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法语地区发展报告(2020)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地区形势

非洲法语地区政治发展形势

王涛 赵林锋

摘要:近年来,国内政治方面,绝大部分非洲法语国家能够在宪法规定的政治框架下实现政权的和平过渡或仅出现一定程度的骚乱,极少数国家因总统大选而严重影响国内政治发展。“第三任期”问题成为非洲法语国家政治发展的重要概念。地区安全层面,非洲法语国家仍然是世界上暴力冲突汇聚的地区,西非与中非地区仍然存在极端主义武装与反政府分离势力。此外,几内亚湾海盗也开始威胁到沿岸国家的经贸安全。在外交领域,非洲法语国家与邻国在领土边界等争端上坚持以和平方式处理,并积极参与非洲一体化进程。此外,非洲法语国家还介入中东国家的外交博弈。近年来,非洲法语国家与中国交往更为密切,成为自身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契机。2019年作为非洲法语国家大选年,一大批国家将进行总统或议会选举;而2019年开年西非地区频繁的极端主义组织活动则考验着非洲法语国家应对非传统安全的能力。

关键词:非洲法语国家 选举政治 安全威胁 外交关系

作者简介:王涛,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教授;赵林锋,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一 国内政治

近年来,非洲法语国家国内政治的情况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类:绝大多数国家政权交接通过大选实现和平过渡,没有发生较大动荡;少数国家在总统大选中出现局部动荡,但冲突强度被限制在政府能够控制的范围之内;只有极少数国家因大选出现剧烈的社会动荡。

第一,大部分国家实现和平过渡。近年来,非洲法语国家经过总统大选实现政权平稳过渡的国家有:2016年3月,刚果(布)举行总统选举,萨苏以60.39%的得票率胜出当选为新一任总统;2017年8月,卢旺达举行总统大选,卡加梅以98.79%的得票率胜选连任;2018年10月,喀麦隆现任总统比亚以71.3%的得票率,再次成功连任;[1]2018年12月,安德里·拉乔利纳获得55.66%的选票,赢得马达加斯加总统选举。[2]

除总统选举外,非洲法语国家也进行了下述议会选举且实现平稳过渡。2016年12月,科特迪瓦举行新一届国民议会选举,在255个议席中,由共和人士联盟、民主党和未来力量联盟组成的执政联盟获得167席的多数席位。[3]2017年7~8月,刚果(布)先后举行国民议会、地方议会和参议院选举,刚果劳动党在上述选举中分别获151席中的90席、1158席中的450席和66席中的44席。2018年2月,吉布提举行国民议会选举,“总统多数联盟”赢得65个议席中的57席。[4]2018年3月,吉布提又举行参议院选举,执政联盟获得参议院99个席位中的50席。近年来,政权的和平过渡体现出大多数非洲法语国家国内政治稳定的局面,这为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国内政治环境。

第二,少数国家存在可控范围内的分歧。虽然大多数非洲法语国家能够实现政权的平稳过渡,但也有少数国家因总统大选而发生执政党与在野党两党的分歧,甚至国内小规模骚乱,例如2016年的加蓬大选。2016年8月,时任总统邦戈宣布胜选连任。反对派候选人、前非盟委员会主席让·平质疑此次选举结果,并将选举结果上诉至加蓬宪法法院。官方选举结果公布后,首都利伯维尔爆发暴力冲突,抗议者在议会大厦以及附近楼房放火,政府安全部队则突袭了反对党的总部大楼,到9月2日已有超过1000人被捕。[5]9月3日,骚乱已蔓延至加蓬第二大城市让蒂尔港。至9月5日,主要城市的骚乱逐渐平息。为了缓和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分歧,加蓬于2017年3~5月举行了“全国包容性政治对话”,形成了多项政治对话成果,包括总统选举和议会选举改为两轮多数制、修改选举法等重要内容。即便如此,加蓬局势至今仍难下最终定论,但冲突总体上处于可控范围之内。

