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只论功高
换上褚毅给的半新马裤,穿上崭新的绿色尼龙袜、同样半新的中腰胶鞋,打上自己的黑色绑腿,扎紧了红塑料腰带,穿上黄褐色的对襟衬衣。
陆扬正打算出去抖抖百衲对襟衣上的灰尘,盥洗室外,却响起了年轻人的笑闹声。
为首一人正是少林寺中神腿张的儿子张小虎,即将要风靡南北内外的觉远和尚。
看着未来的影视圈大佬,陆扬参照李小龙的名字,直接给了他一个李小虎的化名。
十七岁的李小虎,蝉联五届冠军,而且还是剧组里唯二的全能冠军之一,剧组里的另一个全能冠军,就是有当代剑圣之称的于成惠老师。
剧组里除了冠就是王,单刀王孙建奎、绳镖王刘怀梁赫然在列,花枪崔志强、九节鞭杜传杨,通臂拳寻锋也在,就是没见到剑圣于成惠跟传武宗师于塰。
“你就是开了双龙脊、通了两肋大筋,还长肉翅膀的江湖年轻高手?”
现在的李小虎也确实有张扬的资历跟本钱。
他的痞里痞气,可不正是现在无数青少年的内心写照吗?
现实中有太多迷惘跟无能为力,好像就是少林寺中的王仁则。
面对生活,神腿张这样的父亲也一样无能为力。
跳进黄河,遇上昙宗,走进少林寺这样的大家庭,在众人的帮助之下转身击败王仁则。
可不正是青少年们心里最大的期盼吗?
再见李小虎这一刻,陆扬也对当年的自己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进入剧组的念头。
现在的他与张小虎何其相似,张小虎可以走进少林寺,他也一样可以。
传武中人当有痞气,陆扬也记不起是哪位高人说的了,但这话也切中了他的内心,年轻的飞扬跋扈,多好?
一众冠军王者来者不善,陆扬也没有随便答话,而是走到褚毅跟前致谢后,才将手里的百衲对襟衣挂在了晾衣绳上。
套路冠军跟传武高手哪个能打?
这是个问题,也是个很伤传武颜面的问题。
多半所谓的传武高手,都打不过面前这帮套路运动员,就是真实的传武窘境。
别说是面前这些冠军了,各武术队的二线队员,对上传武高手的胜率一样也高的离谱。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传武高手,很少能有套路运动员的体能跟灵活性。
还有一点是关键原因,那就是再怎么打擂台,你也不能上去撩阴、挖眼、拧脑袋。
传武三大杀招也不是吹出来的,真让这么打,传武未必如现在这样不能打。
总的说来,因为体能上的差距,别说是武术运动员了,一多半的高体能运动员学个一招半式都能打的过传武高手。
体能就是现代传武最大的短板。
虽然看到剧组的一众冠军、王者,陆扬想到的都是传武的窘迫。
但如果是街头厮斗,不管是武术运动员还是其他运动员,都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很容易受伤,而且很容易受重伤。
这就跟健身房出来的大块头不堪一击差不多,高强度的训练,不仅让他们的身体处于满负荷状态,身体的各项机能也很差。
年轻且处于高负荷状态的运动员尤其如此,动辄骨折,就是李小虎接下来的训练常态。
除了身体素质之外,年岁渐长带来的伤痛也是运动员们避免不了的。
这就跟之前的陆扬类似,过于透支身体,四十岁之后的运动员,跟传统武术传人之间的胜负就会倒转。
岁数越大,胜负倒转的比率也会越大,五六十岁之后,运动员即便遇上同等岁数的传武练习者,也很难保持胜率。
至于七十岁之后,传武必胜也是毋庸置疑的。
现在的陆扬,虽说有心迎接挑衅,但就是怕他们皮薄骨脆,万一打坏了哪一个,他即便能进剧组,以后也不好相处。
这也是陆扬不太愿意选择的一条进组之路,那就是一路横推过去。
不管是传武还是武术,评判高低上下的标准从来都只有一个,胜者为王、只论功高。
经过一系列的内心挣扎,陆扬按下了心里想的飞扬跋扈,而是温吞吞的回道:
“嗯!算是吧,但我现在不想跟你们打,刚刚洗完澡,头发还没干,现在比试容易受凉,等我头发干了,我倒是可以跟你们简单的试试手。”
石泉村的那只羊,浑身肌肉介于工地跟苦练之间,算是比较有爆发力的肌肉,虽说肌脂率较低,但并不怎么影响爆发力。
