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改组完成,新项目纷纷上马
完成改组的一元科技集团运转起来更显流畅,以前公司营销部门一边卖挖掘机一边推销软件,身兼数职,手忙脚乱,现在是各司其职,互不干扰,效率明显提高。
接下来,按照集团规定流程,就是各子公司向集团总部提交2X07年各公司的项目和预算申请。
日常运行是子公司各自负责,每年的营收,除去自身运营成本,上交集团分配,税务方面也是集团负责。
子公司重大项目则需要向集团总部提出申请和资金的支持,总部负责审批,资金拨付和监管。
……
天工机械公司改组后第一个申请的项目,就是新建一座卡车制造工厂和农用机械制造工厂。
主要用来生产制造卡车和大型农用机械。
现在夏国市场上对卡车和农用机械的需求量都很大。
一是随着夏国经济飞速发展,交通设施的完善,物流运输行业也迎来了发展春天;
二是夏国取消了农业税,农业开发越来越现代化规模化,大型农用机械也十分紧俏。
现在天工机械公司这边发动机有了,卡车的通用型底盘也有,整车也早就被工业设计部门设计出来了,就差一个制造工厂了。
工程机械虽然需求量也很大,但是天工机械厂三晋厂区有6座大型厂房,1号厂房负责总装,6号厂房负责工业机器人制造,2-5号厂房负责工程机械的生产制造,每座厂房2条生产线,8条生产线可年产15万台(辆)工程机械设备。
按照2X06年的工程机械销售量来看,8条生产线才使用不到60%的负荷,目前是暂时不需要增加工程机械的生产线。
天工机械公司的申请项目是建造一座年生产10万辆重型卡车,10万辆轻型、中型卡车的大型卡车工厂。
另外一座年产10万辆大型农用机械的农机工厂,合计申请预算资金14亿元夏币,卡车工厂10亿,农机工厂4亿。
星耀科技公司提出和研究院共同建立一座数据中心的项目资金申请,该项目是建造一座10万台服务器组成的数据中心,资金预算12亿元夏币。
集团原有的数千台服务器早已经满足不了网络部门的运行,每次都只是几百台几百台的增加,主要还是受到场地的限制。
现在一大部分的服务器都是租用的通信公司的服务器,长时间来看,自建数据中心相对更划算,也有自主权。
祝融金属公司由于金属冶炼工厂是新建的,暂时还没有新的项目需求,不过于洋直接要求研究院在金属冶炼工厂建立一座材料和金属冶炼实验室,资金预算1亿元夏币。
魁星教育公司的项目申请还是延续之前的规划,只不过要重新申请,建造一所技工培训学校,资金预算2亿元夏币。
天御商贸公司的项目申请也是之前一元科技公司的规划,人才公寓3期和三晋地区的职工小区项目,资金预算5亿元。
加上新总部大楼,一下子需要资金三十多个亿,虽然2X06年集团挣了不少钱,但是也已经花出去了不少,余钱不多了。
所以,集团行政部负责审批的部门,给出的意见是把各子公司的项目分批实施,先建卡车工厂,再建农机工厂。
数据中心分两期建设,每期5万台服务器,技工学校也分两期,人才公寓和职工小区本来就分期进行。
反正不是一次性投入,资金压力就会小很多。
战略部给出一个意见就是再以子公司各自名义向银行贷款一部分,以缓解集团资金压力。
2X07年年初,需要于洋签批的项目暂时就这么多,这些项目也够集团和几个子公司从年头忙到年尾了。
日常运行的权利已经下放到各子公司,集团总部只需要把握战略方向,审批大的项目和监管审计就行了,于洋的主要工作还是研发,做技术储备。
他要把上一世学到(白嫖)的技术对照现阶段的技术水平给“研发”出来,超出现阶段太高水平的技术进行封存储备。
等配套的产业达到标准了再拿出来,不然有些技术就算研发出来,配套产业不升级也是不能批量生产,只能算是实验室产物。
集团总部按照于洋的签批向各子公司项目预拨了一部分资金用于项目启动。
剩下的设计、施工就交给子公司各自负责,集团总公司不过多干预,只按项目进度进行拨款和监管。
不过于洋想到以后还会建更多的工厂、研发中心、数据中心、住宅楼、写字楼,还可能有秘密工厂等项目。
总是找别人建造的话一是贵,二是不能保密,过一段时间还是自己成立一家工程建筑公司比较稳妥。
正好爸爸是工程兵出身,平时通过聊天于洋得知爸爸还经常和老部队老战友们有着联系,所以这个关系还是能用到的。
每年都有很多退役兵没地方安置,一元科技集团如果成立工程建筑公司也可以和部队加强军民鱼水情,开展合作共建。
三晋那边有不少小的工程建筑公司,到时候找一家资质齐全的直接收购过来,这样就可以省去重新申办证件的麻烦。
这个事情就委托爸爸在老家那边物色,长安城这边也有不少工程建筑公司,但是大的一般不好收购,小的不清楚底细,还是在老家那边稳妥一些,先把建筑公司的架子搭起来再说。
……
春节假期回家,于洋和爸爸说了建筑公司的计划,爸爸说交给他办,过些时间给于洋答复。
过完年不出一个月,爸爸就帮于洋物色了三晋这边三家小型的建筑公司,都是资质比较齐全的。
一家平时主要承建住宅小区,另外两家主要是承建工厂和基础设施,其中一家还分包过天工机械厂的3号厂房项目建筑,和三晋矿业公司、天工机械厂这边也是比较相熟的。
三家建筑公司规模都不是很大,正式员工都在三五十人左右。
普通工人都是揽到项目后再招的临时工,胜在证件资质相当的齐全,于洋也懒得挑来挑去,直接大手一挥,三家一起收购。
收购三家建筑公司的设备加上资质证件一共花费了九千多万元夏币,他们自有的设备已经有些老旧,加一起不值一千万。
主要是建筑行业的资质证件和各自拥有的公司驻地的几块地皮,还有建筑工程师、技术员,这些价值较高。
一元科技集团总部对三家建筑公司进行了改组合并,总部进行临时代管。
改组完成后将成立天权工程建筑公司,因为资产和规模的原因,勉强算是乙级子公司。
三家建筑公司除了部分之前老板的亲信和亲戚之外大部分人都选择了留下来,当然还是要由集团总部统一培训考核后才能真正的留下来。
集团人事部门考核之后还有近50人留了下来,又通过爸爸在部队的老战友联系了一批退役的工程兵,在社会和大学招聘了一些土木工程的毕业生和从业者,把原有的老旧工程设备全部更换,忙碌了两个多月总算是把建筑公司给搭建起来。
至于天权工程建筑公司的负责人暂时还没有合适的人选,只能通过猎头公司去寻找,在找到之前由集团总公司代管。
天权工程建筑公司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一元科技集团和三晋矿业联合开发的职工住宅小区。
现在项目交给了天御公司作为开发商,天权工程建筑公司为承建商,先拿自己的项目练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