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削藩大计
奉天殿中,齐泰黄子澄方孝儒三人,向建文皇帝行臣子礼,道。
“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皇上可得保重龙体!“朱允炆结合原主记忆,这才认出了削藩三人组齐泰黄子澄方孝儒,问道。
“三位大学士,你们怎么来奉天殿了?“黄子澄率先解释自己的来意,回道。
“老臣,听说皇上遇刺,特来看望皇上!“齐泰,却没有过多的解释直言,道。
“皇上,刺客一事必须查明,不如以刺客为名,进行名正言顺的削藩大计!“方孝儒,敢冒死直谏开囗道。
“皇上,若想削藩何不召诸王入京,谁敢抗旨不奉诏而来,则降亲王为郡王,逼藩王率先造反朝廷可发兵剿杀,这便是后发制人的手段,若想明着削藩先打宁燕二王,可保朝廷轻松平定削藩之策。“朱允炆,只是一笑而过,说道。
“三位可曾想过,皇祖父分封的儿子辈,就在西北几省和江南七省多达数十个,他们的后人都承袭了其父的卫所兵户,这些王爷们少的也有上万人的兵力,多一点的四五万兵力,削藩一但让他们这些王爷起兵,朝廷拿什么去多线作战有几分把握打赢,能征善战的老将可不多了,朕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效仿推恩令,给儿子的儿子封王分其卫所兵户,赐些封地给他们子孙兴建王府,意下如何三位大学士?“黄子澄,首先反对这个办法,道。
“皇上,不合礼制啊,大明律令里可没有这个先例,太祖皇帝早已制定好了尊卑之分,岂能违背皇明祖制!“齐泰,更是不支持皇帝的办法,坚决反对,劝阻,道。
“皇上,子澄大学士说的是,绝不能用这个办法,对付掌握兵权的王爷们!“方孝儒,倒是保侍中立没有反对,道。
“皇上,老臣无异议!“
朱允炆,看出了方孝儒这是言不由衷,笑道。
“你们三位畅所欲言,皇祖父将你们拜为皇太孙老师,朕自然是信任你们三位,其实吧,当下效仿推恩令也并不是什么良策,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时,封国国君并无实权连一国兵士都无法调动,权力全在丞相和国司马手中,封国国君只是名义上的一国之君,推恩令只是为了防止日后新帝弱势,造成封国在次壮大实力在打响七国之乱,可大明却是情况相反王爷掌兵拱卫京城,效仿的后果只能是让大明王爷们有了扩兵理由,所以嘛,朕有一个更大的计划足以让王爷们,带出去的所有卫所兵户元气大伤,方师傅国库还有多少银子?“方孝儒,也是纳闷皇帝怎么问起这个,回道。
“皇上,太祖皇帝在位时,不喜辅张浪费,省下银两九百九十万两银子现存国库,足够应对水灾和旱灾了!“朱允炆,见还有怎么多银子可用,心里乐开了花,笑道。
“蒙元时不时入境劫掠,东南沿海倭寇入侵不断,安南做为大明属国居然不听大明的话,是时候给这三个势力一个教训了,以燕王朱隶和宁王朱权为首,组成西征大军征讨蒙元,以沐英和靖王朱寿为首组成征南大军,以楚王朱桢湘王朱梓为首组成征倭大军,朕要让他们出兵清除朝廷外患!“方孝儒,只怕这些王爷不会乖乖听话,劝阻,道。
“皇上,这些王爷只怕不会轻易听从,皇上,若不让王爷们有所顾忌的话,他们听不听朝廷的旨意怕是两说了!“齐泰,想到了用诸王世子为人质的毒计,迫使他们不得不出兵,献计,道。
“皇上,在下达这些征讨旨意时,先下一道召集诸王世子入京面圣的旨意,以给他们赐婚为名扣押在京城,等人质到齐后在下达征讨旨意,有了王爷们的世子为人质在手,他们不去也得去不讨也得讨去皇上可用此计!“黄子澄,反对这个计策,读书人的傲骨,让他不得不反对,劝阻,道。
″皇上,不可,皇上乃一朝天子岂可用这个手段,诸王爷儿子众多少一个也不是那么重要,非但逼迫不了还会引起众怒,还是,直接以堂堂正正的手段收回卫所兵权,朝廷乃是大义所在的一方,又何必怕诸王会明着造反!“朱允炆,都没有采纳,笑道。
“三人各有道理,此事先不急,眼下嘛,先成立内阁代朕处理国事,内阁左首辅先有黄大学士担任,内阁中辅先有齐大学士担任吧,内阁右首辅有方大学士担任还有啊,内阁副手成员可从六部中书省三司里去挑,朕会从内侍里挑出三个掌笔司礼监,代表朕协助三位大学士每五日过后进行票似批红,决定今后的国策走向,你们可得好好的去合作。“黄子澄等人,也是感觉到了,建文皇帝在用太监制衡他们三个,但身为臣子却只能接受皇帝的一切旨意,三人无一人有所异议,纷纷领旨谢恩,道。
“臣等,领旨谢恩!“
朱允炆,见事情都议差不多了也都传达完了,便让削藩三人组各回各家,道。
“还有一件事,你们通知中书省让正三品以上的文武百官,明日晨时六更时分,全部来金殿议一议早朝之事,若有人迟来朕会罢掉他的所有官职罚奉三年!“黄子澄,只感到这个处罚太重,劝阻,道。
“皇上,这个处罚太重了,新朝刚立正值用人之际,眼下,还不是重罚文武大臣的时机,还是宽仁一点的好,皇上三思啊!“齐泰,也认为不是时候,稳定朝臣之心,才是当下要做的事,劝阻,道。
“左首辅说的是,不宜如此大动干戈啊,还请皇上慎重!“方孝儒没有表态,朱允炆,没有选择追问笑道。
“都退下吧,朕,也是说累了退下都。“黄子澄三人,纷纷退下,恭敬的退下,道。
“臣等告退,吾皇万岁“
削藩三人组离开后,王恩找来了太医治伤,御膳房也在小太监检查下,安全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