第三,极少数国家发生严重骚乱。作为中部非洲的重要国家刚果(金),从2016年以来一直经受总统大选引发的严重骚乱。该国本应于2016年9月20日举行新一轮的总统选举,但选举委员会以选民名册更新等理由宣布选举必须推迟,此举遭到了反对派的严重抗议。9月19~20日,反对派在首都金沙萨举行游行,而游行最终演变为示威者与军警之间的流血冲突,最终导致32人死亡。10月18日,该国政府多数派与温和反对派就总统大选和政权交替问题举行政治对话并签署协议,同意将2016年12月的总统选举延期至2018年4月。延期期间将由过渡政府负责管理国家事务,时任总统卡比拉将在任期结束后留任至新一届总统产生。此后,在该国全国主教会议的斡旋下,激进反对派也与政府多数派展开对话。12月31日,双方达成“全国包容性政治解决方案”,规定总统大选应于2017年底举行,卡比拉继续留任至新总统选出,但不得谋求第三任期,过渡期总理一职由反对派联盟成员担任。[6]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该国天主教会支持的“世俗协调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多次组织大规模游行示威,要求卡比拉切实履行“全国包容性政治解决方案”并公开承诺不参加此次大选,警方同抗议者发生冲突并造成人员伤亡。2019年1月,国家独立选举委员会公布初步计票结果,显示主流反对党民主与社会进步联盟候选人费利克斯·齐塞克迪以38.57%的得票率胜选。[7]总统选举结果揭晓后,该国多地出现示威活动,示威者认为选举结果不真实。其间,该国西部城市基奎特爆发的示威导致2名民众和2名警察死亡、10人受伤。纵观刚果(金)2016年大选以来的政局可以看出,该国因大选而发生的严重骚乱表现出时间长、范围广、影响深的特点,并成为非洲法语国家中极少数国内政治不稳定的代表。

第四,“第三任期”现象成为少数国家引发骚乱的重要诱因。针对上述非洲法语国家出现的一些选举乱象,有学者以“第三任期”来加以解读。所谓“第三任期”现象,是指国家最高领导人(主要为总统制国家中的总统)在宪法规定的任期结束后,通过修改或取消宪法中的任期条款等方式继续参加选举,以求延长自己任期的现象。[8]现任总统谋求“第三任期”往往会引起反对派和国内民众的不满,如2016年以来加蓬和刚果(金)大选所导致的骚乱。在非洲法语国家中,以下国家通过修改宪法的方式实现了总统连任。吉布提于2010年修改宪法后,总统任期由6年缩短至5年,但取消了任期限制。2015年,卢旺达和刚果(布)先后修改宪法,为现任总统延长任期扫清了障碍。2018年5月,布隆迪举行修宪公投并以73.26%的高支持率通过新宪法,将总统任期从5年延长至7年,并可连任一次。2018年10月,喀麦隆85岁的现任总统保罗·比亚赢得大选,开始了第七个总统任期。[9]

有观点认为,即使存在总统谋求“第三任期”的现象,从而可能致使权力向总统、执政党和行政机构集中,但如今已很难再形成绝对专制或个人独裁。如果“第三任期”国家能够在强政府或强人的领导下提高执政能力,实现长期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并进而推进统一民族国家建构,将会为它们巩固民主和建立符合自身国情的民主政治制度奠定基础。[10]

二 地区安全

近年来,非洲法语国家的地区安全形势仍然严峻。位于萨赫勒地区的西非法语国家,由于“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博科圣地”等极端主义组织而饱受战乱,只能依靠如法国等域外大国介入或次区域组织干涉才能勉强维持稳定。四处流窜的反政府武装与分离主义组织则时刻影响着中非地区的安全。丰富的石油资源和重要的航运价值是西非几内亚湾沿岸非洲法语国家的重要地缘优势,但随着近几年几内亚湾海盗活动的兴起,该地区的经贸活动受到了相当大的打击。

