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重整山河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贾玥谋策破钗计

午后,炽热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落在四宝斋的雅间内,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柳叔与贾玥仍在雅间中等待,

柳叔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腹中不时传来“咕咕”的抗议声,再加上事情悬而未决,他整个人显得愈发焦躁不安。

这时,夏掌柜回来了,大步走进雅间,热情地说道:

“二位,忙活一上午,想必都饿坏了。我带你们去醉仙楼好好吃一顿!”

柳叔和贾玥再三推辞,却抵不过夏掌柜的盛情,只好跟着他前往。

醉仙楼,矗立在繁华的街市之中,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朱红色的大门散发着古朴而庄重的气息。踏入楼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酒楼中央,一座宽大的舞台格外引人注目,此刻,一位说书先生正站在台上,绘声绘色地讲述着《三国志》中的精彩片段。

只见他时而手持折扇,用力一挥,仿佛千军万马在战场厮杀;时而语气低沉,诉说着英雄们的壮志未酬,台下的食客们听得如痴如醉。

夏掌柜带着两人寻了一处空位坐下,点了几道菜。

菜还未上桌,夏掌柜便端起茶杯,接连喝了好几杯茶水,显然上午在东家那,因紧张拘谨没敢多喝水。

贾玥侧耳倾听,说书先生那抑扬顿挫的讲述声,仿佛具有魔力一般,将他带入了那个波澜壮阔的三国世界。

他不禁感叹,古时的人钟情于听书,确实有其道理,现场的氛围与感染力,远比自己看书来得生动有趣。

这边柳叔却心急如焚,拉了拉夏掌柜的衣袖,急切问道:“夏老兄,快别卖关子了,你们东家到底咋说的呀?”

夏掌柜神色一正,清了清嗓子说道:“二位,这次东家给出了两个方案。我思量许久,觉得得和你们仔细说说。”

柳叔忍不住插话:“快讲快讲,别磨蹭啦。”

夏掌柜摆了摆手,继续道:

“第一个方案,你们把书稿以五十两一册的价格卖给薛家,四册一共二百两。往后薛家印书、卖书,都与你们无关。

这钱呢,你们拿着就能走,稳稳当当落袋为安。”

柳叔皱了皱眉,示意他接着说。

夏掌柜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接着讲:

“第二个方案,你们先给薛家二百两印书的定金。三个月内,如果这书能卖到一万册,那就按一两银子一册结算;要是卖不到一万册,你们就得按二两银子一册把书钱结清。

在结算之前,东家开恩,你们可以先赊账拿货去卖。只是这二百两定金,不管怎样都不会退了。”

柳叔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讶,说道:“这……这两个方案,差距也太大了。第一个方案虽说稳,但钱少;第二个方案,风险可太高了。”

他眉头拧成了个“川”字,语气急切且带着几分愤懑,继续说道:

“还有啊,夏掌柜,你们四宝斋向来可不是这样收定金的。这次怎么一下子变了规矩,狮子大开口要二百两定金,这不是为难人嘛!”

“老朽实在是有心无力啊!这都是我们东家定下的规矩,哪敢有半点违抗。”夏掌柜满脸无奈,双手一摊,尽显为难之色。

柳叔紧蹙着眉头,不住地摇头,脸上写满了难以理解,重重叹了口气道:“这规矩变得也太突然了,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所以,今天是拿二百两回去,还是掏二百两出来,就在此一举了。

贾玥饶有兴致听完,嘴角微微上扬,绽出一抹若有若无的淡笑,他心中已然有了清晰的答案。

他暗自思忖,这背后的谋划者,想必就是那冰雪聪明的薛宝钗。

她怕是初见书稿便已心生喜爱,认定了这书稿的潜在价值。

然而,书籍销售本就充满变数,即便以她的聪慧,也难以笃定这书能否畅销至万册。

所以,她才精心设下这看似两难的选择,实则是一场精心布局的棋局,可谓是一石二鸟。

若自己选择第一个方案,薛家便能以相对合理的价格收入书稿,稳赚一笔;

