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群体与民国的社会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上编

第一章 留学生群体的形成与大厦将倾时的清末新政

中国近代的留学运动,肇始于容闳倡导和推动的1872年幼童留学美国,但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则始于“清末新政”。这是因为幼童留学美国和此后福州船政学堂学生留学欧洲,虽然都有划时代的意义,但由于人数少、时间跨度长、影响小,在当时还没有形成被社会关注的群体。到清末,留学运动则是另一种景象:清廷大张旗鼓地提倡,把留学特别是留学日本作为培养人才、实施新政的一项国策,朝野上下也因此趋之若鹜,涌向日本;而日本则出于多种意图,也欢迎和接纳中国留学生。由此不仅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万人出国留学运动,也成为“到此时为止的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运动”[1],中国大地上一个新的知识分子群体也从而形成。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个刚刚形成却充满生机的知识分子群体,又以其特殊的知识构成、文化理念和政治远见,反过来影响了清末新政,影响了辛亥革命乃至中国以后长期的社会发展,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