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典型脉
持脉之道,虚静为宝
任之堂一般是上午看病,老师每天上午,或看三十人,或看五十人,或看七十人。老师双手号脉,一边跟病人话疗,讲一些疾病要注意的事项,一边观察病人舌象,最终定药用方全在脉上。
老师以脉为主导,病人陈述、医院检查为辅助。有时病人不需要说话,两三分钟下来,方子便开好了。而且老师经常断病人疾病,病人直点头。服完药后,很多病人或痊愈,或改善。这样病人也觉得很神奇,不是老中医,为何治病如此有底气?而前来学习的学生们更是急于学到老师的脉法。
《内经》曰:“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老师说,道不轻传,医不叩门。我这脉法说穿了,不值半文钱。不是我没教,我一直都在教,我在这里随时都在传。我们号脉,号的是这个证,用药也是对这个证,如果号脉连证都没搞清楚,那么治疗起来就没法入手。所以号脉不是简单地诊断,它更是一个复杂的治疗思路。只要你号出病机来,那治法、方药一下全出来了。
学生们问老师这么快速地断脉诊治,有什么窍门?
老师笑着说,这也没什么,把握住几个典型脉象,熟能生巧罢了。我给你们讲个事儿,以前有个做饼的小伙子,刚开始他每个饼都要先称过才做,这样精准是精准些,但速度太慢了。
于是这小伙子就暗下决心说,我一定要练出手感来,一抓就是那个斤两,一点都不能差。刚开始是有些大小不一,可一个月后他就做到了,一抓一个准。所谓百炼钢成绕指柔,摸脉也是这样的,无他,“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而已。
《内经》说:“持脉之道,虚静为宝。”你要摸得快,摸得准,也可以,但要虚心,要清静,不能被病人情绪左右。心静到一定程度,指下成形,心中就能成象,中医叫作取象比类,这个象一出来,哪个地方郁住,你就疏通它,上越了你就引它下来,下陷了你就把它升起来,神不够,你就给它强心。
学生又问,怎样可以断脉断得准一点?
老师说,学医有句老话,叫作医者父母心,父母心就像菩萨心肠,朱良春老先生得师章次公赠行医八字,神仙手眼,菩萨心肠。这诊病摸脉下药,谁都想要有神仙手眼,但这神仙手眼不是求来的,是自己磨练来的,前提是你心中要有病人,要有菩萨心肠。就像小孩刚出生一样,你每两个小时就要给他喂奶,还要换尿布,细致入微,无所不到。小孩的寒温不适,只有父母才能知道。
《内经》提到非其人勿教,不是说古人吝法不肯教,而是医学这东西需要有一定心怀的人才能学,这种心怀《大医精诚》里说得很好,面对病人,要能够生起大慈恻隐之心,这是父母心,是菩萨心。
学生们又问,老师,有哪几个典型脉象?
老师笑着说,其实我都早已经教给你们了。我现在传给你们的,也是最快、最容易上手的摸脉办法。我们不直接按《濒湖脉学》讲,如果走那路子就慢了,而且不容易走下去。
中医先要调大阴阳,然后再到脏腑入细。如果大阴阳都没掌握好,一下子钻进各种脉象的鉴别之中,就像入了迷宫一样,团团转。又好像风水师入山,没带罗盘一样,满山跑,脚踏着山龙,却不知道山中真面貌。
你们学脉,先要忘掉二十八种脉象,然后抓住三大典型脉。
第一大典型脉是脉神(无神脉)。
第二大典型脉是脉气(郁脉)。
第三大典型脉是脉势(上越脉或下陷脉)。
来任之堂的病人中,三大典型脉占了绝大部分。这三大典型脉,对于我们学脉来说,就像汽车的导航仪,又像轮船的指南针。在你熟悉的路线里,你或许觉得作用不是很大,可是当你面临很多陌生的环境时,这导航仪和指南针作用就大了。同样对于有经验的医生来说,他或许望而知之,但对于初入门的学子来说,这三大典型脉象,却能够为他们在治疗很多疑难杂病时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