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法开始,肝成儒道圣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4章 西南三省第一人(求追读)

“阿弥陀佛。”

老和尚唱了声佛号,旋即,其人手捧纸墨笔砚,笑吟吟走了过来:

“打扰几位施主游山玩水的兴致了。

“老僧冒昧,想请几位施主留一份墨宝,寺中僧众居士近百,也好日夜瞻仰祈福。”

老方丈说的是客气话。

毕竟,弘福寺的规模,本就是修文府之最,再加上名声在外。

寻常的落魄书生来此,就只有敬香礼佛的份,谁在乎你写不写几个字啊?

再者说,若寺中摆出来的书法文章极劣,岂不折了这偌大的皇家寺庙的脸面?

至于今日同游的几位年轻学子闻言。

其中有位似是虔信佛法的,当即双手合十:

“原来是弗云大师当面。”

另外一人,这时压低声音,给龙场县出身的沈言和高家兄弟介绍道:

“此为弘福寺的弗云方丈,佛家九品,‘禅定’境界的修行者,在黔中佛门,颇有威望。”

少年轻点下头,继而随众人一同见礼。

佛门九品禅定。

处在这一境界的修行者,往往能坐禅一昼夜而不觉得疲惫。

对佛理禅机体悟更深的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思考与辩论的能力。

唯独和寻常儒家九品一样。

是个不能打的。

“说起来。”

最早双掌合十,以佛门礼节拜会老方丈的那位秀才,此刻颇为熟稔地开口:

“大师何必另寻纸张。

“我记得,方丈您新修的大殿,那四面墙壁,是不是还空着?”

“诚然。”

弗云方丈自然是个不打诳语、不说谎话的:

“不过,老衲已然请了数位书画名家,或题字,或描摹壁画,这个实在是......”

其人一时语塞。

见状,那名学子轻笑一声:

“大师舍近求远了不是?

“闻名遐迩,诗词书法并称双绝的沈公子就在此处,哪还需要再请什么名家?”

“嘶......”

弗云和尚倒吸一口冷气,顺着那名学子的指引,老方丈向人群中的一位青衫少年望去:

“可是今年的秀才案首,被本省巡抚赞为‘将相之才’的沈言沈公子?”

稍后,其人视线中,少年拱了拱手:

“学生便是沈言。”

老方丈顿时点了点头:

“笔墨已然备好,还望公子务必不要推辞,来,老衲头前带路。”

......

须臾。

弘福寺新修的那间千佛大殿内。

“此何人也?”

一道颇为清亮,甚至有几分刺耳的少年声音,回荡在数丈高、十数丈宽的恢弘佛堂内。

面对纷纷投来的目光,久长县案首、修文府府试第三,冯云冯公子不闪不避。

其人直视着弗云方丈:

“大师请我家老师到此,难道就是为了和这种书法拙劣的孺子并列的么?”

孺子便是竖子、小儿的意思。

冯云这话说得极其无礼,几位同行的秀才各自皱眉。

尤以那位出言邀沈言来大殿中题字的学子为甚,其人似是觉得,友人受辱之事因他而起,额头上不免青筋蹦起!

“这,这,冯小公子何出此言啊......”

弘福寺方丈,弗云老和尚同样满脸为难。

对此,冯云却连理都不理:

“沈言,我练字十数载,你若要在这大殿中题字,就来和我冯云先分个高下!”

面对如此咄咄逼人。

悄无声息间。

沈言眯了下眼睛。

这冯云。

其实与他并无仇怨。

可其人的心性,偏就是个喜欢踩着他人自命清高的,无非是在府试放榜当日踢了块铁板,这才消停了几日。

不过,今次两人不过第二次碰面,自己又是新进的秀才案首,分明压了他一头。

这冯小公子,又是从哪寻的底气,在我面前这样嚣张?

他那位老师?

略一沉吟,沈言干脆直言不讳道:

“冯云,你还不配与我谈论书法,更不要说什么高下。

“去将你那位老师,直接请来吧。”

“你!”

对面的冯公子面色涨红,满腔激愤,一时间竟梗在喉咙里。

可随即,因为这边的争论之声渐起。

西侧那面墙壁下,有名中年男子忽地唤了一声:

“阿云。”

随即,簇拥着他的人群分开,露出其人的身形样貌来。

那是一个年过四旬,身穿素衣,丰神如玉,容貌十分俊美的中年人。

他手执毫笔,缓步走到近前,声音抑扬顿挫道:

“我这学生,说话的语气不好,我代他向你赔个不是。

“不过,区区一个府试案首,也确实不该与我并列,若然同殿题字,未免有碍观瞻,你这少年,可还有什么要说的?”

沈言眉梢微挑。

语气不好,而非说的不对。

区区一个府试案首,也确实不该与其并列......

