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3章 分红风波
山洞里的寒意渗入骨髓。姜南将二丫护在身后,指尖悄悄摸向腰间的小布袋——里面装着自制的辣椒粉。老妪的蛇头杖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十几条蓝环蛇随着节奏缓缓逼近。
“老夫人认得李婆子?“姜南故意提高声音,左手在背后对萧七郎比了个手势。
老妪的嘴角扯出个古怪的笑容,露出两颗泛着青光的尖牙:“那不成器的丫头,是老身的徒弟。“她突然用杖尖挑起地上那块靛蓝汗巾,“可惜死得太早...“
汗巾在半空中展开,姜南瞳孔骤缩——上面用血画着个奇怪的符号,和钱师爷留下的密信一模一样。
“东家小心!“二丫突然尖叫。
一条蓝蛇猛地弹起,直扑姜南咽喉!萧七郎的银针后发先至,精准地钉入蛇的七寸。与此同时,姜南扬手撒出辣椒粉,红雾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蛇群顿时乱了阵脚,老妪也捂住口鼻后退。
“走!“
萧七郎抓起陶罐,三人冲向洞口。老妪的咒骂声在身后回荡:“跑吧!那汉子活不过三更天!“
回到农庄时,王大牛的情况更糟了。他的嘴唇已经泛紫,呼吸微弱得几乎察觉不到。姜南翻出所有蓝灵芝孢子,萧七郎则用银针封住他心脉要穴。
“需要蛇胆。“萧七郎的额头渗出细密汗珠,“而且是咬他的那条蛇的。“
二丫“哇“地哭出声:“那条蛇...被萧哥哥扎死了...“
姜南突然想起什么,从袖中掏出个小瓷瓶:“这是那条蛇的血,沾在银针上的。“
萧七郎眼睛一亮,立刻将血液滴在王大牛伤口处。神奇的一幕发生了:黑血渐渐转红,肿胀也开始消退。姜南趁机将蓝灵芝孢子敷在伤口上,孢子接触蛇血的瞬间,竟发出轻微的“滋滋“声。
“共生关系。“萧七郎若有所思,“蓝灵芝能解这种蛇毒,因为它们本就生长在蛇巢附近。“
夜深人静,姜南独自翻看那本染血的账册。王大牛的字迹歪歪扭扭,却详细记录了刘管事这些年来克扣的每一笔粮食。最后一页的地图更是惊人——姜府地下竟藏着个比工坊还大的酱坊,标注着“特供“二字。
“原来如此...“姜南喃喃自语。李氏用姜府地窖秘密生产毒酱,通过永昌侯府的关系送入宫中。难怪王掌柜的酒坊要藏迷魂散,张记的酱要加砒霜——都是同一张毒网上的环节。
窗外传来梆子声,已是三更。王大牛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姜南赶紧过去查看。他睁开眼的第一句话就是:“东家...工钱...要分明白...“
姜南眼眶一热。这个憨厚的庄稼汉,中毒昏迷还惦记着工坊的账目。
“你放心。“她握紧王大牛粗糙的手,“从今往后,咱们工坊的账目人人可查。“
次日清晨,姜南召集全体工人在晒场开会。她命人抬出个大木板,上面贴满了账页。
“诸位乡亲。“姜南声音清亮,“从今日起,工坊实行'基础工钱+利润分红'。“她指向木板,“所有进出账目都会公示于此,每月盈余的三成,按工分发放。“
人群骚动起来。老张头颤巍巍地问:“东家,啥叫'工分'?“
“做一缸酱算5分,酿一坛酒算3分...“姜南详细解释着现代绩效制度的改良版,“偷奸耍滑扣分,创新改良加分。“
刘管事突然在人群中冷笑:“女人当家,果然没个规矩!“
“刘管事说得对。“姜南不慌不忙地取出那本染血账册,“所以我特意请萧郎君核对了旧账。“她翻开一页,“比如上月初八,你卖给县衙的三十坛酒,账上记的是二两一坛...“
刘管事脸色骤变:“那...那是陈酒!“
“是吗?“萧七郎从人群中走出,手里拿着本县衙的采购簿,“可县衙记的是新酒,五两一坛。“
现场顿时炸开了锅。三十坛酒的差价就是九十两,足够普通农户吃用三年。几个年轻工匠气得撸起袖子就要动手,被姜南拦下。