第一,“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博科圣地”等极端主义组织成为西非法语国家重要的安全威胁。近年来,西非法语国家成为“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博科圣地”等极端主义武装袭击的主要目标。仅在2018年,西非地区发生的主要恐怖袭击就有多起。2018年3月,法国驻布基纳法索大使馆和位于该国阿克巴地区北部250公里的一座法军营地遇袭;6月,位于马里中部塞瓦雷镇的“萨赫勒五国集团”联合反恐部队总部遭到袭击,造成至少6人死亡;7月,马里东北部靠近尼日尔边境地区遭受恐怖袭击,造成十多名平民死亡;[11]11月,尼日尔东南部迪法省图穆尔地区的一家法资企业遭遇恐怖袭击,造成至少6人死亡。此外,极端主义组织还绑架平民。2018年11月,尼日尔东南部迪法省至少15名少女遭“博科圣地”绑架。[12]

面对严峻的反恐形势,西非法语国家积极应对。早在2016年7月,喀麦隆、尼日尔、乍得等非洲法语国家就联合尼日利亚组建多国反恐部队,开始对“博科圣地”进行打击。2018年2月,“萨赫勒五国集团”成员马里、毛里塔尼亚、布基纳法索、尼日尔和乍得共同决定成立由5000人组成的“萨赫勒五国集团”联合反恐部队,共同应对萨赫勒地区日益严峻的恐怖主义威胁。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尼日尔军方称在该国东南部乍得湖区开展的清剿行动中共打死287名“博科圣地”成员。[13]此外,欧盟也在积极向动荡的西非萨赫勒地区提供安全援助。2018年2月,由欧盟牵头,在布鲁塞尔召开了萨赫勒地区局势高级别会议。会后,欧盟宣布向“萨赫勒五国集团”联合反恐部队追加5000万欧元的援助,协助其打击盘踞在当地的“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等极端势力。[14]

第二,分离势力与反政府武装对远离中央政府控制的地区造成严重安全威胁。近年来,中部非洲分离势力和反政府武装成为该地区重要的不稳定因素。在喀麦隆,自2017年底以来,喀麦隆西部英语区的分裂主义者不断对抗喀麦隆政府。部分激进的分离主义者以当地政府部门和学校为目标制造袭击和绑架事件,同时频频与喀麦隆安全部队发生冲突。2018年11月,喀麦隆西北大区首府一所学校的79名学生和3名学校工作人员被分离主义者绑架。[15]为降低喀麦隆英语区分离活动的影响,喀麦隆政府曾计划于2018年8月在布埃亚与英语区进行和谈,承诺将赋予英语区民众更大的自主权。2018年8月24日,喀麦隆西北大区军事设施遭疑似英语区分离主义激进武装分子袭击,造成至少2名警员死亡。同日,在西南大区首府布埃亚地区,武装分子与喀安全部队发生交火冲突,致数人伤亡。上述袭击使原定于8月29~30日在布埃亚进行的英语区和谈又推迟至11月。[16]

流窜于不同国家的反政府武装,如乌干达“民主同盟军”也成为影响中非地区安全的重要威胁。乌干达“民主同盟军”于20世纪90年代被乌干达政府挫败后,流窜至刚果(金)东部地区并盘踞至今。该组织除进行反乌干达政府的活动外,还经常袭击当地民众以及刚果(金)安全部队与联合国维和部队。2017年12月,该组织在刚果(金)北基伍省对联合国维和部队发动袭击,造成15名坦桑尼亚籍维和人员死亡,逾50名维和人员受伤。2018年3月,该组织又在刚果(金)东部地区发动袭击,造成当地至少10名平民死亡、多人受伤。[17]面对严峻的武装组织威胁,早在2016年,刚果(金)总统卡比拉与乌干达总统穆塞维尼就共同发表声明,将携手打击活跃于两国边境的“民主同盟军”。[18]2017年12月,超过70名乌干达反政府武装分子在刚果(金)东部地区的冲突中被联合国维和部队击毙。刚果(金)军方称此后将继续开展对东部地区“民主同盟军”的清剿行动。[19]

