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条金融之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集市的起源和发展

法兰克福是德意志地区中部的一个普通小镇。这个小镇自然拥有特殊的魅力,才能吸引商人们聚集,形成集市乃至成为金融中心。我们从一个传说开始讲述法兰克福的故事。

法兰克福的传说

在中世纪时,法兰克福被称为“Franconofurd”或“Francorum vadus”。“Frank”指法兰克人,是古日耳曼人的一支。“Furt”在德语中是浅滩的意思。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意为“法兰克人在美因河畔涉水而过的地方”。

法兰克福这个城市相传由查理大帝命名。中世纪时期,查理大帝与野蛮的萨克森部落作战,一度被包围而打了败仗。查理大帝带领残兵往南撤退,穿过昏暗的塔努斯森林,筋疲力尽地到达当今的法兰克福附近。远方响起落单部队被萨克森人屠杀的惨叫声,而前方突然出现大雾弥漫的美因河,阻止了查理大帝前进的步伐。

一筹莫展之际,查理大帝跪在河边,祈求神灵的帮助。突然,前方出现奇迹,阳光穿透下来,浓雾散开,筋疲力尽的战士看到一片区域。只见一只白鹿带着一群小鹿蹚过美因河,到达河对岸。查理大帝毫不迟疑地带领部下跟着白鹿到达对岸。然后,浓雾再次弥漫开来,覆盖了美因河的渡口,使萨克森部落难以找到渡口而放弃追杀。

为了纪念这次死里逃生的经历,查理大帝将这个地方命名为法兰克人的渡口,此即法兰克福名称的由来。[3]

从此,法兰克福在法兰克帝国获得了特殊的政治地位。公元8世纪末,查理大帝多次与萨克森部落作战,每次都将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作为集结军队的地点。查理大帝相信法兰克福是他的幸运之地。聚集的军队吸引了一些贸易商和各路诸侯,他们把目光投向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周边的塔努斯森林为国王提供了惬意的狩猎场所。公元794年,查理大帝在法兰克福建立行宫[4],法兰克福首次被载入史册。同一年,查理大帝在法兰克福行宫召唤了各地主教,召开法兰克福议事会议。此后,查理大帝和他的继承者每年都会在法兰克福度过冬天,与各路诸侯计划第二年的重要事项。公元843年,查理大帝的继承者瓜分了法兰克帝国,形成东法兰克王国、西法兰克王国和中法兰克王国,即现代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前身。东法兰克王国的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将法兰克福作为首都,也喜欢在法兰克福周边的森林狩猎。

集市的起源

11世纪起,法兰克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秋季集市。农民和手工业者在秋收之后通过集市交换物品。秋季集市一般在圣母升天节(8月15日)和圣母圣诞节(9月8日)之间举行。1074年,海因里希四世为了感谢沃尔姆斯居民的忠诚,免除了美因河沿岸城市居民在法兰克福集市的关税。当时,莱茵河沿岸存在30多个关税点,使德意志各王国之间的跨境商品贸易难以开展,而法兰克福获得了此项关税豁免,自然在贸易上拥有优势。由于特殊的政治地位,法兰克福获得了一系列的关税和贸易特许,逐步发展出整个德意志地区有影响力的集市,进而成为横跨欧洲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欧洲各地的商人又带来汇票、钱币等早期的金融产品。

中世纪,欧洲一系列政治、军事和宗教事件进一步促使法兰克福发展出欧洲有影响力的集市。1147年,天主教知名修士圣伯尔纳多在法兰克福发起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呼吁德意志国王康拉德三世参加。国王在向耶路撒冷出发之前,在法兰克福选择他10岁的儿子作为王国继承者。这个可怜的孩子却在父亲去世之前早逝。5年之后,法兰克福重新举行国王选举,老国王的侄子巴巴罗萨,即后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当选为国王。在这次选举中,腓特烈一世获得了法兰克福周边选帝侯的支持。成功当选国王之后,腓特烈一世也投桃报李,免除了班贝格到美因茨之间的关税,而法兰克福正位于两个城市之间。[5]

