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天 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
2月23日
◎高血压病人致命三点
今天照例八点半到大药房,药房门口已排满了病人。
第1个病人,患有高血压病,是个妇女,由她儿子陪着来看病。
这病人高血压,头晕目胀。老师说她的脉象上越,亢旺得很,而下边却空虚,所以腰脚无力,头重脚轻。
老师直接叫我开天麻钩藤饮,天麻15克,钩藤15克,石决明30克,栀子12克,杜仲30克,桑寄生15克,川牛膝20克,黄芩20克,首乌藤(夜交藤)30克,茯神15克,生牡蛎20克,菊花8克,川楝子15克,竹茹20克,生麦芽15克,泽泻6克。3付。
这个方子是在天麻钩藤饮基础上,加了川楝子、生麦芽顺肝气的药,再用竹茹、泽泻、牡蛎增强平肝降逆之力,并用菊花易益母草,病人以目胀头晕为主,“闻之菊花能明目而清头风”。
这个病人后来回了短信,反馈良好。很多病人吃中药调好或好转了,不会主动再向医生反馈,所以我们也不方便记录医案。
这个病人的儿子发短信来说:“余老师,您好!我妈喝了3付药后,脸上的红光就消退了,眼睛也不胀了,血压也降到轻中度的水平。而我吃完你的药,虽然血压降得不大,但胃口却好多了,现在头晕基本都没有了。真是医林出余浩,患者福音到。这里真心向老师致敬!致谢!”(此为3月3日收到的短信)
天麻钩藤饮方歌曰:天麻钩藤石决明,栀杜寄生膝与芩,夜交茯神益母草,眩晕目胀与耳鸣。
天麻钩藤饮是专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目胀、失眠,而下焦却空虚、腿脚无力的。里面有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息风降逆;栀子、黄芩清肝经之热火;杜仲、桑寄生补下焦肝肾;首乌藤、茯神宁心安神;再有益母草、牛膝活血利水,引血热下行,从小便排出。
古人称此方为平肝降逆,专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失眠的良方。
现在肝阳上亢、肾水亏虚的人很多,头重脚轻,血压高,眼花,失眠,目胀,所以老师运用这个方子的频率也很高。
关于高血压病人的医嘱,老师最常交代的就是不要生气。确实,生气常可直接升高血压。高血压病人最致命的伤害有三点:第一就是激动易怒,第二就是突然用力过度,第三就是吃得太饱,撑住了。尤其第一点伤人最重。
这里有一首清代大学士阎敬铭的《不气歌》,挺有意思的。大家生气前,不妨高歌一曲:
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
倘若生气中他计,气出病来无人替。
请来医生把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
气之为害大可惧,诚恐因气把命弃。
我今尝过气中味,不气不气真不气。
◎芍药甘草汤治疗肝郁引起的大便秘结
便秘怎么办?现在便秘也成为常见病了。
这个女病人便秘得非常厉害,从高中到大学毕业,一直为便秘所苦,非常烦躁,眼睛也有些胀突。老师一摸她脉,就说她肝脉郁得很厉害。
老师又说,人体不单肝脉归肝所管,而且所有管腔、通道,通通都要归肝所管,都要靠肝的推动疏泄作用。
然后老师又断病人有慢性咽炎。病人说,老觉得咽喉有东西吞不下去,又吐不出来。这不正是梅核气吗?梅核气乃痰气结于咽中,是胸膈郁热与痰湿交结的结果。这时既要宽胸中郁气,又要散咽中痰核。
老师便叫我写上两个合方,栀子豉汤加半夏厚朴汤。栀子豉汤是《伤寒论》的名方,专治心烦懊恼、睡卧不宁,可以清膈上郁热。而半夏厚朴汤是典型的治梅核气名方,能令痰气舒达,方歌称:痰凝气滞此方除。
接着,老师又重用白术40克,火麻仁40克,白芍20克,健脾气,润肠道。芍药甘草汤就两味药,可以治疗肝郁拘紧引起的大便秘结。
最后,老师还交代了医嘱,叫病人常举手疏肝,练习甩手功,在家中每天都抽出时间来做做广播体操。
全方为:栀子10克,淡豆豉30克,半夏15克,厚朴12克,茯苓15克,生姜20克,苏梗10克,白术40克,火麻仁40克,白芍20克,炙甘草10克。
这方子从上焦胸膈热烦,到中焦痰湿交结,以及下焦便滞不通,一路都理顺下来。这不正是《清静经》里讲的“降本流末,而生万物”吗?
