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恩义
纪清及刘政诸人在树下等候了约莫半个时辰,关羽、张飞领着约两千步卒,赵云领着一千幽州义从便陆续到了。
“大哥,士兵已经集结完毕!可以下令出发了。”
过来汇报的是三爷,关二爷自是在步兵前首的位置。
赵云也在幽州义从的前首,并没有如小说一般白袍白马银枪。此前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在界桥一战中损失惨重,因此现在剩下来给到赵云的都是一些杂胡义从,马身上颜色也杂乱不统一。
刘备闻言点点头,望向纪清诸人,道。
“几位是否还需要待休息足够了吾等再出发?”
“不!可以出发了!请刘府君下令吧!”
纪清立刻从从地上站起来,刘政等人也是如此,虽然此刻天色已经开始转暗了。
于是刘备下令道。
“云长、益德、子龙,吾等即刻出发!泰明、正攀、伟广,可随吾一道在中军,随吾等一起回返北海。”
“谢刘府君好意!”这回徐平倒是抢在纪清、刘政前面先行出声。
众人望向徐平。
“平非不愿跟随刘府君在中军。
平原本诸意在平寿助太史司马殿后护卫,只因泰明与正攀求援队伍人数过少,才转而护送二人至平原。
今护送任务已完成,平愿先行一步,给都昌报信援兵已至,好让孔府君、太史司马做好反攻的准备。
平身为北海人,身为平寿都尉,此前不能助安县令守护寿光,此番平要亲自护卫自己家乡父老。
望刘府君容平先行,待北海黄巾散去,平自与府君庆功畅谈!”
纪清刘政二人互看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奇。
徐平护送二人途中并没有向两人言及此决定,看来他从护送开始就决定好了完成任务后就先行回返北海参与守卫工作。
徐平这么决定,纪清与刘政也不便劝说,确实需要有人先行往都昌向孔融和太史慈众人报信。
“伟广真义士也!”
刘备转头从关羽身边招来两名骑士,将两名骑士身侧的备马牵到徐平身前。
“既如此,备赠双马让伟广先行一步!请伟广向孔府君与太史司马告知,备必不会晚伟广太久。”
“刘府君高义!”
徐平也不啰嗦,乘上刘备赠送的其中一匹马,“平先行一步!吾等北海再聚!”,转身牵着另一匹马,当先朝东面奔去。
纪清与刘政高喊:保重!
他们二人已经把徐平当做知己好友。
随即二人与二十多名士兵加入到了刘备的中军,趁着天色还没太暗,出发回返支援北海。
三千人大军行至西平昌以东,这里需要渡河才能回返乐安郡,天色已然全黑了,此时大军不便渡河,便暂在此安营休息。
刘备及诸将与纪清刘政坐在主营中休息,关羽终于问起了日前他关心的问题。
“正攀此前求援时言及报恩一事,羽颇为好奇,现在是否方便详述此事?”
正是此前刘政言及太史慈、纪清为求报恩主动向孔融毛遂自荐,刘政又为报太史慈护送的恩情主动护送纪清的事情。
刘政没想到关羽居然一直记挂着此事,此时确实无事,便把他此前自己所知道的纪清、太史慈、太史夫人相关经历内容,告诉在场的众人。
其中他不知道的诸如纪清如何遇到太史夫人,太史夫人要求太史慈报答孔融的详细过程,则是一旁的纪清帮忙补充了。
众人听罢,重新看向纪清的目光中又隐隐带着钦佩之意了。
关羽原先只觉得纪清只是个文弱士人,并不在意纪清其人,反而对勇武的刘政有好感,此刻听完刘政讲述纪清事迹,抚须长叹。
“好一个知恩图报的太史夫人,好一个待救命恩人如母的纪泰明,好一个忠义英勇的太史子义。”
关羽言罢转向纪清。
“泰明小兄弟,羽之前多有忽略泰明之意,请恕羽之无礼。”
原来此前关羽对于纪清刚来平原就让刘备即刻出兵支援北海有所不满,只是刘备本人没有表示反对,关羽便只把不满的心态藏在心里,不愿与纪清多开口交流。
当时听到刘政语焉不详提及了报恩,勾起了他本人的兴趣,因此此刻他才打算了解下什么详情,却不想此刻才了解纪清在此事当中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
关羽一生中了解最透彻的字,莫过于忠义二字。
纪清此过程中虽然没有表现出忠的特质,然恩义二字,却是实实在在地体现了出来。
关羽不由对纪清有所改观。
“关司马何须如此!”纪清连忙道。
实话实说,纪清压根没感觉到关羽的忽略,出于后世对关二爷的性格描写,他把关羽高傲的性子当做理应如此。
关羽不发一言的举动在纪清眼中不过是二爷的平常作态。
若不是关羽主动提及,他都不知自己被关羽忽视了。
“清不过是做了件常人应做之事,不值一提。
刘府君及关司马为大义出兵援助吾等诸人,清才是需要致谢的。”
纪清话音才落。
“泰明无需致谢,玄德及云长也不过是做了常人应做之事!”
快速接过话头的居然是一直慵懒的简雍。
他用纪清所述“常人应做之事”作为回应,令在场诸人不觉莞尔。
“宪和,那俺呢?”