第三,几内亚湾海盗问题危害沿岸法语国家安全。几内亚湾位于非洲西部,海岸线蜿蜒长达6000多千米,沿岸有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利亚、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圣多美和普林西比10个国家。几内亚湾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可开采储量达240亿桶,占全球总量的5%。同时,它还是北至毛里塔尼亚、南至安哥拉和纳米比亚的整个非洲西海岸的交通枢纽,航运价值巨大。而据国际海事局发布的最新报告称,2018年几内亚湾海盗袭击案件呈上升趋势,该年几内亚湾共发生201起海盗袭击商船、远洋捕捞渔船的案件。如今,几内亚湾已逐渐取代索马里海域成为全球海盗行为最为猖獗的地区,该海域的海盗活动在全球占比已达20%。[20]

几内亚湾沿岸国家的海上巡查力量十分薄弱。尼日利亚海军稍具规模,但后勤保障能力远远满足不了其海军需要,沿岸的其他非洲法语国家更是捉襟见肘。几内亚湾的海盗活动与索马里海域一样,需要国际社会的合力打击才能有效治理。

三 对外关系

近年来,非洲法语国家积极开展外交活动,采取和平方式推动国家间领土、领海和岛屿争端的解决。同时,非洲法语国家还积极参与非洲一体化进程建设,积极推动非洲国家的共同发展。此外,这些国家还进一步走出非洲,参与到非洲域外政治当中。而与中国进一步发展关系,成为非洲法语国家谋求自身发展的重要契机。

(一)处理领土、海域、海岛等争端

西非法语国家科特迪瓦与邻国加纳的领海纠纷,东非岛国科摩罗与前宗主国法国的海岛争端,以及非洲之角吉布提与邻国厄立特里亚的领土问题,体现了非洲法语国家通过外交手段推动争端解决的努力。

科特迪瓦与加纳海岸相邻,但从未划定过海上边界。2007年,加纳在“西区”海域发现油气资源,科特迪瓦则主张该区域属于本国领海。两国围绕该争端展开多轮谈判,并于2010年设立争端解决委员会。由于双方难以通过双边谈判解决问题,2014年9月,加纳政府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提起强制仲裁,科特迪瓦表示不反对通过仲裁解决该争端。2017年9月,国际海洋法庭做出裁决,科加双方均表示接受。[21]科特迪瓦与邻国加纳的领海争议得到妥善的解决。

东非岛国科摩罗与法国在马约特岛归属问题上长期存有争议。2009年,法国在其实际控制的马约特岛组织“建省公投”并获得通过,单方面宣布马约特岛自2011年起由法国“海外领地”正式变为“海外省”,此举遭到科摩罗的强烈反对。2012年,法国进一步推动欧盟理事会批准马约特岛获得欧盟外延区地位,此举同样遭到科摩罗的强烈反对。近年来,科法关系逐渐转暖,在马约特岛问题上的调门均有所减弱。2017年9月,科外长阿明访问法国,同法国就马约特岛问题进行磋商,其间双方签订了马约特岛与科摩罗人员物资交流往来路线图。[22]

吉布提与厄立特里亚两国之间存在多年的边界争端。为了推动厄立特里亚从两国争议地区撤军,2009年吉布提与乌干达、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以厄立特里亚破坏索马里和平进程为由,推动安理会通过制裁厄立特里亚的决议,包括要求厄立特里亚立即从吉厄边境撤军并通过对话解决争端等内容。2010年,在卡塔尔的斡旋下,吉、厄两国签署和平协定,双方同时从争议地区撤军。2011年12月,埃塞俄比亚等国推动安理会通过强化对厄立特里亚制裁的决议,吉布提对此表示支持。面对吉布提利用外交手段不断施压,厄立特里亚不得不于2017年从两国争议地区撤军,该地区局势趋缓。[23]2018年9月,吉布提总统盖莱与厄立特里亚总统伊萨亚斯在沙特阿拉伯吉达会面,启动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吉布提与邻国厄立特里亚关系呈现缓和趋势,有利于非洲之角地区的局势稳定。