◎牙痛大多是胃火上蒸
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这个病人正是牙痛,皱着眉头来的。
老师摸他的脉象说,你这是寒包火,然后只叫我开四味药,便嘱咐病人拿回去泡水服用即可。
生大黄15克,生麻黄5克,生甘草15克,薄荷10克。
牙痛,大多是胃火上蒸所得。所以用生大黄为君药,导热从肠腑下行,釜底抽薪,其热自退。《用药传心赋》说大黄乃涤荡之将军,《药性赋》也说通秘结、导瘀血必资大黄。用大黄导热下行,六腑以通为顺。又因病人有寒邪客于肌表,火郁而不能出。《内经》说火郁发之。这时又需要提一下肺窍壶盖,则下焦之热更易下行,故用5克生麻黄,表散肺家之寒邪。又用点薄荷叶,《药性赋》说薄荷叶宜消风清肿之施。对于牙痛肿胀,既能清利疏导,散去风热,还能疏肝解郁。用点生甘草,乃调中之国老,还清热解毒。
小小的方子也是君臣佐使兼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啊!
这病人服后,反馈说效果很好。后来又来按这方子再抓药,很高兴。
◎重用白术治鱼鳞病
皮肌炎、皮肤脱屑可不容易治。俗话说:治啥别治皮。皮肤病,看似病在皮肤,实则关乎五脏六腑。老师同样是用脏腑生克的整体观来治疗的。
这个小伙子,上次皮肤脱屑非常厉害,老师还拍了照片。这次病人服完药后来复诊,跟上次照片相比,明显好转了很多。老师又拍了照片,以作治疗前后对照。
老师说,这类顽固性脱屑、死皮的皮肤病,必须要健脾,培土生金。这是个鱼鳞病,白术可治。《神农本草经》说白术有疗死肌之功,但必须要重用。于是老师重用白术60克,苍术20克,再加附子以温运脾肾,振作阳气。
我们读《难经》时体会最深的也是这个道理,为何白术能疗死肌呢?因为脾主肌肉,白术健运了脾胃,就能令肌肉恢复生机。如果损伤了脾胃,肌肉、皮肤便因为失去营养物质的供给,而失去生机,就会再生受阻。这叫万物生长靠供养,失去供养不生长。所以,伤了脾胃的人治疗皮肤病是比较困难的,必须先治好他的脾胃。这就是《难经》所说的,损其脾者,饮食不为肌肤。
这是说,一个人吃伤了脾胃,长期过量饮食,这样最容易得各种皮肤病,且顽固难愈,还特别容易伤风感冒。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脾胃受损后,由中焦供养到皮肤、四肢精气的途径就被切断了。这就像《孙子兵法》里所说的行军打仗,粮草断了,故寸步难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皮肤病还没开始治,先要把脾胃治好。脾胃就是粮仓,水谷精微不能由脾胃供养到肌肤,肌肤腠理开合失常,不仅容易患皮肤病、伤风感冒,而且还缠绵难愈,反反复复。从中医整体观来看,这都是脾胃型皮肤病或胃肠型感冒。
这样我们读《神农本草经》白术能疗死肌就明白了。脾主肌肉,肺主皮毛,土能生金,脾能生肺。用整体观、脏腑相关来理解这个药性功效,就更容易到位。
接着老师又加入了他常用的三味药对,即枳壳、桔梗、木香,调理中焦气机升降;再加龙衣(蛇蜕)、蝉蜕,取类法象,令旧皮脱尽,新皮复生;还用点黄明胶烊化,黄明胶乃黄牛皮熬成的胶,以皮通皮,胶能滋润皮肤。
最后,治皮肤病还要照顾到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因为肺主皮毛,皮毛开合正常,全在于肺。老师一开始说,治疗这个病人必须要发汗,也是这个道理。《用药传心赋》说,麻黄表寒邪之汗。故老师用生麻黄与竹茹一升一降,生麻黄宣发肺气,竹茹肃降肺胃之气。