十字军东征增强了东西方交流,德意志各王国在了解东方的货物后产生了贸易需求。1189年,腓特烈一世、英国国王“狮心王”理查一世和法国国王腓力二世一起领导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法兰克福往往是德意志地区十字军的物资和人员的集中地,这间接促进了法兰克福集市的发展。

除了豁免关税等特权,法兰克福还获得神圣罗马帝国给予的其他特权和保护。1240年,法兰克福获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的特许,举办第一届法兰克福商业博览会,也就是法兰克福的秋季集市。腓特烈二世授予商人们“集市通行证”,所有参加法兰克福集市的商人都将得到神圣罗马帝国以及皇帝的保护。并且,1329年,法兰克福市民还被免除在帝国境内各地进行贸易的关税。法兰克福自此逐渐发展成重要的商业城市。1330年,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在法兰克福设立了第二个集市,俗称春季集市,从此法兰克福集市成为德意志地区乃至欧洲知名的大型集市。来自瑞士地区、荷兰地区、波希米亚、波罗的海地区以及意大利北部的商人纷纷参加法兰克福集市。

1337年,法兰克福通过游说促使皇帝许诺不再授予法兰克福周边城市贸易特权,因此其重要的竞争对手美因茨就不再能对法兰克福构成威胁。美因茨毗邻法兰克福,但其地理位置更加优越,因为美因茨位于莱茵河和美因河的交汇口。从此以后,法兰克福集市在德意志地区中部成为一枝独秀。[6]13世纪,德意志商人在意大利建立贸易据点,学习意大利的先进商业知识。这些贸易技术和金融知识通过德意志地区南部的奥格斯堡和纽伦堡被引入法兰克福。

从地区集市到跨境批发集市

中世纪早期,法兰克福集市仅仅是附近的居民交换农产品、手工艺品等产品的场所。13世纪之后,得益于皇帝的青睐和地理优势,法兰克福集市逐渐获得地区影响力。14世纪,法兰克福获得许可,开始举办春季集市,并通过皇帝限制莱茵河边上的竞争者美因茨的发展。此外,法兰克福进入城市自治阶段,一群开明的贵族阶层人士统治着法兰克福。这些贵族从法兰克福集市发展之中获利,经济发展和城市治理形成良性循环。

这个时期,法兰克福集市快速发展,被称为“德意志人民的购物场”。集市上的产品主要是法兰克福周边地区的手工业者生产的纺织物、酒和农产品等。这些手工业者在销售产品的同时,也购买原材料,如纺织工在法兰克福销售布匹或衣物,同时购买羊毛、燃料等原材料。而后者逐渐吸引大商人通过批发形式将各种原材料运到法兰克福销售,促使法兰克福迈出了成为跨境批发交易场所的第一步。

除了德意志地区的产品,大商人们还从意大利购买丝绸、棉布、玻璃、香料,在法兰克福出售,同时在法兰克福购买当地产品,然后运到维也纳和意大利各城市出售。法兰克福集市开始与科隆、吕贝克、布鲁日和意大利各城市建立贸易联系。通过这些贸易城市,法兰克福与更多境外地区交换商品,开展贸易。这个时期,德意志地区的商人和意大利商人是法兰克福集市贸易的主体,而其他地区的商人很少到访法兰克福。

14世纪中叶,法兰克福开始记录集市中收取的各项税,包括关税、吊机税[7]、销售税等。1358年,这些税收总额为877古尔登[8],而1383年税收总额达到3 442古尔登,增长了约3倍。不过,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税收总额都没有超过这个规模。

15世纪,法兰克福集市经历了从手工艺品集市到大宗商品集市的痛苦转型。商业持续发展和竞争,促使部分商人脱颖而出,逐渐积累了大量资金。他们脱离了此前单兵作战的状态,建立贸易组织,从事批发业务。这些大资本从各地购买质量好而价格低的商品,逐渐对本地的手工艺品形成很强的竞争压力,导致法兰克福周边城市的手工业者的收入持续下滑。例如,1440年之前,专门从事羊毛纺织业的城市布茨巴赫的财富税和财产税收入持续增长,之后却持续下跌。1434年,布茨巴赫的财产税收入达到421古尔登,而1463年仅为220古尔登,1497年下降到150古尔登。布茨巴赫的衰落是一面镜子,德意志地区的其他小城镇也经历了同样的衰落过程。