(二)参与非洲一体化建设

第一,非洲法语国家近年来通过竞选非盟领导人,承办非盟会议等方式积极参与非盟建设。2017年1月,乍得前外长穆萨·法基·穆罕默德当选非盟委员会主席,任期4年;7月,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当选非盟轮值主席,任期1年。2018年3月,非盟非洲自贸区特别首脑会议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举行,44国签署非洲自贸区协议,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取得重要进展。

第二,2017年,非洲法语国家摩洛哥重新加入非盟,成为推动非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一步。自1975年开始,西班牙殖民势力退出西撒哈拉,从此开启了西撒哈拉地区的主权争议。起初,摩洛哥与毛里塔尼亚签订《马德里协议》,规定在西班牙退出西撒哈拉后,该地区由摩洛哥与毛里塔尼亚瓜分。此后,波利萨里奥阵线在西撒哈拉宣布成立“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坚决要求独立。之后,该阵线不断与摩洛哥、毛里塔尼亚发生武装冲突,后期毛里塔尼亚因无法抵御该阵线的游击队而宣布放弃对西撒哈拉的争夺,而摩洛哥则趁机占领原为毛管辖的区域。1984年,西撒哈拉加入非洲统一组织(非洲联盟前身),摩洛哥为抗议此举而退出该组织,之后成为非洲唯一没有加入非洲联盟的国家。近年来,非盟宣布推出非洲统一护照,护照持有者可在非盟成员国间免签证出入境,此举有利于减少各国间的贸易障碍,使人员、商品、资金能跨国自由流动,促进非洲国家的共同发展。最终,摩洛哥在“西撒哈拉”未退出非盟的情况下,于2017年重返非盟。

第三,非洲法语国家还积极参与非盟的“非洲统一护照计划”。2019年1月,卢旺达便准备签发非洲统一护照,首批发放对象是高级外交官和部分政府公务人员。早在2014年,非盟成员国便就非洲护照项目达成共识。而在2016年7月举行的第二十七届非盟首脑会议上,非盟委员会宣布正式启用首批非洲电子护照。新护照是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的一部分,该议程的目标是建设一个一体化、团结、无边界的非洲。实行统一护照将为非洲法语国家带来丰厚的收益,包括促进跨国贸易,让有技能的非洲公民跨境寻找就业机会,解决日益严峻的失业问题,以及带来大量的旅游收入。该政策的实施也隐含了一些不利因素。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撒哈拉以南非洲约37%的人口没有合法身份,该护照将会为恐怖分子和其他犯罪集团寻找避难所提供方便,导致非洲法语国家国内的恐怖主义活动更加难以打击。此外,非洲部分法语国家的边境仍存在走私、贩卖人口、毒品贸易等问题,而目前大多数国家缺乏侦查毒品和走私的经验和能力,新护照的引入可能会加剧这些问题。[24]

