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章 龙山所最大的地主
所谓的四山岛,其实是舟山外洋的陈钱、马迹、大衢、殿前洋山诸岛,倭船必依次停船驻泊。
龙山所距离四山岛并不算远,令快船前去查探也不过是一两天的日程。
从城墙上下来后,与张四德、魏镜告别之后的许浪领着苏秀娘前往自己的住处。
循着自己的记忆来到城东,许浪找到了自己的房子,推开门后,是一个十平方出头的狭窄院落,除了正房外西边还有一间厢房。
“你便住那吧,若等出海之人查探清情况与你所说不符,你知道后果。”
许浪对着苏秀娘指了指一旁那间厢房。
由于苏秀娘虽与倭寇一起,但实非真倭,而是明人,也非记载在案的倭寇,杀了也没功,既然提供了情况,干脆就由许浪负责监禁对方。
对于许浪的话,苏秀娘却没有丝毫担忧之色,更没有半点俘虏的样子,而是倩步走向了左厢房。
瞥了眼苏秀娘婀娜的背影后,许浪径直走向了正房。
推开门走进正房后,简陋的床、桌、柜都带着岁月的痕迹。
他将身后背着的大太刀靠在墙边,随后便躺在了那张床上。
根据脑中的记忆,他记得这间正房本是他老爹的,就跟这旗军也是他老爹当的,而他本是住在那左厢房。
后来他老爹死了,他作为独子成为了旗兵,从左厢房搬进了这间正房。
许浪望着头顶的房梁,从穿越过来就成了俘虏,后来又一路袭杀回到龙山所,现在躺在床上才有时间消化这一切。
从穿越而来经历的这一切都让许浪明白,他所处的环境绝对不太平。
如今是嘉靖二十六年,两浙的沿海就已经如此不太平了。
知晓历史的许浪更是清楚,现在的倭乱不过是暴风雨前的预兆罢了。
真正载入史册的嘉靖大倭乱可是从1552年开始的,这一场史无前例的倭乱更是持续了六年,让整个浙江都苦不堪言。
到时候便称得上是乱世。
对常人而言,从和平的现代穿越到乱世绝对是一件令人崩溃的事情,但许浪的心情却十分平静。
和平的生活固然是可贵。
身处乱世,人极有可能轻易地死去。
但相对的,那些每一次都活下去的人也能拥有极其精彩绝伦的人生,是身处和平时代绝不可能诞生的传奇。
只有在乱世,才能诞生朱元璋从一名乞丐变成一名皇帝的经历。
想到这的许浪舔了舔有些干涩的嘴唇。
或许在这乱世,他可以经历那些前所未有的精彩!
想到这的许浪缓缓闭眼睡了过去。
......
第二天一早,许浪便被张四德和魏镜给喊醒了,说是这一次劫难中三人有关王保佑这才安然无事,要去关王庙里还愿。
许浪自然也是听从两位哥哥的,将苏秀娘关在家中便跟着两位哥哥前往。
关王庙位于城北,许浪一行人前往关王庙的途中被不少人看到并打着招呼。
“嚯,许浪你可真命大啊,我都以为见不到你了呢。”
“你们三个啊,姑婆我可是一直在城隍庙给你们祈福呢!”
“来我店里,请你们喝碗酒压压惊。”
“.....”
龙山所并不算上大,祖辈从五湖四海征召至此,这么多年下来已然形成了新的族群,人人之间多熟稔。
来到关王庙后,许浪一进庙门便见到了那座关公像。
三人在蒲团上跪拜还愿,谢关公保佑。
“走,去找家酒肆压压惊,我请。”
还愿后走出关王庙,张四德便揽着许浪和魏镜的肩膀道。
“大哥,我还未袭替百户,现在仍是拿着一点补贴过活,就不与大哥你抢了。”
魏镜欣然道。
琢磨着两人对话的许浪没有吭声,如今他还在消化原身的记忆。
他知晓魏镜父亲是百户,不过这百户暂时被他小叔借职,等他日后才能袭替成为百户。
一百户所下管两个总旗,兵员112人。
总旗下辖五个小旗,兵员56人。
等日后袭替,魏静的职官甚至还要高于张四德。
张四德虽然只是总旗,背景却不简单,有着一位把总大哥。
张家也绝对算得上是有势之家。
反倒是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旗军罢了。
连小旗都不是。
三人来到关王庙旁的一条街上,张四德熟络地领着两人进了一家酒肆,点了两斤好酒,给了半两银子。
“好酒归好酒,但这等价格所里的人怎么买得起?”
见张四德给了半两银子的许浪诧异道。
脑中记忆没错的话,按旧制旗军每月军饷为一石米,也就是150斤米,市场价八钱左右。
而且像他这种尚未婚配的支身者更是要减半,只有四斗五升,不到75斤大米,也就是四钱。
这两斤酒就要去了五钱!
“所里的军户来这里从军,承担家族的兵役,让其他几房人无承役之忧患,自然不是平白无故的,承役的军户多与家族有契约,或是拿了银子,或是拿了地契,多分了家产”
“当初拿银子的如今怕是早已花完,但拿了地契之类的如今还能收到钱,也就有点闲钱。”
魏镜对这些事情甚是熟悉,滔滔不绝道。
听了魏镜的话,结合脑中的记忆,许浪立刻就明白了。
大明的每个臣民都必须入籍,自从祖宗被纳入军籍后,整个家族都是军户,但并非所有人都要当兵,为了避免冗军甚至早在洪武年禁止分家。
一名明初士兵的所有后代,只需要有一名男丁参军。
这名男丁也被称为正军。
每个军户只需确保本户在任何时候都有一名正军在伍,其他族人便可做些其他生计。
但一旦这名正军病了、老了、伤了,甚至于跑了。
那么便需要重新从军户的其他族人中勾军进行补缺。
对于军户中的其他族人这就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可能昨天还在卖茶叶,第二天就被押去卫所当兵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其他族人便需要想尽办法让那一位正军不要跑路,甚至让正军这一房永远地为家族成役。
所谓的家族和血脉在无止尽的服役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能让一脉人心甘情愿服役的只有利益。
“大哥当初来服役的时候可是分了一家观海卫的酒肆的。”
魏镜双手揣在了袖子里。
“你不也是分了间慈溪县的糖店么?”
张四德摆了摆手。
“合着你们都是分了家产来的,那我呢?”
许浪双手一摊。
他穿越过来连个小旗都不是就算了,怎么连家产也没有啊?
“三弟,你真是被倭寇打到脑子了,你不是分了足足百亩军田么?你可是我们龙山所最大的地主啊!”
魏镜嚷嚷道。
军田?
地主?
触发关键词的许浪想起来了。
他这一脉为许家代代服役的代价便是让许家为他们买下了龙山所附近的百亩军田!
而他,
便是整个龙山所最大的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