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面对孩子挑战性言语的话术》:“您能不能别管我”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心理上正在经历一段至关重要的过渡期。在这一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日渐加强,由于身体已经发育得较为成熟,他们会觉得自己已经长大,迫切地想要脱离成年人的监护,却依旧缺少足以保证自我生存的力量和智慧。此外,青春期的孩子不再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孩儿看,他们也介意父母把他们当成小孩儿看。因此,这些小大人为了表现自己的个性而做出的出格的举动,大人往往视为叛逆。
——
在做心理咨询工作时,我的一些来访者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以及他们的父母。和这些父母沟通的时候,他们普遍的感受就是:青春期的孩子太难管了!
父母们说:“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经常会顶嘴,即使他们沉默不语,不直接对抗,也能看出其内心是不服的。如果不管吧,孩子考不上高中怎么办?早恋了怎么办?沾染上不良习气怎么办?”
但是父母一旦管教,往往会遭到孩子的强烈反对,孩子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您能不能别管我!”
这会让父母左右为难,感觉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在孩子说完这句话后,很多父母可能会说:
“你以为我想管你?我不管你,你将来……怎么办?”
“好,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也懒得管你!”
“你必须给我去做……否则我就……”
可以看出,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要么是列举不管孩子导致的悲惨后果,要么是受到挫败而放弃,要么是采取强硬措施,但这样只会激起孩子更激烈的对抗,甚至会产生言语和肢体的冲突。
当青春期的孩子说“您能不能别管我”时,实际上他们是在向父母提出抗议或者反对意见,此时,大多数父母的第一反应是自己的话语权受到了威胁:“完了,我的孩子不听话了!”
而控制型的父母就会紧紧抓住对孩子的控制权不愿意放手,希望孩子依然能受控于自己。
青春期的孩子刚好这时候发展出一个新“技能”——“违背性意愿”,即不管父母说什么他都反对。为了证明他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意愿,他就会为了反对而反对,不管父母说的话正确与否,孩子都会下意识地先反对了再说。
如果父母非要展示权威,而孩子又反抗,那么冲突就不可避免。
父母需要理解,孩子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同时也表明,他们与父母有不同的看法、感受和需要。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做孩子的“军师”,而不要做“领导”。孩子说出这句话,是因为他感觉你侵犯了他的权利。
因此,与青春期的孩子平等地对话,是沟通的基础。父母要把属于孩子的主场还给孩子,退到父母的位置上。比如,父母可以这样说:
“我知道你想要独立,尝试自己处理事情,但是我希望能够帮助你,如果你需要的话。”
“我理解你想要一些私人空间,但是我希望你能知道我会一直在你身边支持你,无论你需要什么。”
“我尊重你的决定,但如果你需要帮助或建议,我会在这里为你提供支持。”
“我并不是要控制你,而是关心你。”
“我理解你想要一些独处的时间,我保证我会尊重你的隐私。如果你需要聊一聊或者有任何问题,我随时都在这里。”
面对孩子的叛逆,父母需要给予理解、尊重、关心和支持,这样才能保证与孩子之间的良好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