体能充沛,动作敏捷,才是传武圣体的关键。
真打,陆扬估计他可以一挑二三,还能胜之,只是挑战过程中,容易控制不好力道伤人。
传武比试,他虽说没有经验,但设计动作的经验那可就太丰富了。
武术运动员,多数都是从小习武,十岁左右开始参加比赛,十七八岁对许多武术运动员来说都算是高龄了。
眼前的几个人,寻锋的年纪最大,年纪大就代表着训练强度低,训练强度低,身体的机能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所以陆扬坐下晾头发的功夫,直接就选定了对手寻锋,这样即便出了意外,对方也不至于没有一丁点的抵抗力。
陆扬所从事的武指行业,跟武术运动员有共通之处,但又完全不同。
共通之处,就是二者都力求美感,一个是赛场上的美,一个是镜头胶片中的美。
完全不同之处,就是武术运动员的套路,只求美观不求杀伤,而武指却要在美观的同时,让人看上去觉着有很大的杀伤力。
这就需要对各种套路招数的功用,有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
因此介于武术运动员跟传武之间的武指,实战能力还是相对较强的。
见陆扬坐下之后就不动了,看着他湿淋淋的齐肩乱发,李小虎很自来熟的在盥洗区找了几条干毛巾给他。
头发干的差不多的时候,陆扬才对寻锋说道:
“寻老师,这里应该是你岁数最大,经验最多吧?你擅长什么拳路?”
“通臂!”
“通臂是个好拳法,寻老师的通臂参劈挂吗?”
“会一点,你也会通臂参劈挂?”
“所谓通臂参劈挂,神鬼也害怕,寻老师回去之后可以深入了解一下,我就用八卦掌的单换掌吧?建奎老师是有名的单刀王,了解过八卦取法于刀术吗?”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陆扬一口一个老师叫着,整的一众来找茬的冠王都有些心虚了。
剧组里鲁省武术队的较多,齐鲁大地礼仪之乡,其人豪爽知礼,作为全国十单位拳术刀术冠军的孙建奎,被陆扬这么一捧,也忘了来的目的。
“听说过,只是没有实践过,你能给我说一下吗?”
见彼此之间的气氛,因为陆扬的几句‘老师’,就要慢慢变成嘴上的切磋,有些张扬的李小虎说道:
“切磋么,实战最佳!”
“寻老师,那咱们试试手?你用通臂参劈挂,我用八卦单换掌怎么样?”
有李小虎搓火,陆扬言语之间也就加了砝码,他让寻锋用通臂、劈挂两种拳法,自己却用八卦掌的单招。
众人都是精通百家拳的武术套路运动员,不可能听不出陆扬言语之中的轻视,这就有点看不起人了。
“那就试试!”
被陆扬言语所激的寻锋,首先下场,做了一个类似白蟒抖鳞的抖身动作,才展开了拳架。
这就是武术套路比赛要求的美感。
陆扬这边却不急不躁,随手从身边的冬青丛里,折了一根枝子,边走边挽发髻。
寻锋先是被他挽发髻的动作吸引,没想到冬青枝插到发髻上的一刻,陆扬的身形一矮,一个晃身换步就要突袭他的后背。
反应敏捷的寻锋,撤步回身的动作做的潇洒干练,只可惜他没看懂陆扬用的是八卦掌中的‘拧巴’,换步虽说是换了,但攻的却不是他背后,而是他的左侧。
动作判断失误,就成了寻锋主动转身让出后背,让陆扬将单换掌放在他的颈肩位置。
一击得手,陆扬蛇形绕步后退,拉开两人之间的距离之后,才喊了一声:“再来”!
回身的寻锋又被陆扬蛇形回身的步法吸引,陆扬再攻,到了跟前还是之前的晃身换步。
吃了教训的寻锋,这次没有撤步转身,而是跨步侧身,结果陆扬晃身换步攻的是他背后,单换掌的掌缘再次架在了他的颈肩之上。
二次功成,陆扬没有绕步后退,而是绕着稍稍有些失神的寻锋转了起来,单换掌的掌缘,不断在他双肩位置转换。
等寻锋想起上撩的时候,陆扬又是一个晃身换步的‘拧巴’动作,重复了第一次的单刀抹脖。
然后还是蛇形绕步后退,蛇形进步晃身换步,只是这次依旧是‘拧巴’动作,结果自然还是单刀抹脖。
这也是武术指导在动作设计里的诀窍,你正着想我反着来,你反着来我正着想,给观众参与其中但却猜不到下一步动作的互动感觉。
“还来不来?”
