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章 版权和回国
颁奖典礼结束后的第二天,黄博和雷格生就先坐飞机回燕京了,而苏靖欢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售卖海外电影版权。
他和杨铭一道,跟那些等着买版权的片商们见面。
这时候的苏靖欢,脑袋里还在回味着昨晚拿奖的事儿,可手上的活儿一点没落下。
回想起之前自己还纳闷,为啥那些文艺片导演拍电影老赔钱,还跟打了鸡血似的接着拍。现在他算是明白了,只要在电影节上拿了奖,电影版权那价格就跟坐火箭似的往上涨,还省了宣发和影院分成这些麻烦事儿,纯赚钱,谁能不乐意呢?
两人来到约定的地方,杨铭一边翻着资料,一边跟苏靖欢念叨:“这次来的片商可不少,都是冲着咱这奖来的,咱可得把价格谈好了。”
苏靖欢点点头,心想着就凭那个银熊,他这次就得狠狠赚一笔,更何况他是有挂的,当初兑换的【甲方沟通】这不就能派上用场了吗,那些片商怎么就不是“甲方”了呢?
和片商们的谈判一开始还挺顺利,可一涉及到价格,那火药味就浓起来了。
欧洲的片商一开口,报价就比其他地区高了一大截。苏靖欢心里有底,毕竟自己这电影拿了奖,又是西方喜欢的中国农村题材,价格肯定不能低了。
他不紧不慢地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清了清嗓子,一边有条不紊地列举电影的优势,一边用技能看穿每个人的心理价位。
经过一天的讨价还价,最后几家片商终于耐不住苏靖欢的巧舌如簧,只能拿出最高价把除内地之外的海外版权给分了。
欧洲片商在走前和苏靖欢握手时说道:“苏,你不仅是个天才导演,还是个高超的谈判专家,我的底价居然一下就被你猜出来了。”
苏靖欢笑而不语,礼貌地点了点头。
事后,苏靖欢算了一算,海外版权加起来总共卖了五百万美金,心中暗想:狗系统还真好用。
杨铭在一旁看着,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略带酸味地说:“苏导,你这下可赚翻了,可惜咱中影没沾到多少光。”
苏靖欢笑了笑,虽说中影投资占比65%,可海外版权在签约的时候就全归了自己,这五百万美金可都是自己的进账,换算成人民币也得有四千万左右,远超制作成本,更别提还有国内票房了,一部电影就快让他实现财富自由了。
“杨总,当初可是您不要海外版权的,咱们合同上都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
一提到这事,杨铭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他懊恼地拍了下大腿,谁能想到一个学生拍的电影能拿这么大的奖,要是早知道,他说什么也不会把海外版权全让出去,那可都是外汇啊!
柏林电影节闭幕第三天,苏靖欢忙完版权相关事宜,便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回国。他把奖杯小心翼翼地放进特制的盒子里,仔细地检查着行李,确保没有遗漏任何重要物品。
燕京机场航站楼,苏靖欢刚推着行李车出来,就看到一辆黑色的专车等在那里。司机迎上来,接过他手中的行李,他上车后径直前往学校。
进入学校后,苏靖欢顾不上回宿舍,直接拿着奖杯去找谢斐。
在谢斐的办公室里,苏靖欢恭恭敬敬地把奖杯放在桌上,说道:“谢老师,这奖杯我拿来了,您先过过目。虽然没您当初那个金色的好看,但学生也算是尽力了。”
谢斐看着奖杯,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小子,话不能这么说,我当初拍《香魂女》的时候年纪都多大了,你现在才多大?你还有的是时间呢,将来肯定你比我强啊!”
说着谢斐放下手中的奖杯,认真地对苏靖欢说:“但我得提醒你一句,这只是个开始,以后的路还长着呢。”
苏靖欢连忙点头,谦虚地说:“谢老师,您放心,您可是我的榜样,我还得跟您后面慢慢学呢。”
从谢斐那儿出来,苏靖欢回了宿舍。
一进宿舍,就被同学们围了个水泄不通。
“靖欢,你可真是闷声干大事呢,一声不吭拿了个大奖。”
“苏导,你可算回来了,快给我们讲讲拿奖的事儿。”
“就是就是,这银熊到底啥感觉啊?”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问个不停,苏靖欢也没有藏着掖着,笑着把在柏林的经历详细地说了一遍。
和同学们闲聊完后,苏靖欢特地去找了陆杨。
他来到陆杨的宿舍,推开门,笑着说:“陆杨,看我给你带什么了。”说着,他把银熊奖奖杯放在桌上。
陆杨惊讶地张开嘴,眼中满是惊喜。苏靖欢又拿出一个厚厚的红包,递给他:“你当初可辛苦了,这是你应得的。”
当初陆杨确实为这部电影付出了很多,《心迷宫》卖了这么多钱,分一点出去苏靖欢也不心疼,之后他还打算给几个主演每人包一个大红包。
接下来的几天,苏靖欢成了学校里的“大忙人”,在北电四处开讲座、分享心得,还要与校领导见面、合影留念,日程排得满满当当。
等应付完了学校的事儿,苏靖欢还得操心自己的两家公司。
这两家公司成立已有半年时间,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蓝海影业原本只有一个财务,好多业务都是让穹顶建设的王明泰管着。这段时间又招了些员工,等《心迷宫》在国内上映就要有的忙了。
穹顶建设则通过苏靖欢的关系接了好几个和影视基地有关的项目,工人们忙得热火朝天。
一周后,苏靖欢和王明泰一同站在系统奖励的那两亩地上,仔细打量着这片土地。
两亩地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地理位置却相当优越,依山傍水,风景宜人。
苏靖欢自然开心,毕竟这是从系统那儿白嫖来的,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系统也规定了这块地只能用于新建影视产业。
这段时间,他就一直在琢磨怎么利用这块地做点与影视相关的事情。
苏靖欢仔细调查了周边环境。
2005年的怀糅,影视产业已经开始萌芽,附近陆续有一些影视基地在建设中。他还依稀记得,怀糅的中影基地正是在2008年正式建成的。想到这里,他心中一动:既然历史轨迹如此,何不趁此机会提前布局,从中分一杯羹?
