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名师讲稿精要系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七、指导养生防病

中医学以阴阳学说来阐发养生理论,强调“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什么是术数呢?其实,术数从产生之初就包含着两方面内容:一是天文和历算,二是命相和占卜。

《中医大辞典》对术数的解释有两个方面:一是指道家修身养性的一种方法,包括导引、吐纳等调摄精神、锻炼身体的一些措施。二是指方术气数,是以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之理,附会各种迷信之说,以制定人事和国家的气数。

根据术数的原旨,术数在中医学理论构建和实践中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是运用阴阳五行、河洛数理、易学象数、太极序列、五运六气等法则和规律,以“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思维模式,探讨人体生命现象和活动的本质、规律及其与自然的关系,并且预测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②是指气功、各种体育锻炼等养生祛病延年的方术。

“法于阴阳”就是指按照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起居生活;“和于术数”就是指根据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调养和锻炼。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一句名言的理解历来存有争议。中医学特别重视“以人为本”,无论是对疾病的诊断防治还是日常的养生保健,都非常强调个体化原则。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般有三种解读:一是说明人应顺应自然界阴阳二气的消长,直接从自然界中或采用培补的方法获得机体所需的阴阳。二是指不同体质的人群可以采用不同的养生方法。也就说,阳虚者春夏养阳,阴虚者秋冬养阴。三是指阳虚患病人群在春夏之际预培其阳,则入冬病减,也就是“冬病夏治”;阴虚患病人群在秋冬之际预培其阴,则入夏病减,也就是“夏病冬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