“刘管事年事已高,一时糊涂也情有可原。“她的话让所有人愣住,“不如这样,扣你三个月分红,以观后效。“
刘管事瞪大眼睛,显然没料到姜南会轻饶他。老张头愤愤不平:“东家,这处罚太轻了!“
“工坊正值用人之际。“姜南意味深长地看着刘管事,“况且...有些事还需要刘管事帮忙。“
散会后,姜南故意让刘管事听见她和萧七郎的“私语“——“王大牛账册里提到的地窖,明晚去探一探...“
当夜,姜南假装熟睡,实则透过窗缝观察院子。果然,三更时分,一个黑影鬼鬼祟祟摸向鸽笼。月光下,刘管事的脸清晰可见,他往信筒里塞了张纸条,然后放飞了鸽子。
姜南悄悄尾随,看着鸽子往北方飞去——正是姜府所在的方向。
次日,工坊里热火朝天。新制度激发了工人们的干劲,连平日里偷懒的几个帮工都抢着干活。姜南正在指导女工们制作酱曲,突然听见粮仓方向传来尖叫。
她冲过去时,只见二丫瘫坐在地上,面前躺着几只死鸽子。鸽子的腿上还绑着信筒,筒口渗出诡异的蓝色液体。
“东家...“二丫声音发抖,“我看见刘管事往鸽食里掺东西...“
姜南检查死鸽,发现它们的喙部都泛着靛蓝色。萧七郎闻讯赶来,从药囊取出个小瓷瓶,往鸽子嘴里滴了滴透明液体。液体瞬间变成血红色。
“蓝环蛇毒。“萧七郎脸色凝重,“和咬王大牛的同源。“
姜南立刻带人搜查刘管事的住处。在床板下的暗格里,他们找到个小陶罐,里面盘着条幼小的蓝环蛇,旁边还有几片靛蓝色的蛇蜕。
“难怪他坚持要住靠阴面的屋子。“姜南冷笑。她翻开被褥,下面竟藏着本账簿——记录着每月往姜府运送的“特供酱料“数量,最近一笔赫然是三天前。
“有意思。“萧七郎指着那个日期,“李氏已经被禁足,谁接的货?“
姜南突然想到山洞里那个老妪。她翻到账簿最后一页,上面画着个蛇缠剑的标记——和汗巾上的符号一模一样。
当晚,姜南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她让萧七郎假扮商贩,带着那条幼蛇和账簿先行前往姜府。自己则留在工坊,准备迎接预料中的“客人“。
果然,天刚擦黑,一队黑衣人包围了农庄。为首的汉子踹开工坊大门,却见姜南独自坐在账台前,面前摆着两杯热气腾腾的茶。
“周教头,别来无恙。“姜南微笑示意,“李姨娘派你来清理门户?“
汉子明显一怔,下意识摸了摸脸上的刀疤。这道疤是当年护送李氏出嫁时,被山匪所伤。知道这事的人,除了姜府老人,就只有...
“你...你是...“周教头的声音有些发抖。
“十年前那个躲在衣柜里的小丫头。“姜南抿了口茶,“看见你收下李姨娘的金簪,答应毒死我娘的那天。“
周教头的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他身后的黑衣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茶里没毒。“姜南推过另一杯,“只是想问问,李姨娘许了你什么好处,值得冒诛九族的风险——私运南海禁药可是死罪。“
周教头脸色阴晴不定,突然抓起茶杯一饮而尽:“小丫头片子懂什么!永昌侯答应事成后...“他猛地住口,惊恐地捂住喉咙。
“茶确实没毒。“姜南站起身,“但你袖口沾的蛇毒,遇热茶就会挥发。“她指了指周教头腰间鼓鼓的暗袋,“那里面的蛇蜕,是准备栽赃用的吧?“
周教头已经说不出话,跪倒在地拼命抓挠脖子。他的手下慌乱后退,却被工坊四周突然亮起的火把包围——原来是村民们拿着锄头棍棒赶来。
“绑了。“姜南吩咐道,“和那条蛇一起,连夜送官。“
当夜子时,姜南正在整理账目,窗外突然传来熟悉的鸽哨声。她推开窗,一只灰鸽落在案头,腿上绑着个小小的竹筒。
竹筒里只有三个字:“地窖已控。“
姜南长舒一口气,望向北方夜空。这场持续了十年的复仇,终于到了收网的时候。而工坊的灯火,依然在夜色中明亮如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