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之堂中药讲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讲 心与小肠用药

《内经》谈五脏六腑,以心为第一,“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又曰:“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

心是一个离卦,两个阳爻,中间一个阴爻。外象是阳火,内中为阴血。所以在用药时取其象,要顺其性,养其真。真就是阴血,性就是阳气。在配伍时,就要注意阴阳互济,比如桂枝配丹参治痤疮,桂枝配白芍调和营卫,桂枝配阿胶补养心血,桂枝配生地黄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等。

老师说,精、气、神以神为上,凡摸脉首先察其有神无神,不论何病,若摸到脉无神气,首先都应以强心调神为第一,强心调神方就是以桂枝汤加红参为基础。

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降浊顺畅,则心脉通调,反之心脉强大则小肠动力足。所以通常治心不离小肠,治小肠不离心。心病要降小肠浊,小肠病要通心阳。

降小肠浊有通肠六药,火麻仁、猪甲、艾叶、苦参、鸡矢藤、红藤,治小肠有积,或小肠息肉,或大便不通,或通而不畅。

通心阳有心三药,红参、银杏叶、红景天,治心阳不振,心慌气短。

心脑血脉相连,心气通过颈上达脑窍,所以通心脑血脉有通脉三药,葛根、川芎、丹参,治心血不足,头晕,脑供血不足。

老师说,碰到一些杂病,一时难以把握局部升降时,你就可以退出来,从大的升降角度来调心与小肠。心是五脏阳气的大主,清阳直接上于脑窍。小肠是六腑之中最长的,所有浊气都从这里降下去,把心中清阳一升,肠中浊气一降,这个大升降调好,在这个升降范围内的疾病都会慢慢好转。

心主血脉,周身血脉不通都要考虑到强心活血,三七为活血化瘀之圣药,既可用于治急症,跌打损伤,瘀血攻心,也可用于治疗慢症,血脉瘀堵引起的各类疾病。

心其华在面,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痤疮、面斑的治疗都要从心入手,所以有痤斑四药,丹参、桂枝、乳香、没药。

心是一个离卦,心阳不足会背凉,心火不足,难以暖肺中金,金寒则咳嗽久不愈。扶心阳时还要照顾到阴血,有个食疗小方子叫肉桂粥,用肉桂来扶阳气,用粥来养阴血,取阴阳互济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