王合清:《优化政治生态的愿景与路径》,《领导科学》2014年第31期。

[50].王宇华、崔斌:《优化政治生态从何着力》,《决策探索》2014年第10期。

[51].郑文靖:《论净化政治生态——从系统论的视角》,《理论探索》2015年第4期。

[52].刘吕红:《党的政治生态建设经验及当代运用》,《河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12期。

[53].王春玺:《在扩大党内民主中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5期。

[54].文斌:《党内政治生态的建构动因与优化路径》,《理论研究》2016年第1期。

[55].闫立志:《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实践》2015年第11期。

[56].王习贤:《浅析新型党内政治生态的构建与优化》,《湖湘论坛》2015年第6期。

[57].刘先春、单豪杰、柳宝军:《新时期优化党内政治生态若干问题研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净化政治生态的重要论述》,《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12期。

[58].刘先春、柳宝军:《新时期党内政治生态优化路径研究》,《中州学刊》2016年第12期。

[59].孟轲:《论习近平党内政治生态净化观》,《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1期。

[60].牛君、季正聚:《试析政治生态治理与重构的路径》,《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5年第4期,第82—88页。

[61].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节选),《前进》201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