◎一味降香治胃气痛
降香是一味良药,能行气活血,又能降气。尤其是现在病人普遍急躁,气机往上亢逆,这时既需要理气,又需要降气。
《药性歌括四百味》曰:“降香性温,止血行瘀,辟恶降气,胀痛皆除。”
降香与丹参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活血降气、化瘀止痛。又因为降香独特的辟秽化浊之功,所以对于胃肠血浊杂质比较多时,兼有气郁作痛,这降香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老师下午收了一大麻袋的降香。老师收购药材,并不在乎价格,但药材一定要保真道地。要真货,不要假货。因为上次药商拿来的降香,泡在水里,只有浅浅的色彩。
老师拿出真降香,热水一倒进去,才一小片降香,整杯开水立即变成紫红色的了。这是中药鉴定的知识。如果我们不懂鉴别的话,很容易上当受骗。老师说,药材买卖里的水很深。实际上,降香就是黄花梨,制作上等家具用的就是它。
这时,我们想到一个医案,以前古代有穷人替财主打工,得了胃痛、头晕,找郎中看。正逢地主家用黄花梨制家具,有很多锯末。郎中便叫这穷人到财主家拿一把锯末回来,然后每天冲服一点,几次便好了。
以前曾听闻“竹头木屑,皆利兵家”的典故,所谓用药如用兵,这竹头木屑也是良药啊!老师善用竹茹、木香、降香,不正是用竹头木屑吗?
老师问我们,降香、沉香的药性是怎么走的?我们四人都说以下降下沉为主。
老师说,它们是降中带升,香味皆能醒脾以升清,这沉香、降香,芳香醒脾,辟浊,把秽浊化开,轻清之气就上升了。所以我们想,胃痛引起的头痛乃胃中有秽浊气滞,清气不能上升,这时用降香降浊气以升清气,正是医案中郎中治病的道理所在。
当然真正增加药的价值,不单在于药物本身,很大程度取决于良医。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良医手中无庸药,在良医的手中,非常普通的草药都有神奇的功效。正如韩愈所说:“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这既是韩愈出彩的人才观,也是中医平等的药材观。所以古人说:“竹头木屑,皆利兵家。”关键是要看如何用。不是药好不好,而是你会不会用,会用无弃草,如巧匠无弃木。
◎龙骨调养精气神
老师说,如果有上好的龙骨,数吨也要收。为什么呢?因为这龙骨是在神的层面上调身体,它能镇静安神,治失眠、惊惧、癫狂;还能从气的层面上调肝气上逆,平肝潜阳,治疗各种肝火上亢、烦躁易怒、头晕目眩的疾病;还可以从精的层面上来收敛固涩,用于各种遗精、滑精、带下、崩漏、出虚汗等病症。
中医说,人有三宝,为精气神。调精、调形是初层面的,调气机是中层面的,调神志则是高层面的。病在精气层面,比较容易医,很多药都可以用。可病在神志层面,却相当难治。能作用于神志的中药并不多,如龙骨、牡蛎、茯神、远志、菖蒲、酸枣仁等,这些中药都是老师常用、善用的。
龙骨在调养精、气、神方面都有广泛的用处,在精它可以涩精止遗,在气它可以降气潜阳,在神它可以镇惊安神。
学好龙骨、牡蛎这两味药的功用变化,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当今时代,太需要镇定从容了。降得浮躁之气定,乃修学第一功夫啊!也是养生做人第一功夫。
老师也说了,他只需这常见的几味药,就可以治大部分疾病。这药海里面的变化,更是深潭无底啊!
