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部分 边走边看
在路上
田帅
我特别喜欢在路上的感觉,总是盼望着在路上遇见形形色色的人,经历形形色色的事。跟自己对话,谓之内观,能感觉到自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身高是指望不上了,能指望的是心灵。中国社会综合状况调查(Chinese Social Survey,CSS)是期盼已久了,课堂上李炜老师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以往CSS调查中发生的“奇闻趣事”,成功俘获了一众“粉丝”,我也是其中之一,希望自己能为CSS做点什么,哪怕是一丁点儿事情也好。我非常幸运能够进入CSS的培训课程,得到了各位老师的提点,才有了后面的“CSS旅程”,也才有了一个终生难忘的完美夏天。
一 宁夏的夏天不宁静
培训完之后的等待让人内心澎湃,我想着终于可以挽起袖子大干一场,尤其是第一批去福建的队友出发之后,各种“脑补”下现场之后八面威风的场景;同时我也很担忧,整日提心吊胆,担心自己学艺未精,不能很好地处理现场遇到的各种问题,影响调查进度,甚至影响整个调查的数据质量,这可就是大罪过了。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接到了去宁夏的“命令”,由范雷老师带队,毕林、胡石伟还有我一同前往。听到这个消息,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有范老师指导,有两位队友做榜样,自然是不用担心了。奈何,世间之事总是充满着变数,我们突然又接到通知,范老师要带毕林去兰州“督战”,因为宁夏本身调查点也比较少,不需要那么多“人马”。
如此,只有我和胡石伟去宁夏了,我要协助胡石伟宣讲,并且做好行政和巡视工作,而胡石伟宣讲完之后就去下一个调查点,我一人全程跟随调查。我又开始心慌,心里问了十万次“怎么做”,却也只能把慌张抛之脑后,紧锣密鼓地准备,四处与队友们交流应该做什么准备工作,整理宣讲的PPT,思考到现场之后应该都要开展哪些工作,现场怎么开展工作,密切关注“打响首战”的福建队的“每日捷报”……出发前一天的晚上我只睡了两三个小时,花了好长时间列了一张工作清单和个人物品清单,然后按着清单准备。凌晨两点,我已经在需要携带的十台平板上安装好APP,充好电关机。CSS之旅开启,期待一个完美的夏天。一路西行,我的内心颇不宁静。纵然睡眠不足,在火车上还是要细心准备宣讲的内容,与胡石伟对坐,互相提问、试讲、提意见。当然,主要是我向胡石伟请教。次晨到达塞上江南,下着雨,潮潮湿湿的,很不清爽。
稍作歇息,便开始了宣讲培训。参加培训的基本都是在读硕士,培训的时候还是有点没有底气,不过有这么高水平的访员,我对接下来的问卷调查还是有不少信心。培训进行了三天,我和胡石伟的活动轨迹基本在宾馆、培训教室以及学校食堂之间,学校的景色也来不及领略。培训结束的当天,胡石伟马不停蹄去了四川,我跟随聂君老师带队的宁夏调查队伍去了石嘴山惠农。

图1 宁夏调研团队合影
这里夜幕降临得比较晚,九点晚霞还红彤彤的,吃了“特色玉莲面”。循着夜色,聂老师带着我们去附近的一个小区“踩点”。聂老师边走边给我们讲,石嘴山是一个工业小城,这几年的发展速度变缓,青壮劳动力外流十分严重,这里的老人和学生居多,要不然就是“候鸟”,周内在石嘴山上班,周末回银川跟家人团聚,如此往复,给调查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这个小区是以前一个工厂的家属区,人员复杂,这提醒我们第二天做问卷时要注意安全。我的心扑通扑通跳,越来越不宁静。
第二天,顶着近40℃的酷热,聂老师带着“大部队”去了离市区较远的J农场;我带着一名地方督导、两名访员在头一天晚上“踩过点”的小区开始调查。适逢周末,居委会不上班,联系未果,一个一个样本敲门更是收效甚微,我倒是宁愿被拒访,也不愿苦苦敲门得不到回应了。
晚上开会,听另一路访员说,J农场的进展甚是可喜。J农场特别大,他们兵分几路,各个“击破”,正是农忙,有访员甚至帮农人们干完农活才得到调查问卷的机会。
第三天,J农场已经结束“战斗”,第三个社区的调查开始了,正当我兴冲冲地和一个访员连着敲了五六个样本家的门、终于做完一份问卷,中午休息时,却得到了调查暂停的消息。由于天气太热,有几位访员中暑,为了安全起见,聂老师决定暂停访问。我很是忧虑,感觉自己工作做得不到位,赶紧联系范老师,又联系李炜老师。
就这样悻悻而归,当天下午就回了银川。报告邹老师后,得到先回北京休息的“命令”,后又突然被告知需要火速前往江西。从西安辗转去江西,片刻未停留,一过家门而不得入,甚至没有吃上羊肉泡馍,我到达萍乡已经是晚上了。
二 江西的辣哪个不怕?
