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贫困是全球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反贫困是世界人民肩负的一项共同历史任务。2015年9月,联合国召开的可持续发展峰会上通过了《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简称2030议程),设定了2030年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提出到2030年在世界各地“消除一切形式和表现的贫困”。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严峻的农村贫困问题,肩负着反贫困的重大使命和艰巨任务。2014年以来,我国开始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制订了精准脱贫中国方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和《“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明确提出了脱贫攻坚的总体目标,即到2020年,稳定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也是《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中关于消除贫困目标的落实方案。
昆明市不仅是我国省会城市中有国家级贫困县的9个省会城市(石家庄市4个、哈尔滨市1个、太原市1个、呼和浩特市1个、兰州市1个、南宁市3个、昆明市3个、西宁市2个、拉萨市8个)之一,而且昆明所辖的三个国家级贫困县(区)(东川区、寻甸县、禄劝县)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扶贫难度大、减贫任务艰巨。全市三个国家级贫困县(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乡18个,占三个县(区)乡镇(街道)总数(40个)的45.00%;三个国家级贫困县(区)共有贫困村(社区)308个,占三个县(区)行政村(社区)总数(528个)的58.33%和有扶贫开发任务的村委会(社区)总数(508个)的60.63%,扶贫任务较重。近年来,尤其是2017年5月昆明市脱贫攻坚指挥部成立以来,昆明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和重大政策,紧紧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这四个核心问题,切实做到“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大力实施“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并结合昆明市实际,积极开拓创新,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性胜利。与全国脱贫摘帽时间表相比,昆明市提前到2018年底实现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了市域内的整体贫困,这是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也是昆明市脱贫攻坚战的奇迹。
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昆明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以“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的坚定信心和决心,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各县(区)、乡(镇)和村涌现出许多有特色、有创新的优秀脱贫模式,这是昆明市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战果”,也是昆明市可以奉献给其他地区乃至世界贫困地区的宝贵财富。通过及时地对这些成功脱贫模式进行调查、挖掘、整理、总结和凝练,让这些成功脱贫模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能够为世界贫困地区实施反贫困战略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全球减贫事业做贡献。
云南财经大学精准扶贫与发展研究院和中共昆明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撰写的《世界减贫背景下的昆明市脱贫模式》(杨子生等主编)一书,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分析的原则,对昆明市寻甸县、东川区和禄劝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模式进行了深入调查、整理、总结和凝练,形成了富有特色、符合实际的“昆明模式”,为国内外同类型的其他地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案例参考和经验借鉴。
本书体例完整、全面系统、特色鲜明。共分为两篇二十章。第一篇“世界减贫背景下昆明市贫困特点与脱贫攻坚主要特色”,在探讨贫困概念与世界主流贫困标准、对比分析联合国减贫目标与我国脱贫目标、阐述世界减贫背景下的我国精准扶贫方略与脱贫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了昆明市国家级贫困县(区)的基本县(区)情和农村贫困的基本特点,阐述了昆明市三个国家级贫困县(区)(寻甸县、东川区和禄劝县)脱贫攻坚的主要特色。第二篇“昆明市创新扶贫模式研究”,在实地调查、挖掘、整理的基础上,从危房改造、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就业扶贫,以及其他特色扶贫(包括独居老人扶贫、助残脱贫、少数民族“整族推进”扶贫、“三讲三评”激发内生动力扶贫)等诸多方面总结和凝练了昆明市三个国家级贫困县(区)涌现出来的17个创新扶贫模式,即禄劝县农村危房科学识别与精准改造模式、寻甸县健康扶贫“5+5”模式、禄劝县“六个一”精准打造“穷县富教育”模式、寻甸县“党支部+”助推产业脱贫模式、禄劝县雪山乡党参种植产业扶贫模式、禄劝县老坪子村青花椒种植产业扶贫模式、禄劝县干热河谷区高粱种植产业引领脱贫模式、禄劝县土地流转助推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寻甸县产业发展夯实易地搬迁扶贫模式、东川区基于新型城镇化的易地搬迁脱贫模式、寻甸县务工增收脱贫模式、东川区阿旺镇精准就业扶贫模式、东川区生态补偿助力易地扶贫搬迁模式、寻甸县“五个一批”破解独居老人扶贫模式、禄劝县助残脱贫模式、禄劝县傈僳族“整族推进”扶贫模式、寻甸县“三讲三评”激发内生动力扶贫模式,对每个模式的基本做法、主要成效、成功经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推广应用的建议。
本书聚焦于昆明市三个国定贫困县(区)——云南省寻甸县、东川区和禄劝县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案例。通过作者的深入调查、科学分析和研究,全面展现了昆明市三个国定贫困县(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诸多鲜活事例、许多感人事迹,系统彰显了这三个县(区)广大干部和群众“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的坚定信心与决心,整体展示了三县(区)决胜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战果”和成功的“模式”。我十分乐意把本书推荐给从事精准扶贫、农村经济、乡村振兴等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者,以及各级扶贫部门、相关帮扶干部等,希望本书能在国内外精准扶贫、消除贫困的工作实践中起到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
国际地理联合会农业地理与土地工程委员会主席
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主任
2019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