什么是龙骨?也有病人问,我们说这是古代的大型哺乳动物恐龙、大象、牛马等的骨骼化石。病人们很吃惊,似乎不相信,这化石不应该收在博物馆里面吗?你们中医也搞出来做药。是的,老师说这龙骨现在可是用一点少一点,而且价格一直往上飙升,假货还非常多。自己要有库存,才能用到真药、好药。
秀梅学过药材鉴定,曾试过把龙骨放在舌头上,那龙骨就像磁石吸铁一样,立即吸紧舌头。我们也试了一下,果然舌头与龙骨紧密地黏涩在一起。这大概就是龙骨能涩精止遗的一大特色吧?用舌头去试验,也是鉴别龙骨真假的一种方法。
龙骨质重,像石头一样,徐之才《十剂》中云:“重可去怯。”像龙骨、牡蛎、磁石这些质重的药,能治疗各种气怯病。气怯就是神气浮散了,用石类重镇之药,能令其归元安静。现代很多人心浮气躁,气怯,神志不安其位,龙骨用之,就有镇惊安魂之效。
下午,阳光明媚。我们同老师一起到湖北医药学院的百草园收药,本来想见识各类青草药的,但却因为现在正是初春,大部分草药还是枯黄的,没有吐绿,所以只能采收一些现成的药材,如防风、射干,各收集了一大麻袋。
刚从地里挖出来的防风,我们一尝,是甘甜的。《用药传心赋》说,防风乃诸风之必用。防风能祛风,为风药之润剂。既治外感风邪、感冒、头痛、风湿,也治内伤风动,如肠风、肝风,防风都可作为药引子,而有良效。如玉屏风散治虚人易伤风感冒,川芎茶调散治伤风头痛,痛泻要方治肝风、肠风泄泻,蠲痹汤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防风通圣散治内外不通、大便秘结。这些药方中都有防风的影子。
至于射干,《药性赋》中说,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我们也尝试嚼服了一下射干,果然咽喉麻辣,流连不去,直到第二天,那种麻辣感觉还没有完全消去。射干药力偏重作用于咽喉部位,这是毋庸置疑的。可见古人论中药归经作用可能也是亲尝亲试出来的。
今晚,我们喝完小米粥,从知粥味回到大药房,就同老师一起做药丸子。今晚做的是乌鸡白凤丸。我们四人同老师边做药丸边聊天,对于我们学医者经常从事脑力劳动来说,干些轻微的体力活便是最好的休息,这大概就是养生中的劳逸结合吧。
一个人要常劳身,常逸心,便真会养生。劳身就是养身在动,逸心就是养心在静。身体要勤动,心理要放松。
第一次做药丸,先把药泥切成块,然后揉成条,再把药条捏成一个个丸子,老师把最后一关。他说务必要捏得大小均匀。后来,我们也仿着捏丸子,一个晚上就基本把手法练熟了。
老师又谈到中医八法中的和法。和法者,和其不和也。八法之中,和法为贵。老师的治病思路就是以调和气机升降出入为主。比如老师用黄芪、葛根、柴胡这些升散的药时,往往会配牡蛎、黑豆、竹茹这些降浊的药,升清降浊,令气机各行其道,恢复正常,就可以治疗不少常见病、疑难杂症。
中医不是治疾病的病名,而是治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所以,行医者绝不应该被病名所吓住,中医看的是病人整体的气机状态。
比如,人体阳气郁在中焦,上面燥热,会有口腔溃疡、心烦、失眠,下面寒凉,会有小便清长、腰酸腿软、脚部怕冷,如果针对每个疾病来治疗,那不是要吃很多的药,而中医却看到是这个气机失常,调升降而治之。
老师常说,以自身之热疗自身之寒,使寒热气机对流,病人的身体便会一步一步好转,便会渐渐恢复过来。老师称这也是和法,调和上下气机。他喜欢用《内经》开篇这几句话,来形容用药治病升降出入的思路,而且经常吟诵。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
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