(三)介入中东乱局

近年来,非洲法语国家不仅与其邻国发展外交关系,甚至还卷入中东局势,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便是介入沙特阿拉伯与卡塔尔的外交纠纷。2017年6月,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巴林和埃及四国以卡塔尔“支持恐怖主义”和“破坏地区安全”为由,宣布与卡塔尔断绝外交关系,并对其施行经济制裁和陆海空交通封锁。此后,又有多国宣布与卡塔尔断交或降低与卡塔尔的外交关系层级。为了进一步对对方实施外交打击,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围绕争取非洲法语国家展开外交博弈。2017年6月,科摩罗宣布与卡塔尔断交。此后不久,科摩罗总统阿扎利便赴沙特阿拉伯朝觐,受到高规格接待,并会见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2017年6月,吉布提降低了在卡塔尔的外交代表级别,卡塔尔则以撤回部署在吉厄争议边界吉方区域的维和部队作为报复,这使得吉厄边境局势一度紧张。2018年12月,卡塔尔外交部宣布恢复与毛里求斯的外交关系。[25]而毛里求斯是继乍得、塞内加尔之后,第三个与卡塔尔恢复因海湾危机而断绝外交关系的非洲法语国家。

(四)积极发展与中国关系

近年来,非洲法语国家不断加强与中国的多层次合作。2018年5月,西非法语国家布基纳法索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外交关系;7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非洲法语国家塞内加尔、卢旺达和毛里求斯,加强了与非洲法语国家的关系。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则让非洲法语国家与中国的关系迈上新的台阶。

1.布基纳法索与中国恢复外交关系

2018年5月26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布基纳法索外长巴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布基纳法索关于恢复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两国正式重新恢复外交关系。而在此前的5月24日,布基纳法索就宣布同中国台湾地区断绝所谓的“外交关系”。“中布关系的恢复,标志着离实现所有非洲国家加入中非友好合作大家庭的目标更近了一步。”[26]

2.习近平主席访问三个非洲法语国家

2018年7月21~2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塞内加尔、卢旺达和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并对毛里求斯进行了友好访问。此次访问的塞内加尔、卢旺达和毛里求斯三国覆盖了非洲法语国家集中的三大区域——西非、中部非洲和东非岛国区,显示出中国希望加强与非洲法语国家联系与合作的愿望。

3.非洲法语国家积极参与中非间合作机制的建设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于2018年9月召开,非洲法语国家积极参与,与中国“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法语国家塞内加尔还接替南非成为下一任中非合作论坛非方主席国。非洲法语国家的参与有利于推动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盟《2063年议程》,并有助于非洲法语国家自身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强南南合作。

四 政治发展展望

综上所述,非洲法语国家面临体制内的选举挑战与体制外的极端主义威胁这两大难题。如何妥善处理这两方面的问题,将是未来非洲法语国家稳定发展的最重要议题。

一方面,国内大选仍然是影响非洲法语国家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2019年是非洲大选年,其中包括一批非洲法语国家,如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西非的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马里、贝宁,中部非洲的刚果(金)、乍得、喀麦隆,东非岛国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截至2019年12月,非洲法语国家中刚果(金)、马达加斯加、塞内加尔、科摩罗、布基纳法索、毛里塔尼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毛里求斯等国的大选已尘埃落定。虽然部分国家因大选发生局部骚乱,但总体上仍处在政府能够控制的范围内。而对于其他还未进行大选的国家,大选对其国内局势的影响还未可知。此外,即使是选举已经尘埃落定的部分国家也难以维持和平。加蓬大选在2016年就已经结束,但在2019年1月,加蓬首都利伯维尔却发生兵变,一群加蓬士兵占领了该国国家广播电台,并通过广播和视频宣布成立“国家恢复委员会”以保证“加蓬人民的民主过渡”。[27]虽然兵变遭到镇压,但它表明加蓬国内仍然存在对2016年大选结果不满的群体。值得庆幸的是,一些国家为维持国内政局的稳定,已经开始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继刚果(金)前总统卡比拉不再谋求连任后,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于2019年3月也宣布不再谋求第五个总统任期。他还通过阿尔及利亚通讯社发布声明,将组建一个“全国包容性独立大会”负责总统选举的相关事宜。[28]2019年3月,科摩罗现任总统阿苏马尼以60.77%的选票连任,但其余12名候选人发表联合声明,指责选举投票不公,抵制选举。2020年2月,喀麦隆国民议会选举同样以执政党大获全胜、反对党激烈抵制而告终;3月,多哥现任总统福雷以70.78%的得票率连任,反对派候选人以选举舞弊为由向宪法法院提起上诉。