冯云这位老师,虽然风姿奇佳,令人一见面就心生好感。

但他口中之言,仍旧失礼到了极点。

果然有其徒必有其师!

可与此同时。

少年身侧。

接连有人出声惊叹:

“怎会是他!”

“冯云的老师,竟是渊海先生林庭?”

“唉!”

“此事要遭,沈兄,是我对你不住!”

沈言不明所以。

他压低了声音:

“这位渊海先生林庭,又是什么人?”

那名学子一时苦笑:

“此人......

“此人乃是西南三省,家世第一,德行第一,诗词第一,书法第一,故四面皆知,渊海先生林庭,就是西南三省的第一名士!”

此言一出。

高明扬兄弟立时脸色陡变。

兄弟两人对视一眼。

紧接着,又不约而同地望向那位——早已进士及第,丁忧辞官后归隐山林,从此再不出仕,十数年间养出西南三省第一人之名的五品巅峰修行者。

其人果然云淡风轻,对在场的诸位秀才视若无睹。

高明扬又赶紧回头,想用目光示意自己这位同窗好友:今日之事,暂且忍下。

可随即。

咦?

高大少爷挠了挠头。

沈兄好像,并不十分焦急的样子啊。

而就在他思绪百转的同时。

随着目中点点清气闪动,沈言的目光,落在渊海先生林庭刚刚书写完毕的那面墙壁上。

在那一连串吹捧其人的各种“第一”中。

家世第一无外乎此人乃高姓大族出身。

德行第一更虚无缥缈。

诗词第一,这个倒未见得是吹嘘,可一时三刻间,又能上哪去找一篇来?

唯独这个书法第一。

有渊海先生林庭刚刚抄写在大殿墙壁上的一部《法华经》为证,必然做不得假!

更重要的是。

就在其人问出那句“你这少年,可还有什么要说的”时。

沈言耳畔,竟响起来一道戏谑声音:

“怕他林小人作甚,他写你也写就是!”

王华。

王夫子。

他的这位老师,此刻竟已然到了!

于是。

沈言再无顾忌。

少年凝视着墙壁上的那部《妙法莲华经》。

这部佛经足有六万余字,此刻被人用精巧至极的蝇头小楷,一字不差地誊抄在大殿西侧,遥看之下,确实美轮美奂。

他暗自点头。

这渊海先生林庭,还真不是浪得虚名。

最起码,其人手上的书法造诣,若以自身面板的标准来评判,就已然有“精通”层次。

少年自穿越以来,所见之人中,当属此君的书法水平为冠!

再要细分下去。

其人在“精通”级别,大约还能有个“进度:(200/2000)”的程度。

而随着眉心识海中玺印颤动,墨色面板在沈言面前勾勒出来:

【技艺:书法(精通)】

【进度:(1778/2000)】

【效用:笔法皆精,意境皆成,颜筋柳骨,凤舞龙飞,下笔遒劲有力,文字神韵天生。】

......

虽然同在“精通”层级。

可毕竟,我有挂。

此刻的渊海先生林庭,与沈言之间的差距之大,有足足“1500点进度”,甚至超过了把一门技艺从“未入门”肝到“精通”层次的进度之和!

轻舒了一口气后,少年目光凛然道:

“弗云大师,劳烦你帮我准备一壶墨汁。”

说着,沈言径自出门。

不多时。

迎着大殿内众人错愕的目光,他竟是拎了一把反复洗涮过几遍的大扫帚来!

“这,这是扫地用的啊......”

端着一壶崭新化开的墨汁,弘福寺弗云方丈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

“沈公子,你这是要?”

“装神弄鬼,哗众取宠罢了!”

侍立在其师身侧的冯云嗤笑一声。

而这一次,不知是不是冯云这话说中了其人心中所想,渊海先生林庭,干脆并未出言。

与此同时。

沈言将一壶墨汁,尽数泼在了扫帚上。

随即。

他深吸了一口气。

少年笔走龙蛇间,在大殿东边那道墙壁上,写下一个硕大的“佛”字。

以大对小,只此一字!

而就在“佛”字那最后一竖落成的刹那。

偌大的佛堂里,数十位围观的年轻学子、地方士绅,高家兄弟,本寺方丈弗云大师,乃至号称西南三省第一人的渊海先生林庭和其弟子冯云。

所有人不分彼此,竟似齐齐听到了一声梵音!

陡然间。

林庭面色变幻。

神韵如此,神韵如此,当世竟有人能写出这样的书法?

而就在他惊疑不定的同时。

自大殿外,王夫子笑得格外欢畅的声音传来:

“林小人,自今日起,看你还怎么好意思继续沽名钓誉,拿二三流的学问,糊弄天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