与手工业衰落相对应的是大资本和跨境贸易的发展。交易对象逐渐从手工艺品扩展到包括香料、金属等大宗商品在内的多类商品,批发业务代替零售业务成为集市的主角,大商人的跨境贸易开始挤压小商人的区域贸易,法兰克福迈出了交易所乃至金融中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一步。

16世纪,法兰克福集市的发展得益于周边的一系列政治事件。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去世之后,富格尔家族帮助查理五世打败法国国王,查理五世获得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头衔;德意志地区的商人在哈布斯堡王朝领土内的贸易变得相对自由和安全。1535年,丹麦和瑞典打败吕贝克,汉萨同盟力量被削弱。1558年,英国取消汉萨同盟的贸易优先权。这些具有竞争关系的贸易城市受到打击,反而有利于德意志地区中部的法兰克福的发展。

这个时期,法兰克福集市逐渐吸引了意大利地区、荷兰地区、德意志地区北部和东部、波兰地区、波希米亚、匈牙利地区的大商人,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贸易集市。尽管科隆和纽伦堡的商人仍作为中间商继续存在,但意大利和荷兰地区的商人开始逐渐越过中间商,越来越多地直接参与法兰克福集市。以意大利为例,米兰商人于1490年参与法兰克福集市,佛罗伦萨和罗马商人于1520年,热那亚商人于1521年,威尼斯和比萨的商人于1528年来到法兰克福,并建立永久贸易据点。

此外,大西洋贸易带来更多的大宗商品,法兰克福成为德意志地区的重要批发集市,其交易的产品不仅包括纺织品、农产品、奢侈品等成品,还包括羊毛、铜、锡等原材料以及多种多样的半成品。法兰克福发展出商品的跨境批发交易,这为法兰克福交易所的诞生以及金融中心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什么跨境批发交易对于交易所的形成至关重要呢?大商人是跨境批发交易的主角。与大商人[9]相对应的是本地商人,后者将商品分类、包装、初步加工之后再卖给本地的消费者、手工业者或其他商人。大商人资本雄厚,但数量不多,交易对手相对固定,并且他们需要定期聚会、定期交易,否则生意无法继续。每个大商人都需要购买和出售相关产品,资金进出频繁。跨境批发交易也需要大额资金。中世纪时期,钱币携带不方便,再加上路上的匪患,汇票交易由此快速发展。在由集市发展而来的交易所中,汇票是早期的主要金融产品。此外,各国商人使用不同的钱币,他们需要兑换钱币,以完成商品交易,而钱币兑换也是早期交易所的主要业务之一。

这样,法兰克福集市逐渐从以手工艺品为主的小商品交易集市演变成资本推动的跨境批发交易集市,其交易的目的不再是满足消费需求,而是满足生产需求。一群商人定期在一个区域集中开展交易,采用各种钱币或汇票进行支付,交易所的雏形逐渐形成,并且以钱币兑换和汇票交易作为起点,逐渐发展出其他金融产品的交易。正是汇票交易和钱币兑换促使法兰克福集市逐渐演变成交易所。

欧洲范围内,香槟集市是较早获得全欧洲影响力的大型集市。中世纪的香槟地区是香槟伯爵的领地,地处意大利与低地国家、佛兰德之间,位于德意志与西班牙之间两条交通要道的交会点上。香槟伯爵尽力保证商人的安全,这使香槟集市逐渐发展为欧洲商业中心。香槟集市在13世纪下半叶达到全盛,在13世纪末开始衰落,到14世纪中期沦落为地方性的集市。至于衰落原因,则是法国国王腓力四世控制了香槟伯爵领地并征收重税,同时由于受到英法百年战争的影响,香槟集市进一步衰落。香槟集市衰落之后,欧洲商人转移到附近的布鲁日开展贸易,使得布鲁日成为重要的欧洲贸易中心。15世纪中后期,安特卫普成为欧洲首屈一指的金融和贸易中心。16世纪末安特卫普衰落之后,阿姆斯特丹和法兰克福同时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