另一方面,极端主义组织的活动构成威胁非洲法语国家尤其是西非地区最重要的非传统安全挑战。2019年开年不到半年,西非地区的恐怖袭击已经开始呈集中爆发趋势。2019年1月20日,马里北部联合国驻马里维和部队一座营地遭极端组织武装人员袭击,10名乍得籍维和士兵死亡,至少25人受伤。袭击后不久,“基地”组织北非分支“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认领了该袭击,称旨在报复乍得当天与以色列恢复外交关系。而稍后不久,另一个与“基地”关系密切的恐怖组织“伊斯兰和穆斯林支持组织”也认领了该袭击。[29]2019年1月28日,一伙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袭击了布基纳法索北部纳苏姆布市的国家反恐部队总部,造成至少4名安全部队士兵丧生以及多人受伤;[30]2月15日,尼日尔东南部迪法省一军营遭到极端组织“博科圣地”武装人员的袭击,造成8人死亡、29人受伤。[31]面对恐怖主义的不断挑衅,西非法语国家自身的力量显然难以应付,必须依赖国际社会的帮助。为此,2019年2月,欧盟延长了于2014年创建的“欧盟萨赫勒马里能力建设特派团”任期,并拨款近6700万欧元,工作人员也增至200多人。该特派团除援助马里外,今后还会向萨赫勒地区其他国家提供安全援助,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战略咨询。[32]2019年9月,西共体特别峰会宣布将再筹措10亿美元以打击区域恐怖主义;12月,西非经济货币联盟特别峰会在塞内加尔召开,决定向成员国马里、尼日尔、布基纳法索提供1亿美元反恐资金支持。即便如此,非洲法语国家的反恐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1] 《喀麦隆总统选举结果出炉 85岁总统比亚再度成功连任》,2018年10月23日,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gj/2018/10-23/8656930.shtml。

[2] 《拉乔利纳赢得马达加斯加总统选举》,2018年12月28日,新华网,http://www.chinanews. com/gj/2018/12-28/8714367.shtml。

[3] “Republic of Côte d’Ivoire Election for Assemblee Nationale(Ivoirian National Assembly)”,December 18,2016,http://www.electionguide.org/elections/id/2533/.

[4] “Republic of Djibouti Election for Assemblée Nationale(Djiboutian National Assembly)”,February 23,2018,http://www.electionguide.org/elections/id/2547/.

[5] 《加蓬总统大选后首都骚乱 联合国支持核查选举结果》,2016年9月3日,参考消息网,http://m.cankaoxiaoxi.com/world/20160903/1291900.shtml。

[6] John Mukum Mbaku,“What Is at Stake for the DRC Presidential Election?”,Brookings Institution,August 29,2018,https://www.brookings.edu/blog/africa-in-focus/2018/08/29/what-is-at-stake-for-the-drc-presidential-election/.

[7] 《非盟介入刚果(金)总统选举争端 将派代表团前往》,2019年1月19日,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9-01/19/c_1210041789.htm。

[8] 沈晓雷:《透视非洲民主化进程中的“第三任期”现象》,《西亚非洲》2018年第2期,第125页。

[9] 《喀麦隆总统选举结果出炉 85岁总统比亚再度成功连任》,2018年10月23日,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gj/2018/10-23/8656930.shtml。

[10] 沈晓雷:《透视非洲民主化进程中的“第三任期”现象》,《西亚非洲》2018年第2期,第124~146页。

[11] 梁毅:《马里东北部遭武装分子袭击 致十余人死亡》,2018年7月16日,海外网,http://news.haiwainet.cn/n/2018/0716/c3541093-31353897.html?agt=15435。

