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库总序
认知(Cognition)是我们人类及灵长类动物的模仿学习和理解能力。认知的发生机制,特别是意识的生成过程,迄今仍然是个谜,尽管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取得了大量成果。人工认知系统,特别是人工智能和认知机器人以及新近的脑机接口,还主要是模拟大脑的认知功能,本身并不能像生物系统那样产生自我意识。这可能是生物系统与物理系统之间的天然差异造成的。而人之为人主要是文化的作用,动物没有文化特性,尤其是符号特性。
然而,非生物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是否也有认知能力,学界是有争议的。争议的焦点主要体现在理解能力方面。目前较普遍的看法是,机器人有学习能力,如机器学习,但没有理解能力,因为它没有意识,包括生命。如果将人工智能算作一种另类认知方式,那么智能机器人如对话机器人,就是有认知能力的,即使是表面看起来的,比如2022年12月初开放人工智能公司(Open AI)公布的对话系统Chat GPT,两个AI系统之间的对话就像两个人之间的对话。这种现象引发的问题,不仅是科学和工程学要探究的,也是哲学要深入思考的。
认知哲学是近十多年来新兴起的一个哲学研究领域,其研究对象是各种认知现象,包括生物脑和人工脑产生的各种智能行为,诸如感知、意识、心智、自我、观念、思想、机器意识,人工认知包括人工生命、人工感知、人工意识、人工心智等。这些内容涉及自然认知和人工认知以及二者的混合或融合,既极其重要又十分艰难,是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神经科学以及认知哲学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
“认知哲学文库”紧紧围绕自然认知和人工认知及其哲学问题展开讨论,内容涉及认知的现象学、符号学、语义学、存在论、涌现论和逻辑学分析,认知的心智表征、心理空间和潜意识研究,以及人工认知系统的生命、感知、意识、心智、智能的哲学和伦理问题的探讨,旨在建构认知哲学的中国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
“认知哲学文库”是继“认知哲学译丛”“认知哲学丛书”之后的又一套学术丛书。该文库是我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工认知对自然认知挑战的哲学研究”(21&ZD061)系列成果之一。鉴于该项目的多学科交叉性和研究的广泛性,它同时获得了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和山西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规划的资助。
魏屹东
2022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