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人文护理是指具有良好的人文知识与态度、人文关怀能力与方法、人文精神和品行、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等岗位胜任能力的护士,为护理对象减轻痛苦,促进康复,维系身心健康、人格尊严、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生命价值,提供以人为本的专业护理人文关怀的实践活动。
人文护理的提出,是护理本质的人文属性,顺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变革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医学技术至上、护理人文属性被弱化的修正;是当代护理工作者对专业价值的追求;是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背景下,护理对象追求多元化、人性化护理服务提出的新要求;坚信人文护理必然会促进新时代护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人文护理学是以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为导向,将相关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方法与艺术融合于护理理念、行为规范和实践,为服务对象提供以人为本的专业护理人文关怀,维护护理对象最佳身心健康状态的一门新兴学科。
20世纪70年代,美国护理学者帕特森和兹拉德合著了《人性化护理》,开启了人文护理元理论,促进了人性化护理实践的开展。我国自2005年以来,已有二十多所高校自主设置“人文医学”交叉学科研究生学位点。部分护理学院设置了“人文护理教研室”,开设了相关课程。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修订的学科目录将护理学定为一级学科,并正式提出了“人文护理学”。2015年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率先成立了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分设了理论、临床、中医、社区、培训、管理、教育、科研、跨学科等围绕人文护理学研究的多个特色鲜明的学组,形成了国内第一个由护理学、哲学、史学、文学、法学、社会学、人类学、美学等十多个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构成的学术共同体,为人文护理学研究搭建了良好的学术平台。
然而,人文护理学的学科框架的内涵是什么,人文护理学迫切需要研究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尚不清晰。2017年在苏州召开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时,我提出了人文护理学学科的基本框架,引发了与会众多专家的思考。与会专家认为编写本书意义深远,但也深感这必将是一个开创性的艰辛探索过程,因为没有可借鉴的该学科构建的先例。面对这一挑战,专家们认为,作为首个人文护理学术组织,理应敢于担当,坚持中国护理文化自信,矢志践行护理初心和使命。
确定编写目标——在借鉴国际国内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护理学学科框架的构建,使之成为结构清晰,内容系统,具有创新性、实用性,能引导业界专家进一步深入研究人文护理理论,指导临床护理人员实践应用的人文护理学论著。
成立编写团队——人文护理学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及实践领域。基于本学科的特点,我们成立了由国内30多家知名院校的护理专家与10多名人文社会学科的专家学者组成的编委会,明确了编写分工,确定了基本的编写框架和目录。
进行理论准备——通过文献检索,阅读国内外人文社科著名作者的原著、历史资料;访谈和请教医学人文专家;追寻人、人文、文化、文明;探究医学人文、健康人文、护理人文与人文护理的原始概念、内涵、理论研究方法与实践应用等。
学科结构和知识体系——人文护理学的学科架构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论篇,共13章,总体阐述人文护理的历史渊源、思想脉络、概念、学科属性、内涵、研究范畴、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学科特点及与相关学科的逻辑关联;讨论支撑人文护理学的相关人文社会学科,介绍各学科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最新的研究成果及与人文护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路径、主要核心原理和应用,形成人文护理实践的理论根基。下篇为实践篇,共9章。应用上篇的理论和方法,即护理人文学科、护理人文精神和护理人文关怀形成的知识谱系,指导临床人文护理、中医人文护理、社区人文护理、安宁疗护与人文护理、患者体验与人文护理、人文护理管理、在职人文护理教育、院校人文护理教育、智慧护理与人文等护理实践,阐述相关实践领域的基本学术概念,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路径、方法与应用。
凝心聚力,形成共识,秉承人文精神编写《人文护理学》。第一,本书是一本开山之作,意义深远,但要在一张白纸上构建如此宏大广博的学理篇章和学科体系难。二是组织协调好这支庞大、跨界、基本上都是知名专家的编写队伍难。三是跨学科合作具有挑战性,实践篇原创内容多,多学科间融合度难。团队历经艰辛,大家精诚合作,以创新发展中国人文护理学为宗旨,打破各自的学科壁垒,锲而不舍,精耕细作,在反复争鸣、辨析、探索中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直到初步形成共识。《人文护理学》一书,既是对当代护理与人文的总结和反思,也是对未来我国护理学创新发展的时代求索。希望本书能助力护理同行开展人文护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指导院校开展护理人文教学,促进我国护理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奉献微薄之力。
历经五年多,拙作付梓之时,谨向关心支持本书编写的中国生命关怀协会领导、南部战区总医院领导,向对中国护理事业关心关注、精心指导的张金钟教授、张大庆教授、王明旭教授,向殚精竭虑、无私奉献的编写团队的全体老师及家人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科学发展到今天,过去几百年发展形成的科学范式正发生转变,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趋势明显,人文护理学生逢其时。基于本学科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与丰富,编写团队也深感本书有太多的未知需要持续探讨,限于我们的学术素养和能力,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潘绍山
202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