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巅峰时刻:神秘的吉萨金字塔群
昭赛尔之后的法老们都把陵墓建筑的重点放在了金字塔上,早期的阶梯式金字塔整体坡度并不陡峭,而且每个阶层高度不大,简单地堆砌石块就可以了。如果想要用同样的方法建造更加陡峭高耸的金字塔,难度就非常大,而且建成之后金字塔外层可能会由于支撑力不够出现损坏。这显然是追求生命永恒的埃及法老们所不愿看到的。于是,经过不断地建造技术改进,我们今天见到的角锥金字塔才逐渐代替了阶梯式金字塔。
古埃及在第四王朝法老胡夫当政时期终于有能力建造出类似等边三角形的比较陡峭的金字塔。法老胡夫在离当时首都孟菲斯不远的吉萨修建了一座规模极其宏大的金字塔,胡夫之后的一些法老也将金字塔修在了吉萨,于是就形成了吉萨金字塔群。吉萨金字塔群中三座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金字塔是第四王朝三位法老所修建的——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这三座金字塔也是我们现在通过照片看到的埃及成熟金字塔的代表。
吉萨金字塔群中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它是第四王朝第二任法老胡夫的陵墓,由于胡夫金字塔规模空前绝后,所以人们通常称它为“大金字塔”。
大金字塔高146米,塔底面呈正方形,边长230米,四个斜面接近等边三角形,占地5.3公顷;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为2.5吨,有的重达几十吨,石块之间没有使用任何黏合物,却接缝严密,连刀片都插不进去,结构精密,令人惊叹。大金字塔用了如此多的石头,但吉萨周边并不产石矿。在没有滑轮、吊车、起重机和卡车的当时,古埃及人如何将这些石头从远方运来,把它们打磨光滑、放在合适的位置,至今仍然是一个谜。正是由于这些疑惑,金字塔又多了一些神秘色彩。
大金字塔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摒弃了传统地下墓室的建造方式,胡夫金字塔的墓室修建在金字塔正中的核心位置,大约长10.5米,宽5米,高5.8米。想要在金字塔核心建造墓室,就需要保证墓室的顶部结构能够承受上方石块的重量。于是埃及皇家建筑师们展现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了五层的石头平顶。每层由九条石板组合而成,总重达400吨。平顶的上面还有一个用两块巨石斜搭形成的三角形拱顶,巧妙地分散了上层金字塔结构的压力。厚实的巨石顶板,加上精妙的三角形拱顶,确保法老死后可以在这安全的永生之境里继续自己的统治。

吉萨三大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 三大金字塔分别是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
吉萨金字塔群中,规模仅次于胡夫金字塔的是胡夫儿子哈夫拉修建的金字塔,它也是埃及第二大的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底边长215.25米,初建成时高143.5米,只比胡夫金字塔矮3米左右。随着风沙侵蚀,两座金字塔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现在它高136.5米,与胡夫金字塔只相差不到1米。但由于哈夫拉金字塔所处地面较高,并且斜面更陡峭一些,因此看上比胡夫金字塔还要更高点。
在哈夫拉金字塔南面,有一整块巨型岩石雕凿而成的大斯芬克斯,据说这尊著名的狮身人面像就是以第四王朝法老哈夫拉为模特精心雕凿的。这尊狮身人面像身长约73米,高21米,脸长5米,一只耳朵有2米多长,是古埃及最大的纪念性雕塑。雕像头戴皇冠,双耳有头巾遮挡,额头刻有神蛇,脖子上围着项圈,面目凝重,威严地注视着东方。如今它虽是千疮百孔,却依然挺立,日夜守护着金字塔。
吉萨高地上三座金字塔中最小的金字塔是哈夫拉的儿子门卡乌拉的陵墓。在门卡乌拉统治时期,第四王朝开始走向衰败,倾尽全国之力,也难以承担修筑金字塔的消耗。因此,门卡乌拉金字塔不得不缩小建筑规模。门卡乌拉金字塔的占地面积不到大金字塔的1/4,底边长108.5米,塔高66.5米,用石灰岩和花岗岩建造而成。
胡夫大金字塔规模上已经难以超越,所以他的后继者们干脆就在金字塔的布局上做文章。吉萨金字塔群并不是一字排开,而是以胡夫大金字塔为中心,分别向东北和西南排列。这种排列方法很好地淡化了后世的金字塔与胡夫金字塔的高度差距,因为从尼罗河以西这一最佳观赏点望去,由于远近不同,肉眼很难判断出各个金字塔的大小。
门卡乌拉之后,埃及的经济和政治逐渐衰退,难以筹集人力、物力建造规模宏大的金字塔,因此,金字塔也走向了没落,无论规模还是使用材料都不如以往。现在,站在尼罗河以西望去,人们仍旧会为吉萨金字塔群的宏大而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