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汝霖[1]函
一
(1928年6月12日)
兴老座右:
久违风采,时切遐思。今春劼甫内渡,奉到尊夫人纪念章,并询谂起居无恙,深以为慰。比奉惠书,详述归依教宗,具见毅力宏愿,舍身救人,不胜佩敬。吾国古来大智慧、大英雄,或学贯人天,由入世而研究出世,或功成名就,舍名利而皈依三宝者,不乏其人,公闻之,当亦出之意外而为之悯慨也。
现在政局丕变,定都南京,北京由阎锡山与政治分会维持。各部均南迁,官商失□,不可胜计,从前欠薪更无从说起。惟我公人格久为南中要人所敬仰,况公捐作善举,不为私有,尤为他人所不能。鄙意现值伍梯云、李石曾、王亮畴诸君均联袂游欧,不妨由公将前后情形与伍、王、李诸君一谈,请其向南京政府请托,或可特别办理。尊意以为如何?弟自民九以后迁居津门,绝不预闻政事。甲子合肥再起,弟亦未参政议。上年张氏入京,强邀组阁,更决然谢绝,非鸣高也,实自顾菲才,绝非可以肩此巨任。况军阀之行动举措,实难以满意,此次退出关外,途中遇炸弹,生死不明,则又不禁为之怆然。军阀结果愈演愈惨,天道示人,可以发人猛省,要非有悲悯大愿、舍弃一切之大力不可。儒讲为仁,佛讲普济,与西教博爱之旨如出一贯,可知古今中外其道一也。吾公将来布教全球,万流宗仰,其成就功德岂有涯涘。颂祝无量。
国内情形,年逊一年。方奉手书之时,雨帅尚在北京,然已四面楚歌,知其决难持久,故对于尊属一节,实觉无从启齿。今则北伐告成,奉系率部出关,局面又为一变,国体虽未变更,然五色国旗业已改易青天白日矣。现在南北业已统一,希望从此停止内争,从事建设,则吾民十数年之牺牲,或有收回代价之希望。盖今年来各省因战事影响,交通阻滞,商业凋敝,民间十室九空,困苦情形决非意想所能料到,与我辈当局时代相比,真不啻有霄壤之别。言念及此,为之恻然。我感于让忍二字非何观念,并愿吾公发大精进,成大愿力,得无上道,以方便法为众生忏悔业行,祈祷安乐,本大慈悲,圆大功德,此则尤为俗世老友所馨香祷祝以期待于仁者也。肃此。顺颂修祺。
弟曹汝霖顿首
六月十二日
二
(1928年6月17日)
子兴道兄慧鉴:
前承赐圣史,歉为未及。荩臣归国,承惠玉照并询悉起居,热忱毅力,同深钦佩,而一瞻道貌蔼然,想见万念皆空,一心救世,真众生之福星也。中国古来居高位不能行其志,退而皈依佛法,发宏愿为众生造福者不乏其人,人目为遁入空门,无补于世矣。愚则以为,修身治国平天下,世间法也;舍身普渡群生,出世间法也。消极的救世与积极的救世,初无二致,所谓博施济众,必也圣乎,中外立教之本旨其揆一也。我公悲天悯人,勇猛精进,将来之造就,讵有涯涘哉。方今人欲横流,世道日下,生民涂炭,而当国者醉心武力,内争不已,古昔相传之礼让为国、相忍为国之哲训,更无人能记忆。爰将吾公出世修道之苦心及本笃派之教旨,公之《大公报》,非为公宣传,实冀彼居高位者闻风兴矣。
徐菊老、段芝老均住津门,健壮如常。范老上年厄大病,现已回复,周辑老时住大连,谢绝世事。同辈中钱幹老早归道山,林长民、范静生复先后辞世,黄陂亦于月前逝世。耆旧凋零,海外闻之,能不为之凄然乎。京津秩序,此次均未破坏,王聘老于青黄不接之时,维持北京治安,尤可佩也。拉杂,复颂善安。
弟曹汝霖顿首
六月十七日
[1] 曹汝霖,字润田,曾任民国北京政府交通总长、外交总长、财政总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