由于到得太早,还没有公共交通,我找到住处后毫无睡意,只好去街边溜达,顺便看看附近有没有药店、哪里可以吃早餐。宾馆门口在修路,我走到一个路口,看到除了还在营业的烤串、喝酒吹牛的食客,其他别无,顿时没了兴致。
返回宾馆跟前台值班的服务员搭讪,了解一下跟队友会合处的线路、当地的风土民情。宾馆前台说,上到不会动的老太太,下到不会走的小朋友都是会说普通话的。这让我放心了不少,闲扯了几句,回房间赶紧写通稿。
江西由白舒惠、秦亚琪、高晋三个女生分别带了一队“人马”,很是辛苦。因为高晋马上要去武汉(后直接去广西),所以我去接替她,带领“萍乡小小分队”。此次江西省的调查是江西社科院委托某平台做的,平台招募的访员也是“普通院校”中低年级的大学生,似乎没有什么“竞争力”。江西的访员由一位他们口中的“小兰姐”掌握“财政大权”,有“财权”的必然是有“发言权”的,访员们也确是由“小兰姐”总领。分了“三队人马”之后,每个小分队又有一名督导、一名财务,所以每个小分队都是统一花钱,我也就跟着“蹭吃蹭喝”,无以为谢,只好隔三岔五地买点水果。访员们每天晚上都要开“复盘”会(由地方督导自行主持),每个人都要在专门的“CSS调研感悟群”里写当日工作总结。工作总结分为四部分:回顾目标,还原现实,明日计划,心得感受。工作中还要贯彻“三主动原则”,即主动思考、主动确认、主动反馈。
我心中满是惊喜,行政联络、路线规划、吃饭住宿、团队建设基本不用太过于费心。反观我们的巡视督导、宣讲督导、绘图督导团队,虽然相亲又友爱,总觉得像一柄一柄被发射出去的“宝剑”,虽然个个都是“宝”、都是“利器”,却总归没有“剑阵”的威力大。与其要求巡视督导们天天自觉写巡视日志,最后统一上交,不如差专人天天在微信群“催更”,由专人整合。这样也能掌握每一支队伍的进度,结合上传到北大数据中心的数据,汇总“村居层面数据”,及时又清晰。
具体在每一个村居进行调查的时候,也可以在微信群“直播”样本接触情况,每接触一个样本,访员都在微信群里面“直播进度”,如果不能及时“直播”,也要在有信号、有时间的时候“补播”。在江西某几个村的调查问卷这样做过,效果还是有的,晚上只需要查阅聊天记录就可以掌握情况,以后再翻也非常方便,也能落实到人[可以统一格式,比如访员+样本ID+接触对象(访问对象+性别+年龄)+接触状态(无人/拒访/再约/完访)]。
在江西呆了20天,我们辗转了芦溪、玉山、吉安3个县的9个村,大部分调查点都是山村,非常分散,往往村头到村尾要绵延几十里路。为了节省体力,玉山的访员们摸索出一套方法:到一个村安顿好住处,就开始借交通工具,往往是旅馆老板或者村干部“遭殃”,他们需要提供电动摩托车、自行车等。“江西老表”也真是好,最不济也能在山路上拦个便车。在玉山县骑过两辆除了铃不响哪里都响的自行车,骑过两辆电动摩托车,我脑海中净是《摩托日记》,还有《转山》。我走过不见五指的夜路,走过坑坑洼洼的公路,走过蜿蜒而不绝的山路;被大狼狗追过,虽然当时骑着电动车,但是已经快没电了,大狼狗似乎刚吃饱,与我对峙了好久,那时天色已晚,我眉头一锁,急中生智,右手抓住电动车丝毫不减速,左手从口袋里掏出法式小面包,先诱惑之,随后“嗖”地一下将面包抛向远处,趁着时间差,赶紧溜之大吉。
在玉山县某镇,我们住过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旅馆,旅馆门前落地灯箱上——左边写着“宾馆、歌吧、复印、传真”,右边写着“刮痧、拔足、按摩”,中间赫然写着“按摩院”。我们心中不免嘀咕,这回去能报销吗?也罢,反正是访员找的住处,且小镇上也没其他旅馆了,踏实住着吧。在每晚50块钱的“按摩院”住了三天三夜,老板娘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大姐,圆圆的身材,喜欢扎丸子头,丈夫早走,留下三个孩子如今都已有模有样,大姐孤身一人,为了排解寂寞,买了“专业的粉红麦”,有麦架的那种,每天晚上都要做直播唱歌。房间没有热水,我们每天调查完回来比较晚,都要去大姐那儿拎热水壶,总会打扰到大姐的直播。