若选择第二个方案,一旦销量过万,薛家将收获巨额利润,其实就算销量不佳,薛家也能凭借定金和二两一本的价格得到不少的盈利。

而且,这种定价方式,表面上给了自己选择的权利,看似宽厚,实则巧妙。

既能让薛家挣钱,又能让薛家在业界落下个仁义之名,可谓名利双收。

不得不说,她真正是个精明至极的姑娘。

此外,贾玥猜测,这薛宝钗或许料定以文海书局如今的状况,二百两定金绝非易事。

她心底里或许正期望着自己能选择第一条,这样便能顺遂她的心意,将书稿收入囊中。

毕竟,二百两的书稿价格,在当下的市场行情中,已然是令人咋舌的天价了。

……

……

从醉仙楼回来,柳叔就一直心事重重。

他的东家玥哥儿已经当场坚决地选择了交付二百两,期限是三日。

可是这文海书局,才刚刚生意转好几天,哪里这么快能凑到二百两。

真的是愁死了。

当下,筹钱成了第一要务。

在贾府,一个大丫头的月钱,也不过才一两银子。

二百两,打工得打二百个月。

一两一本的教辅材料,也得卖二百本,这还不算本钱。

真可谓,身怀屠龙技,难凑买刀钱。

柳叔忍不住抱怨道:“这薛家东家,也太过了些,这次开口就是二百两,着实是故意刁难。”

贾玥倒是不慌不忙,沉稳地说道:“先看看账再说,看看书局现有多少白银。”

“少东家三思啊,若真是全提了出来给薛家,又没卖出几本,那可就是血亏啊。”柳叔忧心忡忡地劝道。

“留着店铺运营的基本费用,且先看看。”贾玥坚持道。

柳叔叹了口气,无奈地走进账房,一阵算盘声劈里啪啦地响起。

一番计算后,他得出结果,扣下日常运营费用和即将要还的教辅资料货款,距离二百两,还差一百八十两。

这缺口可真不是一点两点呐。

贾玥沉思了片刻。

他向柳叔账上支了些银钱,派福生去成贤书院请张闻孟畅二人到醉仙阁一聚,就是他们中午刚去过的地方。

贾玥想起中午那顿饭,简单几个菜,居然要三四两银子,够普通人家吃一个月的了,心中不禁咋舌。

“玥哥儿,莫不是想向人借?张孟那两位公子哥?”柳叔疑惑地问。

“非也,这可如何使得。”贾玥笑道,心想,关键人脉可得关键的地方用。

……

……

夜幕降临,醉仙楼被灯笼的暖光笼罩,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楼内灯火辉煌,热闹程度更胜白昼。

雕梁上悬挂着的琉璃灯盏,将整个大堂照得熠熠生辉。

墙壁上挂满了名人字画,与这热闹的场景相互映衬,彰显出醉仙楼独特的文化底蕴。

酒楼内的食客们推杯换盏,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听闻贾玥书成已出山,张闻孟畅二人高兴得不得了,接到邀请后,便积极地奔赴醉仙楼。

张闻一来就熟稔地带着贾玥去自己常用的包间,按老规矩,点了一桌丰盛的菜肴和美酒。

看着醉仙楼掌柜满脸谄媚的笑容,贾玥心想,这桌请下来,今天兜里估计会比脸还干净。

包间内,张孟二人只捧着书稿,看得津津有味,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世界,放着一桌的饭菜,压根不动筷子。

贾玥觉得浪费可惜,挣钱不易,便自顾自地吃了起来。

那色泽诱人的大肘子,香气扑鼻,一口咬下去,鲜嫩多汁,美味极了。

许久,张孟二人看完书稿,不禁唏嘘不已,仿佛从一场美梦中苏醒,脸上洋溢着酣畅淋漓的神情。

紧接着,二人对贾玥的作品一阵夸赞。

之后,张闻好奇地问道:“之前听闻贾兄弟要印书成册,何时能出?”

见时机刚好,贾玥端起酒杯,恭敬地起身敬酒:“小弟正有一事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