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带着太史慈投刘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明主

这几日,随着王脩的加入,刘备等人在城外处理俘虏的事宜进展亦快速许多,总算将一众俘虏的户籍整理出来,后续便是按各地户籍遣散这些俘虏,让其回归乡里,并协助当地官吏做重建的任务。

有些不愿归乡的俘虏,便被编入北海各县,暂且充当当地县兵,亦有一些俘虏愿意跟随刘备军中,刘备亦是扩充了军中的编制。

管亥和管承两个人虽然活着,但刘备及北海的官吏对其仍不放心,因此并没有将此二人放归回去,暂且还在刘备营中。

期间刘备与管亥聊过,管亥对于官府心中仍有芥蒂,不愿归降。

但人在屋檐下,也没有多余的举动。

纪清了解到暗想:慢慢熬,在魅魔这边不信你不变成刘备的形状。

于是北海黄巾之乱暂且平息,刘备也就能够来到都昌城内参加孔融的宴会了。

此次刘备的千里救北海也算是在士人圈子里打出名堂了。

宴会上士人纷纷向刘备敬酒。

连带着前去求援的纪清、刘政和组织防御的太史慈也成了此次宴会的焦点之一。

太史慈之母,此次宴会也被请到了席上。

太史夫人看着自己儿子和义子席间被众人称赞,心中亦是畅怀,她也得偿见到了一直要想见的汉昭烈帝。

太史夫人对这位未来的季汉代言人印象非常不错。

刘备席间应对众人皆是一副和煦的面孔,举手投足间有英豪之气,虽然身材不及自家儿子,但在气势上,太史夫人从刘备身上看到了宽宏的一面。

此刻她更坚定了让儿子和义子投效其下的信念。

然而她听从了义子纪清的建议,此事尚不可操之过急,需静待局势变化。

“师兄接下来有何打算?”

席间问话的乃是郑益。

他的父亲郑玄与刘备的老师卢植是同门师兄弟,因此他称呼刘备为师兄并无问题。

“备打算过几日便回返平原,接上行之兄驻扎于齐国便助其展开治理青州的相关事项。”

孔融闻言微微皱眉。

青州原刺史焦和逝世,目前远在长安的朝廷暂时也没法伸手管到青州的人事任命。

幽州公孙瓒和冀州袁绍这两方都各委任一名官员为青州刺史,想要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公孙瓒委派的是田楷,而袁绍则委派的自己长子袁谭。

但无论是田楷还是袁谭,孔融等人并无侍奉此二人为青州之主的意愿,孔融内心只认朝廷官方指派的青州刺史。

因此孔融更希望守着自己的北海郡。

而刘备此刻仍在想要协助公孙瓒与田楷。

郑益听得此言有些黯然。

太史慈看见曾共同作战的郑益的神情,问道:“益恩可是有事为难?”

郑益收敛神情,摆摆手。

“不过是益的家事罢了。”

纪清内心一动,难不成跟郑玄有关,遂开口道。

“益恩兄不妨直言,若涉及康成公,相信在座的诸位定会竭力想尽办法。”

在座诸人包括孔融无不点头称是。

郑益笑笑,说,“也不是什么大事,现徐州亦不太平,益想让师兄随吾前往一趟徐州,接家父回返北海。”

徐州!

历史上郑玄是在建安元年即三年后才从徐州回返北海。

纪清大脑快速过了一下青徐地图,如今若想要去徐州郯城接回郑玄,需要经过琅琊,琅琊一地有臧霸等人盘踞,加之陶谦目前正陷入兖州混乱战局中,确实需要刘备等人护卫。

所谓的曹操一征徐州其实还是陶谦主动挑起的,他和阙宣联手攻泰山、任城,只是后续曹操反攻徐州将战线推至彭城,才发生了影响巨大的徐州屠城事件。

以目前的时间来看,刘备若到下邳也需要半个月的时间,那时战事可能便已经推进到彭城一带,有可能提前将刘备的势力引入到徐州陶谦眼中,若能引得陶谦求援,刘备入主徐州不就大大提前?亦能一定程度上拯救被屠戮的彭城百姓?

想到这,纪清不由心里大喊郑益真是天才。

但这个环节他确实不好越俎代庖,毕竟刘备老师卢植跟郑玄同门的这层关系,纪清只能听着刘备自己如何回答。

纪清心内默念道:去徐州!去徐州!

刘备先是沉默了一会,许是心中有了决断,再回首看了一下身边的两位义弟,便道。

“去岁卢师病逝,备亦深感遗憾。

但吾已和行之兄有约。

不过既然师弟有所求,而且事关师伯安全,不若让云长随益恩走一趟。

有云长在,相信一般宵小不敢妄为。

益恩觉得如何?”

