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6章 天子震怒,伏尸百万
话音落地,如惊雷落地,震得四周空气几乎凝固。
文武百官都是如坠冰窟。
温体仁脸色一僵,片刻后才缓缓道:“陛下……夷三族,如此极刑用在皇亲国戚……”
朱由检淡淡扫了对方一眼,似笑非笑:“这天下,是朕的。哪怕是皇家宗亲,敢忤逆朕意,也没资格活在这世上。”
“所谓天子震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今日,不过刚刚开始。”
话音落下,全场鸦雀无声。
紧接着——
一名尚书悄悄后退半步,额头冒汗;一位御史眼中惊恐闪现;更有人悄声咽了口唾沫。
朱由检缓缓坐回御座,眼神看向已经开亮的天空。
初升的太阳照亮了众官员的脸,脸上呈现出震惊、怀疑和隐约可见的恐惧,宛如一幅万花筒般的画面。
夷三族对他们的刺激实在太大了。
他们怕自己将来也会是这样的下场。
朱纯臣的死,不在于他“谋逆”的罪名,而在于背后那条线——太粗,太复杂,太胆寒!
成国公朱纯臣,朝中宗亲,却与锦衣卫勾结多年,吃空饷只不过是表象,传闻中他幕后真正的靠山,根本不是朝廷的某个权贵,而是少林。
少林可是“圣地”中的圣地。
而他能被抄家灭族,那只意味着一件事:
陛下的刀,不止对着宗亲。
而是对着少林,甚至是整个武林。
有人下意识瞥了瞥身边不远处那位素来拈佛念经的侍郎,他常年供香给武当大真人,这事瞒不过圈内人。
再看另一边的兵部尚书张凤翼,私底下和武当派走得极近,去年他夫人的诞辰酒宴上,连武当的长老都上台演练了一套太极剑法。
这些交情,在以前都是无伤大雅的“人脉经营”,毕竟朝堂与江湖自古难分——军饷缺口时,靠门派撑一把;地方出乱子时,调几个武林高手挂个编制,行文统战。
可若陛下借这“成国公一案”来清理门派渗透,那事情可就不一样了。
一个个门派在江湖中翻云覆雨不说,连在朝中都有眼线谋士,牵一发动全身,朱纯臣可以死,下一个会是谁?
不远处,一个脸色蜡黄的国子监祭酒嘴角抽搐了一下,他几乎能听见自己后背冷汗滴落玉石台阶的声音。
也有人嘴角泛起一丝不屑。
纵然朱由检今日气势如虹,可是,少林?武当?
这些千年门派背后的信众影响广泛,光是一个“天下第一大派”的头衔本身就能吓退八方宵小。
皇权固然威重,可真有本事撼动那些在民间根深蒂固的大派吗?
更有人在心里冷笑,此举听上去是“肃清朝纲”,实则是在借机敛财而已。
这朱由检,分明是走投无路的垂死挣扎罢了。
种种思绪,在几百人的脑海里翻卷如浪。
而这些一瞬即逝的神色变化,全被朱由检收入眼底。
他慢慢起身,俯瞰全场,语气冰冷如刀:
“朕知道——你们之中,有人吃惊,有人惶恐,也有人……在冷笑。”
此言一出,众官表情一顿,仿佛被一把扇面扇得猝不及防,整个广场瞬间更安静了。
“几代帝王忍让妥协,让江湖门派渗透朝堂,锦衣卫有一半暗中听命少林武当,兵部官员与武当关系密切,连刑部尚书家中,都曾供奉峨眉掌门画像。”
下方有人冷汗滑落脊梁,砸在地砖上发出细微啪一声。
“若说江山是朕的,可从你等官员骨肉之中流出的,却是江湖门派的血——那这江山,还算朕的?”
语气不高,却透出一股难以抗拒、咄咄逼人的灵魂压迫。
“不怕告诉你们,朕会让厂卫暗中摸排,凡与江湖门派有勾结之人,不论品级,不论任期,查一个就是一个,除一个是一双。”
他固然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仿佛都砸在众人胸口,叫人喘不过气来。
“朕给你们时日,七日之内,自审自清,自行断去与江湖的联系。七日之后,查出来的,朕一个不留。”
这一番话如刀冷斩空气,斩断了众人心里的侥幸。
片刻之后,文阵之中,突然响起一个高亢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狂热的赞扬:
“陛下英明神武,肃清朝纲,乃万世之功!”
说这话的是户部尚书侯恂,一个为官还算清廉的老人。
见他带头,立刻就有几位官员附和:“吾皇英明!彻查江湖勾连,顺理成章!”
可这些叫得最卖力的,无一不是此前几乎没和江湖挂钩的“清流”党派,趁此表忠,搏个未来升官的好前程。
当然,也有不少人只埋头静默,眉眼低垂,看不清情绪,甚至有那么一两个嘴角还勾着一抹不阴不阳的笑意。
如那兵部尚书张凤翼,心中打算去请一些武当派道长保护自己。
他和武当派的关系已经根深蒂固,不可能斩断了,只能想办法让武当派来帮助自己对抗皇帝。
将京城的各大门派高手联合起来,足以对抗皇帝的厂卫了。
很多人官员内心都是类似的心思。
他们都是既得利益者,自然不可能轻易放弃手中的利益和权势。
只有那些原本和江湖门派没多大瓜葛的官员,才会真心实意地拥护皇帝。
但这样人只是少数,如今的朝廷没有几人是和江湖门派没有联系的。
朱由检将这些人的神色都看在眼里,自然一眼就看穿了他们的心中想法。
不就是想利用武林高手来对抗自己嘛。
他巴不得这些人跑进皇宫里来自投罗网。
他说了这么多话,目的就是想吸引一部分武林高手进入皇宫。
因为他的系统面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国运:35826】
国运提升了两万左右,可见整顿朝纲效果显著。
那就多抄家多杀人!
将整个京城搞个天翻地覆!
朱由检扫视众人一眼,淡淡道:
“奏吧。”
群臣皆是一震,仿佛猛地回过神来,纷纷开始出班奏事。
他们都是小心翼翼,生怕触怒这位皇帝,让皇帝有由头处置自己。
如此过了一个多时辰,朱由检缓缓站起身来,沉声道:“诸位爱卿,今日朝会到此结束,退朝!”
说罢,他转身离去,留下一片依然躁动不安的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