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从画家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8章 文化节筹备组

离开丽江之前罗秉文一直在研究怎么唤醒系统,但研究到最后发现系统只能自动唤醒,无法被他主动呼叫出来,有点坑。

他唯一能控制的只有商城。

所以,一直到他把车开上高速,准备回老家的时候,他才收到新的提醒。

【离开丽江,可选作品为(摄影师LV:2)作品《未命名》、(自媒体LV:2)作品《纳西银匠》(画家LV:4)作品《火》】

【请选其一进行评分】

“火。”

【你选择《火》,该作品灵感来源于丽江,你以后在丽江的作品将不会产出新的积分】

【作品得分(96),奖励积分384,恭喜你,请再接再厉】

目前积分728。

384除96……4?

那这个是按照职业等级来的吗?

也不对,他的自媒体是二级,如果以这个算法来看,当初拿到的积分也该翻倍。

是翻倍再翻倍?

三级拿到的积分,是在二级的基础上翻倍,四级又在三级的基础上翻倍?

那这样,五级岂不是八倍?

那他真有点想把画家先升级到五级了,这可是八倍,就算拿个90分那也直接是720分,这不比先升级其他的职业爽?

而且那时候应该也是大师级别了吧?

如果遇到什么能让他有创作欲望的景色,一副水彩可能也就二十分钟——二十分钟就能赚个几百积分,那不得一个月刷满全五级?

不过升级五级有什么条件呢,他好像在商城里面没看到画家职业的升级卡。

这时候拉出来看也不太好,车还在高速上。

等明天到家了再研究这个问题。

………………

离罗秉文一千多公里外,徽州的黄山正在筹备一场《徽・黄山“三月三”非遗文化节》

这次的文化节规格很高,属于全国性质的民俗宣传活动,线上线下以及合作推广,三线并进的宣传攻势,誓要让这场文化节成为全国民俗文化爱好者瞩目的焦点。

负责这次活动的领导很年轻,才36岁,平时爱去逛个哔站什么的。

偶然让他刷到了《纳西银器匠》这部作品,画面里的滇南景色如同画卷一般舒展,银器匠人的工作室里,炉火正旺,映红了匠人们专注的面庞。

视频里,几位师傅熟练地操控着手中的工具,银块在捶打下逐渐成型,每一次敲击都仿佛奏响了非遗传承的灵魂。

这让李刚心里很是触动。

虽然看的出作者的拍摄和剪辑比较粗糙,但却是一个有自己想法,懂得如何用华夏人的方式去拍摄非遗传承的人。

这种能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的人才,是最难得的。

李刚对罗秉文这个作者有了兴趣,通过评论找到了罗秉文的主号。

居然还是个画家?

和‘漫行游记’这个号差不多,这个‘主号’也没什么作品,两个号加起来才四部作品,其中还有个是图文,只能称为动态。

是哪个老油子出来搞新号了?

不管是作为导演拍摄的非遗传承纪录片,还是作为画家描绘的丽江纳西族篝火晚会,都是表现国内传统民俗的优秀作品。

人才啊!

又研究了两遍这个只有二十分钟的纪录片,他当即决定,无论如何也要邀请这个阿婆主到他们黄山来。

到时候请他拍摄几个民俗非遗搞纪录片,或者创作一幅和丽江篝火晚会一样的画,那都会是对他们黄山,或者这场活动十分有利的宣传。

在他看来,丽江现在真是躺平了。

或者说,赚够了钱,已经对旅游这个市场没有这么敏感了。

就算什么都不做,丽江永远都会是一个热门旅游地。

如果他是丽江文旅,一定会狠狠的推这个阿婆主,把那个纳西银器匠人的视频和丽江篝火的视频推得火出圈。

这样既能刺激当地手工艺品的消费,也能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篝火晚会中去。

他直接打开文化节的筹划群,在里面说道:

“大家辛苦一下,把这个视频看几遍,然后想办法和这个作者取得联系,邀请他到我们当地来参观,或者邀请他作为我们文化节的嘉宾。”

其中一个可能是管着部分这方面的工作,连忙在群里问:“那作为嘉宾的出场费呢?按照什么规格来算?”

李刚看着这条消息,略微沉思后回复道:

“这位博主的作品与我们文化节的契合度极高,他的加入或许能为我们带来独特视角宣传效果。”

“所以在出场费方面,我们不能单纯以常规的名人、明星标准来算。毕竟我们邀请他更多是看重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长远意义,而不是单纯的商业交易。”

“总之,大家先全力联系上他,具体费用等沟通后再详细讨论。”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价格之后再定,联系上人再说。

有组长这句话兜底,负责联系自媒体的张力这就放心了。

这回他们邀请了不少短视频博主,网红自媒体,但也没有谁是李刚这位筹备组组长亲自发话邀请的,他总怕这位和组长有什么关系。

给少了吧,他怕别人说他不给组长面子。

那给多了呢?毕竟这只是一个几万粉丝的小博主,出场费给多了,其他几百万粉的自媒体人会怎么想?

会不会引起不愉快?

这都是作为筹备组一员要解决的事情,组长当然可以随口一说就邀请一个人,但他们可得根据实际情况才能定的下来出场费。

事情一定下来,筹备组的人迅速行动。

有人登录各大平台,通过罗秉文的账号进行评论,发私信等。张力在私信里介绍了自己的身份以及这次黄山文化节的规模,邀请他能作为短视频博主参加文化节。

但这些私信都石沉大海。

接着,张力又用自己在自媒体行业积累的人脉来打听罗秉文。

毕竟从发布视频的节奏,以及拍摄,剪辑效果这些东西来看,视频作者就是一个混迹自媒体多年的老油条。

这些敏感点不可能凭空出现在一个新人身上。

但好像也找不到人。

真是怪了!

这么大一个活人,还创了两个刚起步的自媒体账号,在这期间难道不应该多看私信,寻找商业机会吗?

为什么会两天见不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