张飞听得纪清和简雍只提及自己两位兄长不提自己,纪清毕竟还是外人,张飞不便说啥,但简雍跟自家兄弟相熟,居然也漏提自己。
简雍笑意吟吟。
“那自然是……”
“做了常人应做之事!”
这回连刘备都会抢着回答了。
众人大笑。
笑过之后,刘备问道。
“这么说来,泰明是交州人?”
纪清回答道。“是的,清来自交州南海郡揭阳县。”
“交州人怎么会流落到青州东莱呢?”这下连田豫都好奇了,在众人认知中,交州实在太过偏远。
纪清只好把早已备好的说辞先说出来,实际的真相目前不便告知于在场众人,毕竟太过匪夷所思。
“清祖上有制造海船的秘策,到清先父一辈之时,先父是名实干派,按照祖上秘策,与家中诸人制海船,先父带着先母及清,意欲乘海船往中原见识中原士人风貌。
吾等从南海县出发,经扬州东侧、徐州东侧海域都相安无事,却在琅琊及东莱交接处海上遇到风暴。
清侥幸随波飘至黄县,得义母相救,然清的先父母却……”
言至最后,纪清声音也暗了下去。这套说辞虽说是他自己想出来的最合理解释,但他自己还是不喜欢说谎,所以声音便越说越低。
众人却以为勾起了纪清的伤心事。整船人只剩下一个人存活,换做在场的任何人都做不到非常平静。
“泰明节哀,先考与先妣必不愿见到你如此模样,你能活着便是他们最大的期望!”刘备只能出言安慰道。
刘政也是第一次听说纪清的流落“经历”,闻言也是心有同情。
“人活着才能做更多的事情。
清得蒙太史夫人善心收留照顾,如今拜太史夫人为义母,拜子义兄为义兄,已是目前最好的结果。
清已无碍。”
纪清恢复语调道。
这番话让刘备大感知音。
此前在高唐抗击黄巾,刘备在战斗中也是险死还生,战斗失利靠躲在尸体中装死才逃过一劫。
如今做得平原相,平原在他的治理下民生恢复如初,因此他深知“人活着能做更多事情”这句话的含义。
“泰明,叫府君有些生分,不如你吾表字相称,如何?”刘备有些高兴,纪清的性格很对他胃口。
“玄德兄!”纪清不禁脱口而出。这话纪清可太愿意喊了,能和刘备表字相称,说明他已经被刘备诸人认可了,让他这个“粉丝”欣喜不已。
“云长兄!益德兄!”纪清再转向关羽和张飞。关羽捻须点头,张飞亦是哈哈大笑。
“泰明,那俺呢?”
简雍模仿着刚才张飞的语气语调道。
“好你个简宪和,讨打!”
张飞反应不慢,拿起手中陶碗假装要扔简雍。
简雍慌忙躲开。
纪清再转向简雍。“宪和兄!”
刘政看着众人其乐融融,他突然也很想加入到其中。
刘备注意到了刘政的反应,道。
“正攀为报恩护送泰明,又在备面前仗义直言,也是吾辈中人。正攀不妨也如泰明一般唤吾等表字。”
“!”
刘政此前从未遇过如此平易近人的官员,无论是公孙度,还是孔融,要么是野心勃勃之辈,要么是优柔寡断只识礼法之辈,刘政感觉自己心中有根弦被触动到了。
“玄德兄!”“云长!益德!宪和!”
赵云和田豫此刻还是公孙瓒的青州直属下级,二人崇敬刘备的为人,因此愿意相助刘备前往北海救援,如今看得场面如此热闹,一时心中也是感到非常舒心。
却见刘备突然起身走向二人,拉起二人。
“子龙和国让吾等也相识许久,你们二人也无需时刻都称呼吾等官职。”
赵云和田豫闻言亦是非常激动,若不是鉴于此刻身份,怕不是都要奉刘备为主了。
纪清见此,心中感叹道。
真不愧是三国魅魔!
简雍此刻却言。
“想不到交州到青州能走海路,雍还是第一次听说能行如此之远的海船。雍此生还未乘过海船,未曾见过海面的美景。泰明,你说说,海上有啥美景,让雍也见识见识。”
这话倒是又钓住了在座众人的好奇心,刘备众人基本上没坐过海船,不知乘坐海船是何种感受。
纪清想不到简雍居然会有如此关注点,但作为后世人,他对海船海景一点都不陌生。
“其实乘船到海上很容易不明方向,四周除了海水便没有其他物什,偶有海鸟飞过捕鱼。”
言到海鸟捕鱼,纪清突然灵机一动。
“不过清曾在船上见海中有一巨鱼,身长数丈,会浮于海面喷水,亦会潜于水下,其样貌如先贤所述的鲲相似,却不伤人。
又有背鳍如三角的大鱼,吾等交州人称为鲛,亦称为海中狼,性情凶残,会食人。
再有一物,曰海豚,好戏水,叫声如婴儿,曾跟在吾等船前船后相戏,非常亲近……
水下有……”
众人除刘政外,都是第一次听说海中生物,一时间众人都被纪清的描述吸引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