江西的食物用一个字评价,就是辣!每一道菜都辣。对于我这种清淡惯了的人,刚开始只能吃白粥就咸菜,但是吃不饱,而且江西菜看着很香,我就跟着吃,每次吃完胃里面都热滚滚的,吃得是鼻涕一把泪一把。红辣椒配绿辣椒再加辣椒粉,不怕轰烈短暂,却怕绵延不绝。虽然夸下海口,在江西呆上半个月,从此变态辣不在话下,心里却在说“江西辣我是怕”了。
从江西回到北京的那天是我的生日,一个人发着烧去看了场电影。
三 关于郑州的那点记忆
关于郑州的记忆并不多,以往都只是路过这城市,这个夏天终于匆匆去了一次。8月17日晚上快11点还在整理村居的数据,得到胡老师通知说是需要到郑州走一遭,走便走,哪里需要便去哪里。
因为平板还没有调度好,所以我就没有提前订票,第二天等胡老师那边安排好可以出发的时间之后,再订票已经没有动车和高铁了,普快也只剩下了无座票。北京下着小雨,平板公司的工作人员把平板送到了北京西站,50台平板平平整整放在一个纸箱子里,纸箱直接放到我带的行李箱里,正合适。得亏胡老师提醒我带行李箱,不然真不方便携带。
还一直担心会被安检员拦下开箱检查,心里已经盘算好回应的“台词”了,这一幕却没有发生。到郑州的时候已经晚上10点多了,郑州的地铁已经停运,跟接我的张宾一起打车去他们住的宾馆。到了宾馆,李炜老师辛苦了一天已经睡下了,小伙伴们陪我吃了碗烩面就赶紧回宾馆检查平板,充电是否正常、进行APP更新,三个房间,一个房间分十几台开始操作。凌晨1点多,下起了瓢泼大雨,我坐在地台上听雨,头已经开始疼,贾聪还在对着电脑……
雨下了一整夜,8月19日早上,李炜老师带着我们去吃早餐,胡辣汤,吃得美滋滋。我休息了一会儿就动身回北京了,雨还在下。
四 日喀则那美丽的河
2013年,我去过一次拉萨,留下了诸多遗憾。听到CSS可以申请去西藏做督导,便主动请缨,欣然前往。直达的火车票没买到,只好从西宁转车,也便有了我2017年支付宝年度报告里的那句“走遍了北京、西宁的便利店”。从西宁到拉萨的火车,跟2013年是同一个车次,旅游专线,一步一景,全然仙境。
忘记还要准备宣讲课程,还要写作业,其实是假装忘记,景色真的是太美了,不忍心错过!整个车厢的人不是扒着窗感叹,就是扒着窗狂拍,信号稍好的地方还有通过视频向别人炫耀的,我贴着窗做“沉思者”状,眼睛也不舍得眨。
这次可是带着“非常”任务来的,肩膀上扛着巨大的责任——整个宣讲的课程、整个巡视的课程都需要自己来完成。本来说的是8名访员,结果因为一些原因突然减半,时间紧迫,任务繁重。
初上高原,一般都被告诫要缓慢行动、戒烟戒酒,我要一直讲三天课。访员都是藏族的,庞老师也尽可能找到家在南木林县的学生,这样到实地后便于沟通,说不定能遇上访员的亲戚。为了更快地融入当地,我们按照藏族孩子的节奏,中午跟他们一起去藏餐馆吃饭,先喝上一壶茶——甜茶或者清茶,吃完饭就在草坪上睡会儿,这样更能亲近大自然。访员们说,如果能喝惯酥油茶,能吃生牛肉,藏语肯定能学好,我只能说我还是喝茶吧。
因为汉语不是他们的第一语言,所以他们理解起来也慢一些,我就只能慢慢地讲。有3名访员来得早,2名访员来得晚,只能再把后面俩人落下的再讲一遍。访员也反映了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一妻多夫制怎么处理,藏传佛教要不要与其他佛教做区分,等等。我特别担心访谈的时候会出现失误,因为全程他们都讲藏语,我就算跟着也只能傻看着,也不知道讲了啥。