站在土地上,苏靖欢的目光扫过四周,心中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将这片荒地变成一座小型影视基地,或者至少是一个能够吸引剧组拍摄的特色场景。
他转头看向王明泰,笑着说道:“老王,你觉得咱们在这儿建个影视拍摄区怎么样?说不定还能赶上怀柔影视产业的风口。”
王明泰点点头,若有所思地回应:“确实是个好主意。不过,咱们得好好规划一下,看看怎么把这两亩地用得最划算。”
苏靖欢笑了笑,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
就在他思考拍啥电影能用上这块地的时候,杨铭突然打来电话:
“苏导,你明天有时间吗?来中影我们聊聊《心迷宫》在国内上映的事。”
苏靖欢其实早就询问过上映事宜,可杨铭一直没回复,他最近正有些着急。
“好的,我明天上午就去中影找你。”
第二天上午10点,苏靖欢准时到达了中影。
杨铭还特地在门口迎接他,“来,苏导,今天我们确定一下《心迷宫》的上映日程,另外再带你见一下我们韩总,他可是想见你很久了。”
苏靖欢听到韩三品想见他的时候感到有些惊讶,毕竟这可是后面中国电影界的执牛耳者,他在后世也多多少少听过他的威名,但没想到这辈子这么快就有机会见面了。
他跟着杨铭坐上电梯直达顶层,敲响了倒数第二间办公室,这时候的韩三品还只是中影的总经理,距离最高的董事长位子还要个几年。
“进。”一道低沉但威严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韩三品大刀阔斧地坐在一张霸道的老板桌后,气场十足。
苏靖欢第一眼看到他就联想到后世他的绰号“座山雕”,确实很有那股范儿。
“苏导来了,百闻不如一见,苏导真是年轻有为啊。”韩三品一开口就有一股浓浓的官腔。
“没有,韩总过誉了,我也就是一时灵光乍现,况且当初要是没有中影的投资这片也拍不出来啊。”苏靖欢恭维了几句,然后立马开启了【甲方沟通】,和这种老狐狸聊天还是开挂来得放心。
“苏导谦虚了,当初谢导给我看剧本的时候,我就觉得苏导才华出众,没想到真拿了个大奖。谢导当年拿金熊,如今苏导拿银熊,这也算师徒传承了。”韩三平没有直接进入正题,先聊起了谢斐。
苏靖欢点了点头,感慨地说:“这部电影多亏了谢老师帮忙,拿了银熊奖,也算是没辜负老师的期望。”
说完,苏靖欢顿了一下,也没再绕圈子,直接问道:“韩总,杨总说今天聊《心迷宫》上映的事,您这边有什么好的档期安排吗?”
韩三平一拍脑袋,一副好像恍然大悟的样子:“你看看,这下差点把正事给聊忘了,来,小杨啊,你把我们商量好的档期给苏导说一下子。”
杨铭点了点头,拿出一个文件夹递给苏靖欢,里面有最近几个月电影的上映安排。
他给苏靖欢指出几个时间段:“苏导你也知道,顾导的《孔雀》才下映不久,票房不太理想。所以同为银熊获奖片,我们也想给《心迷宫》安排个好档期。”
“目前,我们觉得4月的清明档期比较合适,一是《心迷宫》刚获奖,时间间隔不长;二是《心迷宫》的内容和死丧有些联系,宣传时可以关联一下,说不定效果不错。”
苏靖欢听着杨铭的分析,表面上不动声色,实际上已经暗暗发动技能,窥探两人的内心想法。一番确认后,他知晓中影的确是真心认为清明档期是当前最佳的选择。
他心中暗自思量,清明档期虽说不像暑期档、春节档那样热门,吸引大量观众,但也正因如此,没有那些大片的激烈竞争,对《心迷宫》这样题材独特的影片来说,反而是个崭露头角的好机会。而且这个档期与电影题材十分契合,加上自己早就盼着电影能早日和国内观众见面,实在不想再继续等待。
微微沉吟片刻,苏靖欢抬起头,脸上露出一抹肯定的笑容,爽快地应道:“行,就按这个清明档期来!”
敲定档期后,三人围绕着具体的宣传计划和路演流程展开了深入探讨,一番简短却高效的讨论后,基本思路已经确立,剩下的便是后续细节的打磨和实际操作的规划,这些就留待中影和苏靖欢的蓝海影业在之后的日子里,进一步沟通、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