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果然很大
“朕要你交出兵权。”
“大奉朝,还有兵权可言?”
“不不,这只是一场交易,说得简单一点,以后天下兵权调动,由朕来掌控,你只需带着虎符,签字盖章就成。”
朱广疑惑。
赵阳继续道:“城卫军首领,狄正青,是个人才,朕也要征用。”
朱广点头,“可以,正青原本就是个好苗子,可惜没出生在将门世家,不然,大元帅一职,也轮不到李文凤的头上。”
赵阳挑眉,“这话可有夸张成分?”
朱广摇头,“无半点夸张。”
“行,若他真有此能耐,将来就是给他一个大元帅坐坐,也未尝不可。”
“将来?”
朱广嗤笑一声,“我根本看不到大奉的将来。”
“那是以前,但现在不一样了。”
赵阳耸耸肩,不打算在这个问题上继续深究,转而说道:“那么,狄正青那边就交给你了,但你朱广,必须留在皇宫,在短时间内,就别想着出去了,可行?”
朱广点头,“可以。”
赵阳挥手,示意这位表里不一到极致的中年尚书可以离开了。
朱广犹豫片刻,走至门前时,突然转身问道:“我妹妹,还有我女儿,她们呢?”
这两个女人,此时就在侧卧昏迷。
朱广问的不是她们在哪儿,问的,是她们的将来。
赵阳坐下,语气随意道:“该如何,便还是如何。你未免操心太多了,只需管好自身即可。但你既然问了,那朕也多一句嘴。问一下,李家那边,你又该如何自处?彻底决裂,还是阳奉阴违?”
朱广这次犹豫了很长时间,而后叹息,他不知是回答,还是喃喃自语,说道:“人总要给自己留一点后路。”
说完,他走出门,被三名守卫带走。
书房内禅香缭绕,赵阳手指头有节奏地在桌案上敲打,脸色平稳,但眼神却时明时暗。
少女魏魏站在不远角落,蹙眉望着赵阳,突然发现这家伙在不说话时,还是挺好看的。
赵阳突然站起身,朝这边走来。
魏魏连忙撇嘴,“怎么?”
赵阳笑道:“进去看看。”
说完,他掀开垂帘,走进侧卧。
少女跟着进去。
落纱床帏,两名女子衣服凌乱躺在床上,眼眸紧闭,仍在昏迷。
赵阳走至床边,坐下,伸手在年仅十八就当得贵妃的朱雨兮脸庞上,捏了捏其脸颊上的婴儿肥细肉,觉得手感很不错,再目光往下,看到这女子那一双盛传已久不负盛名的惊人x脯,一时间内心燥热起来。
“哼!”魏魏在一旁冷哼,问道:“刚才没办成事儿,现在后悔了?”
赵阳却摇头微笑,“那倒不是,像这种年纪的姑娘,在以前,我根本不可能动歪心思,因为犯法。今天突然接触到了,就有点动心,但也只是动心而已,在我眼中,她终究是连女人都算不上,只能是个孩子。”
他这段话说的自称,是我,不是朕。
所以,他说的以前,便是他前世的那个年代。
他说的没错,以他两辈子的记忆加起来,算年龄,少说也有五十多岁,这种十八岁的少女,在他眼中,当真就是个孩子。
魏魏突然脸色变得极差。
她只是突然想说,‘你将她看做孩子?那本小姐年龄比她还小,还不是被你……’
但她终究把这话憋回去。
赵阳站起身,俯视床上的两名女子,一大一小,都是自己的女人。目光落在朱雨兮那张昏睡的脸上,再朝下,又多看了几眼那雄伟壮阔,忍不住出言赞叹。
“都说很大,果然好大。”
……
长安城卫府。
池塘边有一小亭。
狄正青很郁闷。
皇城乱战,拿下乱贼,这是大功一件,就算狄正青早已不在乎这座皇城内发出来的任何嘉赏,但距离平乱,已过去半个时辰了,皇城里,却连半点风声都没传出。
这未免让他内心极不舒服起来。
狗皇帝就如此对待功臣?
难怪能将先皇一手打造出来的帝业,给霍霍成这样。
“狄头儿,还不放人吗?”他身后站着一名青衣部下,小声问道。
狄正青这才将目光,从皇城方向收回来。
他转身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挑眉望向不远处站立的两位‘不速之客’
轻甲披身,手握弯刀,腰挂令牌。
那令牌上篆刻有一个醒目的大字,御。
御,便是御林军的意思。
这两人先前到来,张口便说,要带走那些皇城门口闹事的众人,包括那领头的双枪李鹤。语气态度算不上冷淡,可也绝对称不上客气两字。这就让狄正青的内心更加不舒服起来……
凭什么?
老子这一仗虽打的酣畅淋漓,但也是一拳一拳打出来的战果,你一张口,便要把俘虏带走?
就凭你是御林军?
“抱歉,城卫军和御林军向来各司其职,城外之事,自然该由我城卫军管辖,就算是你御林军统领来了,也没张口就要人的道理。”
狄正青表面客气,但话语也没半点客气成分,甚至有些强势。
那两名御林军齐齐皱眉,颇为不喜,但仔细想想,对方的话也无半点过错。
无论从大奉庄严肃穆的律法来讲,还是论此役战功出力多少来看,御林军,都不占理。
狄正青刚准备让部下送客,但亭外有一名腰身弯曲、双手作揖的公公走来,扬起尖锐的嗓音,宣布皇帝陛下口谕。
狄正青连忙皱眉起身,率先跪下。
在场众人纷纷下跪。
“宣!城卫军首领狄正青,皇城面圣!”
……
马车中。
换了一身干净衣裳的狄正青,伸手入怀,掏出一块沉甸甸的银子,塞入面前稳坐的公公手中。
“海公公,可否透漏一二?”
名为海公公的太监连忙摆手,将银两推了回去。
“哎呦,狄大人,万万不可,当年咋家的母亲出事儿,可都是你一手操办破案,咱都是自己人,何必外气。”
狄正青也不退让,收回银两。
这位海公公年少入宫,独留家中母亲一人居住长安城,便委托当时负责老家街头安危、还只是城卫军小队长的狄正青,帮忙照拂一二。
一来二往,关系熟络。
后来有一次,海公公家里失窃,老母亲更是被窃贼殴打昏迷,海公公气急,便私下发出悬赏。
谁能在最短时间内抓到那窃贼,重金赏赐不说,更是能得到他海公公珍贵的友谊。
当时海公公已晋升殿前总管,按官员等级,从二品。
他的友谊,可比真金实银还要实用。
长安众捕快以及许多江湖人士,皆闻风而来。
但最终,那窃贼却让当时仅为城卫军小队长的狄正青给捉拿归案。
自此,海公公与狄正青友谊渐深。
如今一个身为城卫军统领,一个则晋升正二品的御前太监。
“以咋家来看,这次狄大人,是要走皇运咯。”海公公扯起尖锐的嗓门,笑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