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叔胡惟庸](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66/53284766/b_53284766.jpg)
第23章 赏赐
“启禀主公和老爷,大喜啦!”
“夫人产下一个虎头虎脑的小郎君,哭声可洪亮啦!”
齐婆子立即出来报喜。
听到这个好消息,朱元璋一脚踢开挡路的青瓷炭盆,震得腰间玉带铿然作响:
“好!咱老朱家的福星降世了!”
这位开国雄主此刻竟红了眼眶,自从难产的阴霾笼罩进李府,他在院子里憋了两个多时辰,总算一扫心中的淤积。
李贞同样是热泪盈眶。
在一个时辰前,儿子生死不知,儿媳和孙子即将一尸两命,他差些崩溃。
可是一个时辰后。
儿子性命无忧,儿媳顺利产下一子,他们老李家不仅没有绝后,反倒还续上了香火。
这如何能不喜?
“列祖列宗有灵,又有重八的龙气护持,小胡郎中妙手起死回生,我们李家才有今日啊!”
说罢,老将军突然转身朝着胡翊长揖及地,拜道:“胡先生大恩,请受老朽三拜!“
李贞撩起袍子来,便要跪。
“使不得!“
胡翊哪儿敢叫李贞给自己下跪啊?
先不说朱元璋如何如何,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给自己跪下来,那他不得折寿?
胡翊立即闪身避开,从李贞身后将其搀起,赶忙说道:
“李大爷,你在宫里请我喝了顿酒,吃了上好的牛羊肉,这孩子的喜酒我都已经提前喝了,再不站出来救下孩子,那我胡翊以后还怎么做人啊?”
胡翊谦虚的又说道,“我这医治的手段只是个辅助,还是多亏了主公天子气运加持,又有你们李家父子为天下万民请命,推翻了暴元,这都是你们应得的,却不是我的功劳。”
胡翊这番话说的漂亮,也谦虚。
不觉间,马秀英已经从里屋出来了,她身边站着常遇春的夫人蓝氏,还有徐达的妻子谢夫人,以及汤和的妻子胡三娘。
常蓝氏大步向胡翊走来,尽显泼辣之风,一巴掌拍在胡翊肩头,笑着说道:
“是你的功劳那就是你的,这孩子,还把功劳往重八大哥身上推,你巴结他干啥呀?是怕他不给你封官还是咋地?”
常蓝氏常以大胆泼辣著称,她主动一提封官的事,马秀英立即附和道:
“这孩子救了咱的儿媳和孙子,重八,你是不是得表示表示?”
朱元璋此时真是兴高采烈,挥着大手朗声笑道:
“这还用你们说?”
他刚要开口,下意识要叫一声胡惟庸的侄子,你要咱给你什么奖赏?
但此时,朱元璋一顿,却是改了口说道:
“胡翊,你对李家有再造之功,提个要求吧,要咱赏你些啥?”
跟朱元璋提要求?
胡翊心说,能保住小命就行,赏赐啥的你老朱看着给吧。
胡翊灵机一动,躬身对朱元璋说道:
“主公,我确实有一个请求,请您一定要答应我。”
身旁的老三朱棡,笑着告诉胡翊说道:
“胡先生,有什么需要尽管提,不要怕我爹不应允,今日这样大的功劳,我爹可是大方的很呢。”
汤和妻子胡夫人也点头说道:
“就是,你就提吧。”
胡翊还是很有分寸的,开口请求道:
“主公,我入宫有几天了,十分想念家人,就请主公准我回家一趟,我回去看看妹妹,天黑即归。”
朱元璋竖起耳朵听了半天。
就这个?
“你还有点别的要求吗?”朱元璋问道。
胡翊说道:
“要是能在家里多待上一天,明天进宫就更好了。”
旁边的李贞听了胡翊的“要求”,忍不住打趣道:
“嗐!”
“我还以为你是看上了哪家的姑娘,扭扭捏捏的不好说,等着请重八给你提亲呢,结果就这个呀?”
常蓝氏也在一旁打趣朱元璋道:
“还是重八大哥管教严啊,人家小胡郎中回趟家,你都看的紧紧的。”
朱元璋立即摆手道:
“没有,咱可没有!”
“这不是给静端治脚呢嘛,咱是疼爱女儿。”
说罢,指着常蓝氏的这张嘴,一阵无语道:
“你瞧瞧你这张嘴,跟老常是一个德行,净拿咱打趣,也不知道你们夫妻俩到底是谁随的谁。”
朱静端侧目望去,只见胡翊额间密布细汗,自踏入李府门槛,胡翊身上的汗珠就没有断过,早已浸湿了后背。
随着常蓝氏抛出来的话,朱静端接话说道:
“爹,头几天泡脚也不是什么大事,就多放胡郎中几天假,叫他回家休息吧。”
马秀英看着自己的大女儿,她如此体谅胡翊,竟然主动站出来说情。
马秀英也挺高兴,出来帮腔道:
“我做主,放你两天假,不过给静端治伤的时候,你可得回来。”
朱元璋闻言,微微颔首道:
“就依咱妹子的,赏胡翊织金云雁纹纻丝2匹,素绢10匹,银100两,金50两。”
朱元璋随后又道:
“这么大的功劳,高低得赏你个官做,赏什么官咱还没想好,就等着听旨吧。”
胡翊立即跪谢。
之后,从怀里取出两包强力泄药出来。
这个药,崔医士和马秀英都很熟悉,当初在正阳门外,胡翊拿它救过小孩的命。
胡翊将药交给朱静端,嘱咐道:
“这个泻药,现在喂李夫人喝一服,到了晚上再喝半服,明早喂她喝剩下半服,则可以保住性命。”
朱静端立即去喂药,一会儿出来,笑着对胡翊行礼道:
“嫂子托我向你道谢,这个礼,就是代她给你行的。”
说到此处,朱静端也开口请教道:
“胡先生,我有个关于医术上的问题,想请问一下你。”
胡翊有些意外的看了朱静端一眼,她也会医术吗?
朱元璋他们闲聊着,听说朱静端要请教医术,也朝这边看过来。
朱静端问道:
“你刚来时,给嫂子后颈处扎了几枚银针,我看那几枚银针的行针和穴位,似乎只起一个静心安定的作用,但最后却展现出了起死回生的效力,这里面有什么奥妙吗?”
原来是刚进屋时,给文氏扎的那几针啊。
胡翊没打算趁机吹嘘一番自己的医术,而是说出了实情道:
“你的见解是对的,那几针,就只起个静心安定的作用,而且我扎的很浅,其实根本起不到什么效果。”
听到胡翊这样说,朱樉更加好奇道:
“既然没什么效果,为何还要扎这几针呢?”
此时,这个话头儿一起,包括朱静端、朱元璋、马秀英、李贞他们都被勾起好奇心,想知道这其中的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