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唯物主义在思想史上的多种含义
对思想史的考察,是准确理解思想家们思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研究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含义也不例外。在研究的原则中,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把握唯物主义概念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各种含义之于准确理解新唯物主义含义的重要意义。没有正确理解唯物主义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含义,就无前提地甚至以错误的前提谈论新唯物主义的含义是不合理的,不可能准确、全面地理解新唯物主义的含义。因此,在考察新唯物主义的含义之前,必须先行考察唯物主义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含义。
在历史上,事物和事物的概念经常不同时出场。往往是事物先行出现,而事物的概念在一段时间之后才形成,有些甚至还姗姗来迟。唯物主义就是如此。从后人的观点看,众多唯物主义思想在西方哲学肇始之初就已经登上哲学舞台了。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唯物主义这一概念直到两千多年后的17世纪才形成并被使用。从而,对唯物主义概念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含义的考察只能从近代开始。中文“唯物主义”一词对译的英文为Materialism,德文为Materialismus。英国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怀疑的化学家》(或译《怀疑派化学家》,出版于1661年)一书中最早使用了英文Materialist(唯物主义者)一词。[1]1668年,英国剑桥柏拉图学派的一位哲学家亨利·莫尔在其《神学家的对话》一书中曾提到“一个年轻、机智、很有教养的唯物主义者”;十年之后的1678年,剑桥柏拉图学派的另一位哲学家卡德沃思在其《真正理性的宇宙体系》一书中使用了“古代无神论的唯物主义者”这样的表述。[2]德文Materialismus一词最早出现在学者瓦尔希于1726年编著的《哲学辞典》中。该辞典首次收录了“唯物主义”辞条并作了如下的解释:“人们称那种否定精神实体,只愿承认物质实体的(观点)为一种唯物主义。”[3]下文将看到,瓦尔希对唯物主义含义的这种概括是比较准确的。只承认物质实体的存在而否定上帝和精神实体的存在,的确是唯物主义概念首要的含义。唯物主义概念的产生情况表明,进入近代,西方思想界对唯物主义思想有了更为自觉和深入的认识,对其进行了反思和命名。
这样,对唯物主义在西方近代思想史中含义的考察,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课题。但这种考察需要正确的原则与方法。在笔者看来,考察概念在一个较长时间段中的含义,主要应考察人们尤其是思想家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该概念含义的理解和规定,并通过总结归纳,概括出该概念的含义。人们经常使用的对概念含义词源学的考察和查阅辞典的方法虽都是考察概念含义的重要途径,但都不应成为主要途径。前者考察的主要是概念最初的来源和含义。但概念的含义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发生改变,从而最初的含义可能并非概念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主要含义。因此,这种方法不能成为考察概念含义的主要途径。笔者相信,马克思和恩格斯会同意这个观点。恩格斯曾以“宗教”一词为例指出,概念的意义应该“按照它的实际使用的历史发展的过程来决定”,而不是“按照来源来决定”。恩格斯甚至激烈地认为“这种词源学上的把戏是唯心主义哲学的最后一招”。[4]而各种辞典所示则是其他学者对于该概念含义的观点,至多只能作为参考,学术研究必须进行独立的考察,因而这种方法也不能成为考察概念含义的主要途径。基于上述观点,本书力图通过考察和归纳近代思想家们对唯物主义含义的理解和规定来概括唯物主义在西方近代思想史中的含义。不过,马上又有一个问题出现在了我们面前,这就是导论指出过的近代思想家们几乎都没有正式明确地界定过唯物主义的含义。因此,我们只能通过分析近代思想家们关于唯物主义的论述尤其是直接、重要的论述把握他们对唯物主义含义的理解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