再一次蛇形绕步后退,陆扬摘下了发髻上的冬青枝,正当寻锋松懈的时候,他快速绕步上前,还是来了一次单刀抹脖。
“不来了……”
这时候,脑子有点发蒙的寻锋,才对陆扬刚刚的问话做出了反应。
武术套路运动员,面对武术指导的动作设计,反应无非就是比普通人快一点,对招数的理解深一点,心理上的反差,就不属于套路范畴。
利用观众或对手的心理增加参与感,既是动作电影的看点,也是传武的杀人之法。
遍观传武各流派总结出来的传承,很少有跟人硬碰硬的拳理。
就跟形意的不招不架就是一下,又招又架十下八下一样,传武的拳理很简单,那就是用偷袭、突袭的手法以弱胜强、以弱杀强。
武者面对面各自输一半,也是这个道理。
传武不同于拳击,各种杀招不好你一下我一下,这么玩,打的受得了,挨打的可受不了一下。
拳理说白了就是很简单的东西,拿八极拳打个比方,不管大架、小架,练的主要就是一记撑锤,也可以说是十字劲儿。
撑锤、撑拳、撑掌、两仪顶、顶心肘、攉打、二郎担山、黑虎提等等招式,核心的拳架都是撑锤,只不过是发力的方向略有差别。
一式撑锤是八极,半步崩拳打天下,拳理简单至极。
“你这不耍诈吗?我来!”
如果没有陆扬的拔簪偷袭,众人还不知道他在使诈,李小虎看的仔细,性格飞扬的他说话也直接,但这话一说,场中的气氛可就不老愉快了。
“武行功高为尊,千拳万式不论精巧,只论功高,如果是生死相搏,真刀真枪,你也能来?不怕受伤吗?电影不拍了吗?”
传武擂台,没有护具的前提之下,可以说一句任何擂台都反应不出武者实际的水平。
只因对面拿着真刀真枪,彼此之间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怎么躲刀躲枪,这跟传武的生存环境是严重不符的。
传武出自冷兵器时代的军营,之后用于民间的殴斗,无甲防身,也是许多武者认知中的传武竞技短板。
就跟陆扬说的道理一样,真刀真枪对练,各自都得拿出大部分的心神,保护自身不受伤害。
与真刀真枪相比,拳脚实战的杀伤力其实更大,别说体能超强的运动员了,普通人之间都能实现拳脚殴杀。
体能充沛还清楚各种招数、人体弱点的运动员,一拳一脚下去,轻者伤、重者死,这跟擂台竞技、运动竞技的初衷完全是相悖离的。
硬来的结果,清清楚楚摆在了那里,陆扬三问,李小虎也没了刚刚发现他使诈的张扬,万一他真的被打伤了,失去的就是将来。
被张鑫焱导演邀请到少林寺剧组之前,李小虎刚刚经历过这样一次落差,他信心满满的参与电影塞外夺宝的海选,结果却落选了。
而少林寺的副导演,就是塞外夺宝的拍摄方凤凰影业的导演。
因为心里别扭生闷气,李小虎差点又一次错失了进入少林寺剧组的机会,不是张鑫焱导演跟武术队劝导,他就真的会错失这个机会。
来都来了,李小虎肯定不想因伤退出。
因为五连冠之后,满身伤痛的他基本已经走到武术运动员的尽头了。
见李小虎眼神儿躲闪,陆扬反而没了刚刚左一句老师,右一句老师的谦逊,同样换上了与李小虎相同的痞气,总之装的有点大。
“这才对么!”
陆扬先礼后兵,也是在为他的武术指导铺路,武指跟演员之间,必须保持相当的信任,才能把设计的每一个动作做到位。
武指嘚啵嘚,演员心里没底儿,越是遇上难度大的动作,越容易掉链子。
动作的难度大,失误的风险就高。
万一因为彼此间的不信任,导致武打演员受伤,那武指的路差不多也就走到尽头了,只因这样的彼此不信任,会形成恶性循环。
“我叫陆扬,扬帆起航的扬,冀省涉县石泉村人,这次来中牟就是毛遂自荐做少林寺武术指导的……”
借着心理落差,借着武行的只论功高,这一刻陆扬的自信张扬也达到了顶峰。
先被招招不落的单换掌镇住,再被三问问的不敢出手,一众冠王再看陆扬的眼神,就带着对高深莫测的窥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