从拉萨坐公共汽车去南木林县,一路风光,尤其是进入日喀则以后,风景美得不像话,我坐在汽车上一路狂拍。还没出发,庞老师就说南木林可能在过节,但是要调查的4个村子有没有过节还不知道,到了南木林之后我们发现,临近县城的那个调查点刚开始过节。这节日叫作望果节,就是在收青稞之前一个祈祷收成的节日,一过节就没办法进行调查了。过节时,全村人都搬着帐篷、沙发、床,搬着酒肉食物,到广场上驻扎,中午来广场,吃完饭开始喝酒、聊天、喝茶、玩骰子,玩儿高兴了就开始跳锅庄舞,跳高兴了又开始喝酒,如此一共7天。藏族同胞都非常友好,没有拒访的现象,只要能找到人,条件符合基本没问题。
西藏的调查还有一个不便是不能进行绘图抽样,日喀则属于边境地区,绘图要经过层层审批,所以只能根据名单进行抽样。到村委会沟通后,拿到村里尽可能全的名单,用随机数表进行现场抽样。刚开始我心里想,即便是现场抽样,名单也有电子版吧,直接随机数表一数,对照电子表格就完成了,结果在抽样环节,压根没用电脑。在南木林县租了一辆车,司机小哥基本不会说汉语,调查期间载着我们,很是辛苦。
第二个村也在过节,不过已经到最后一天了,人们已经懒洋洋了,在村委会抽好名单,给访员分配好之后,直接进帐篷做问卷调查。藏族同胞很热情,进了帐篷之后就给我们倒酥油茶,如果不喝,就双手端给你,喝一口就给续上,访问一般进行两个多小时,喝得肚子油滚滚;也有的藏族同胞十分贴心,看我是汉族人,担心我喝不惯酥油茶,直接给我倒白开水,也是一直让我喝,直把人家一大保温瓶开水喝没了;也有邀请我喝青稞酒的,我担心自己不胜酒力,喝了一两杯,不敢再喝。因为任务比较紧,基本都是一天完成一个村,早上出发前吃一顿饭,完成之后回县上吃一顿饭。
去调查的第三个村正在修公路,路左边就是河道,真可谓一路泥泞,穿山越岭。一路颠簸,车里面放着音乐,访员们不时合唱,感觉真好。第三个村子刚抽样完、分配好任务之后,访员便四散开来,快速地向样本靠拢,我一抬头,访员都不见了,我就拿着趁分配任务时记下来的几个藏语名字,一路用蹩脚的藏语名字问路,很尴尬,只会说几个名字,其他啥也不会,跑了一圈也没找到人。村东头有一个简易房,我看到像是一个汉族的阿姨,赶紧冲上去,那叫一个兴奋,结果阿姨是给附近修路的工程队做饭的,并不认识村里人,我只好坐一会儿,继续去村里尴尬地问。为啥不打电话呢?因为没信号,一格信号都没有!拉萨只覆盖3G信号。我尝试了有一个多小时,放弃了,直接在路边跟一群藏族大妈坐在一起,她们问我话我也听不懂,我说话她们也听不懂,只好一起晒太阳。
调查的第四个村子景色最美,有一条河穿过村子,声势颇为浩大,能看到清晨就着阳光在河边捣衣、洗毛毡的阿妈,顺着河往上游走,能看到一条瀑布。村子里面很安静,也没有信号,找不到访员,我就坐在河边等,听隆隆水声。像前面村子一样,访员如果遇到问题,可以来问我。

图2 访员在向路人询问信息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问卷完成后,我马不停蹄地回北京准备毕业论文开题答辩。虽注定是遗憾之旅,却更是无憾之行,可敬可爱访员们的名字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
五 在路上
姥爷被查出肺癌时,我还奔波在CSS的路上。等到CSS结束家里又传来消息说姥爷恢复得很好,不用回来了,我就没有回去。元旦,准备收拾收拾回家,可是姥爷已西去。
图书馆里,坐在我后排的女生洒的香水太浓了,简直让我无法呼吸,这影响了我的发挥。若是写不好,就可以做外归因了。
虽是很短暂的一段路,于我却很厚重,终将成为一笔宝藏值得不断挖掘;于CSS,这也只是其中的一次。但是每一个样本都值得被记住,第二个10年才刚刚开始,愿CSS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
旅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