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坊市散修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2章 丹道符道?崔蝶来访

进了石庐,李易先是仔细检查了小四象阵的运转情况。

确认禁制如常后,这才踱步至窗前那张泛着幽光的乌木桌前。

抄起桌上执壶试了试温度。

灵茶正温,刚好饮用。

这是自牧家那位嫡脉储物袋中所得的上品“玉竹茶”。

据说产自青竹山万仞绝壁上的某株千载灵茶树。

半两便要六十块低阶灵石,寻常修士根本无缘得见。

茶水倾入粗瓷茶盏,腾起的氤氲灵气将李易常年风吹日晒的黝黑面容都映得白皙了几分。

轻啜一口。

他将目光投向了窗外。

比起画符,李易原本更倾向于炼丹。

真正的徐管事是一位二阶丹师。

徐青山敢取而代之,丹术自然更强!

此人是实打实的四阶丹师。

可炼制筑基丹的那种。

但徐青山是怎么成为丹师的,记忆里完全没有。

反倒是关于如何炼丹的记忆很多很多。

每当静下心来的时候,无数丹方、精妙火候、灵药配伍之法纷至沓来。

令李易指尖发痒,恨不得立刻开炉一试。

然而几经思量,他还是按捺住了这股冲动。

原因无它,炼丹需要用到地火,太过招摇。

莫说整座青竹坊市丹师稀缺,只有区区两人。

便是放眼整座灵鼋岛,能称得上丹师的也是凤毛麟角。

就如那云乾山崔家。

除了一位靠家族资源硬培养出来的嫡系丹师外,据说也不过供奉着一位外姓丹师。

李易心知肚明,若自己能展露出所谓的“炼丹天赋”,坊市玄律司定会不惜代价将他网罗麾下。

可担心的恰恰是这般。

到那时,虽说安全无虞,却再难像现在这般自在逍遥。

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有眼线跟着。

炎潭边上的那些枯骨,难保就没有坊市的眼线。

权衡再三,李易决定暂缓炼丹,转而练习绘符。

符师的身份虽不及丹师显赫,却也是个不错的护身符。

修盟对精通丹、符、器、阵的修士皆是高看一眼。

老浪荡子王伦不过二阶符师,就能在青竹山脚的散修堆里混得风生水起。

若是侥幸突破三阶,便是坊市管事的座上宾。

因为三阶符师可以熟练的绘制金罡符、遁影符、回春符,小五行风遁符。

更可勉强绘制五行风遁符,小天火符,小冰风符等高阶符箓。

这些符箓,筑基期修士也是求之若渴。

金凤楼的老鸨兼幕后东家就是最好的例子。

区区炼气六层修为,却因三阶符师的身份,将生意经营得滴水不漏。

无人敢轻易招惹。

这不正是符师身份的妙用?

待茶香在唇齿间渐渐散去,李易将思绪从炼丹之事上收回。

他轻叹一声,目光重新落回案前。

既然炼丹之事暂且不能为,那便专心符道。

这般想着,他手掌轻抚储物袋,一道青光旋即飞出。

待灵光散去,现出一方通体莹润的玉匣。

玉匣长约一尺,宽半尺。

是用上等的青玄玉整块雕琢而成。

说是玉,实则是生于灵脉深处的异木所化。

此物素有“千年不霉,万载不腐”之说,向来是各大修仙家族珍藏典籍的首选。

李易指尖轻触匣盖上的机关,随着咔嗒一声轻响,玉匣应声而开。

里面躺着的是一本泛黄的兽皮册子。

封皮上,《虚元符录》四个古朴篆字鲜艳如新。

正是当日从王天化处得来的王家制符秘典。

亦是记载着这个制符世家上千年的心血结晶。

相比坊市符堂传授的那些粗浅制符之术,这本《虚元符录》最珍贵的,是那些密密麻麻的朱砂批注。

每一道符箓旁都配有蝇头小楷的详细注解。

何处该转笔顿挫,何处需灵力轻吐,何处要重笔勾勒。

甚至连笔锋转折的力道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字迹深浅不一,显然出自不同人之手。

更难得的是,这些批注并非死板的教条,而是结合了王家数代制符师的心得体会。

某个转折处特意注明:需借助冰属性灵石之力牵引。

而收尾处又批着:此处最易出错,切记灵力不可过猛。

何种符箓需用何种灵材制成的符纸。

哪些符墨可以通用,哪些必须专墨专用。

甚至连符笔的制作与选材要诀,都记载得明明白白。

堪称傻瓜版教材。

即便是李易初涉符道的新手,照着这“傻瓜式“的教程练习,也少走了无数弯路。

翻开符录。

第一页是王家祖师告子孙言。

“符箓,以天地灵气为引,凝排山倒海之威。

“符之道,亦是天地之道……”

往后翻。

从一阶符箓到九阶符箓的绘制方法全部都有。

甚至还有数张所谓的“仙符”。

比如一种名曰生死符的。

“摄阴阳造化之机,活死人、肉白骨。逆死为生,与天争命。”

初次翻看时,李易可说是热血沸腾。

但是越琢磨越不对劲。

修仙界哪会有如此逆天之物?

比如这生死符,需要什么阴阳道果的种子制成的符纸,还有玄天藤的汁液做成符墨。

鬼知道阴阳道果,玄天藤是什么。

收敛心神,重新翻回低阶符箓篇。

“符箓者,以符纸为基,以符墨为脉,以符纹为骨,以符笔为引,四者合一,方能成符。”

李易心中默念这句绘符要诀,手不知不觉已经拿起了桌上的符笔。

正想铺开符纸。

却发现狼毫已秃。

随手丢掉,又换了一支。

闭关之前,李易特意准备了大量符墨与符纸。

这些日子以来,他每日除了打坐修炼,便是伏案制符。

虽然耗费的材料堆积如山,但收获也确实不小。

如今基础的风刃符,木刺符他已能熟练绘制。

只是成符率实在低得可怜。

十张符纸中往往只能成功两三张。

单论成本,远不如直接购买来得划算。

但李易心里清楚,想绘制出那些坊市有灵石也买不到的高阶符箓,必须从基础做起。

“符道如筑高台,今日垒土,来日方能及百丈、千丈、万丈!”

铺开符纸,蘸取灵墨,李易深吸一口气,将杂念尽数摒除。

笔锋悬于纸上三寸之处。

待心境完全平和,方才缓缓落下……

一张,两张,三张。

连续三张都是废符。

继续!

画到第五张。

待最后一笔勾勒完成,李易额间已见细密汗珠。

不过看着眼前这张终于成功的木刺符,嘴角还是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

符纸上流转着淡淡的青色灵光,木属性灵气虽不算充沛,却也凝实不散。

走出石庐,指尖轻弹,李易低喝一声:“去!”

符箓应声而燃,瞬息间化作一道木灵之气环绕的青色木刺破空而起。

青光划过半空。

眼看就要飞出三丈开外,却被小四象阵的禁制光幕拦下。

木刺与禁制相持不过三息,便寸寸龟裂。

最终化作漫天木屑纷纷扬扬落下。

待灵气散尽,木屑无火自燃,化作细碎的符灰随风飘散,转眼便了无痕迹。

“想不到李道友竟深谙符道?”

一道清越女声忽然响起。

循声望去。

院门处,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了一位美艳女修。

她着一袭绛红色宫衣,青丝如瀑,眸若点漆。

眉目间自带三分出尘气,与凡俗脂粉截然不同。

“你?”

“可是崔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