[12] 郑扬子:《尼日尔东南部至少15名少女遭“博科圣地”绑架》,2018年11月25日,新华网,http://www.chinanews.com/gj/2018/11-25/8684930.shtml。

[13] 《尼日尔军方:新年前后打死287名“博科圣地”武装分子》,2019年1月3日,新华网,http://world.huanqiu.com/article/2019-01/13969656.html。

[14] 德永健:《谋萨赫勒地区安全,欧盟延长马里特派团任期》,2019年2月22日,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gj/2019/02-22/8761651.shtml。

[15] 《喀麦隆79名遭绑架学生获救》,2018年11月8日,中新网,http://lx.huanqiu.com/cooperation/2018-11/13489162.html。

[16] Siobhán O’Grady,“Divided by Language:Cameroon’s Crackdown on Its English-speaking Minority Is Fueling Support for a Secessionist Movement”,The Washington Post,February 5,2019,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graphics/2019/world/cameroon-anglophone-crisis/?noredirect=on.

[17] 《乌干达反政府武装在刚果(金)东部袭击致10人丧生》,2018年3月28日,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8-03/28/c_1122606246.htm。

[18] “DRC,Uganda Leaders Agree on Sharing Intel to Fight Rebels”,News 24,August 5,2016,https://www.news24.com/Africa/News/drc-uganda-leaders-agree-on-sharing-intel-to-fight-rebels-20160805.

[19] 王松宇:《刚果(金)击毙70余名乌干达反政府武装分子》,2017年12月9日,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17-12/09/c_1122085322.htm。

[20] 陶短房:《几内亚湾海盗猖獗,中国该如何作为?》,2016年4月30日,澎湃新闻,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63139。

[21] Nigel Bankes,ITLOS Judgment in the Maritime Boundary Dispute between Ghana and Côte d’Ivoire,International Tribunal for the Law of the Sea,September 23,2017.

[22] Ali Y.Alwahti,“Comoros Row with France Intensifies as Turmoil Brews at Home”,African Arguments,June 29,2018,https://africanarguments.org/2018/06/29/comoros-row-france-intensifies-mayotte-turmoil-brews-home/.

[23] “Factbox:Understanding the Eritrea-Djibouti Border Dispute”,Messenger Africa,June 22,2017,https://messengerafrica.com/2017/06/22/factbox-understanding-the-eritrea-djibouti-border-dispute/.

[24] 吕强:《卢旺达将颁发非洲统一护照》,2018年7月17日,新华网,http://www. xinhuanet.com/world/2018-07/17/c_129914761.htm。

[25] 杨元勇:《卡塔尔与毛里求斯恢复外交关系》,2018年12月3日,新华网,http://www. xinhuanet.com/2018-12/03/c_1123799469.htm。

[26] 《中国与布基纳法索复交》,2018年5月26日,环球网,http://world.huanqiu.com/article/2018-05/12100149.html。

[27] 万宇:《加蓬经历数小时“军事政变”,加蓬政府:已逮捕4名叛乱者》,《环球时报》2019年1月8日,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9-01/14004354.html。

[28] 《阿尔及利亚总统宣布推迟举行总统选举》,2019年3月12日,中新网,http://www. chinanews.com/gj/2019/03-12/8777694.shtml。

[29] 胡若愚:《马里维和部队遭遇“复合式袭击” 10死25伤》,2019年1月22日,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9-01/22/c_1210043622.htm。

[30] 肖玖阳:《布基纳法索国家反恐部队总部遇袭 4名士兵丧生》,2019年1月28日,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gj/2019/01-28/8741616.shtml。

[31] 郑扬子:《尼日尔东南部一军营遇袭8人死亡》,2019年2月17日,新华网,http://www. xinhuanet.com/world/2019-02/17/c_1124124356.htm。

[32] 德永健:《谋萨赫勒地区安全,欧盟延长马里特派团任期》,2019年2月22日,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gj/2019/02-22/87616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