纪清心中大喊好耶。

虽然不是刘备本人亲自前往,但有关羽前往亦代表了刘备本人。

只要关羽去了徐州,一旦徐州战事糜烂,只要把刘备救援过北海的事迹传到陶谦耳中,相信一征徐州会有不一样的变化。

纪清心中暗喜。

如此一来,纪清认为自己和太史慈也不应错过此事,便拉过太史慈一边耳语道。

“大哥,你去向孔府君申请下,吾等也去徐州接应康成公。”

“可有什么说法?”

“大哥可还记得清说过趁局势变化应对吗?此去接康成公回返北海或有新变化,吾等要抓住这次机会!”

“好!”

太史慈也不犹豫,他非常相信纪清的判断,当即出席道。

“府君,益恩家事亦为吾北海之事,慈愿与关司马一道迎康成公归乡!”

纪清担心孔融又犹豫,也从席后转出。

“府君,清听闻府君为康成公修葺庭院,亦曾几次遣人请康成公归乡,只因康成公腿脚不便且路途上盗贼良多而暂且搁置。

今北海境内盗贼已平,正是迎回康成公之机,清愿随义兄、云长兄一道前往徐州,接康成公回乡。”

孔融听得纪清所言亦点头:“不错!泰明所言极是。

此前确实因黄巾贼寇暴乱而搁置了康成公的归乡之路。

今多得玄德助融扫清障碍,融自然要再次请回康成公。

此举融准了!”

“有子义和泰明一起相助云长,备亦放心。”刘备亲自走下坐席,牵起纪清和太史慈的手道。

“子义、泰明、云长兄,益恩的家事叨扰三位了。”郑益对着三人也是施以大礼。

此后便是酒席氛围愈加热烈,孔融难得兴起与在场众人作诗词助兴,纪清与太史慈便以太史夫人不胜酒力为由三人先行告退。

三人走出酒楼,太史夫人便细声问道。

“泰明,你与子义二人去徐州,可是事情有了什么新变化?”

纪清边走边解释道。

“义母,目前陶徐州正在攻打兖州,徐州境内虽然暂且平安,但曹操并不会任由陶徐州继续前进,极有可能直接从沛国直接攻击彭城。若如此,陶徐州应是招架不住。”

一谈到彭城,太史夫人脸色骤变。

她已从纪清口中知道彭城将会遇到的惨痛变化。

“这和你们前往徐州接康成公有何干系?”

“义母,这虽然是陶徐州咎由自取,但吾等亦不能让曹操麾下不当人子。

清打算以接康成公回乡为由入徐州,借云长兄及大哥之手插手彭城之战,顺便将玄德公之名引入到徐州,让玄德公提前支援徐州。

后续陶徐州若真如历史上退位让贤,吾与大哥亦可顺势加入玄德公麾下。”

太史夫人脸色有点难看,太史慈清楚她是在担忧自己与泰明的安危。

“娘,放心!你现在也知道泰明有谋,吾有勇,吾等二人在一起自当安全无事。

况且此行还有关云长。

您也亲眼见到云长了,不说云长雄壮过人,就凭他在泰明口中后世成圣的经历,吾等二人便不会有事。”

一旁的纪清也是连忙点头道。

“是呀!义母!有关二爷在旁,加上吾等是以护送康成公为由,即便再如何凶险,曹操亦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伤害康成公及其周遭人。”

“即便你们如此说,吾还是有些不安。曹兖州的麾下可不比那些黄巾流寇。”

“义母,您就放心吧。清也是上过战场的人了,再不济,吾和大哥亦能逃回北海。”纪清笑嘻嘻地说。

太史夫人轻轻地敲了纪清的头,纪清便不嘻嘻了。

翌日,纪清与太史慈率先迎来的不是郑益也不是关羽,居然是刘政。

“子义、泰明!”

“正攀(兄)!”

“正攀这么早找吾兄弟二人,可是有什么要紧事?”太史慈奇道。

“无事,政只是想跟二位说下,政已找到心中之主了。”刘政高兴地说。

“哦?这是好事呀!难道正攀兄是……”

纪清心中有些了然。

刘政没有太史慈与纪清的官身与人际负担,这些天他一直和刘备等人一道相处,纪清相信以刘备对人才的急切需求,会向刘政抛出橄榄枝。

与之同时,经过这些时日的相处,刘政亦能看清刘备的为人和抱负,认其为主也是顺理应当。

“没错,经过昨夜与刘府君彻夜详谈,政已认府君为主公,目前已是刘府君麾下功曹史。”刘政亦不卖关子,直言道。

“那便恭喜正攀兄得逢明主了!”纪清笑道。

刘政续道。

“其实吾并不是来听你二人道喜的。”

纪清闻言也收敛了笑容。

“泰明,政与你也相处良久。政知道你心向吾主玄德公,你并无官身,玄德公亦对你青睐有加,何不直接投于玄德公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