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这个皇太孙无法无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6章 朱棣:有本王保着允炆,哪个贼子敢乱叫?

面对这样的责难傅友文面上无光。

“当时小三爷的确来迟,此时文官指摘,无可厚非。”傅友文只能这样辩解。

其他的公侯还想再说几句,在座位上面的蓝玉终于是说了一句话,“你们当时都在不也没有说什么吗?”

此话一出,在场的不少公侯顿时闭上了嘴。

对啊,他们当时都在为什么就没有说呢?

其实不是不说,而是说不过那些文官最重要的是当时朱允熥的确来的太迟,而且根本没有给武将给他辨别的机会,直接跪在地上双手双脚爬了进去。

当时文武官员都只能闭上嘴。

说实话,这件事对于武将的打击还是挺大的。

他们希望看好的小三爷能够据理力争,把事情说清楚,然后把文官给批倒。

但小三爷朱允熥实在是有点懦弱了,最后就只能以这种方式让所有人闭嘴。

这有点像小孩撒泼打滚了。

可是如今大家混的是官场啊。

你如此作态,只能让那些文官得逞,让外面的百姓都知道,朱允熥你就是一个在父亲过世之后也能够姗姗来迟的不孝子弟。

这一点,估计以后都很难洗白。

即便大家伙同心协力将你扶上了皇太孙这个位置,你能够坐得安稳吗?

那些文官还不得一天到晚的用这个来恶心你。

接着蓝玉又道,“如今不管是谁当这个皇太孙、当这个太子,你我身为武将,能做的便是领兵打仗,带好自己手上的兵,防止北元趁机南下。”

众人默然。

在历史记载之下,会让人觉得蓝玉就是个口无遮拦之人,嚣张跋扈的满脸写着我不是好人。

但能领兵十几万出征的统帅,岂能如此没有城府?

如今说的这番话,有多少真心的成分不知道,但至少是一句场面话。

即便锦衣卫听到了这样的场面话汇报给了朱元璋也会无话可说。

……

此时的北平燕王府,即便是八月的天,可到了晚上还是有一阵凉风。

在燕王府的正堂之外的大坪之上,有一个年轻的少年正躺在拼接在一起的两条长条凳上挨板子。

一位英武不凡的、带着王冠的中年男子站立场大坪之上。

他身穿孝服,眼神肃穆。

在他边上,王妃带着一位胖胖的少年看着眼前的一切,虽然心有不忍,但却没有出言阻拦。

那少年结结实实的挨了十棍子之后,疼的是哇呀呀大叫,却被中年男子大吼一声,“你还有理叫嚷?今天只是打你几板子而已,来日再犯,必不轻饶!”

说话的人正是大名鼎鼎的燕王朱棣。

他之所以教训那少年,是因为他的老二朱高煦在祭奠太子朱标之时不诚心,偷偷摸摸吃东西被抓住后立刻就被打了板子。

打完了板子之后,朱棣还不忘命令:“现在跪在灵堂前,明日辰时方能离开。”

朱棣并不仁慈,王妃听后赶紧上来求情:“高煦被打了板子,疼痛难忍,还让他罚跪,似乎太重了点。”

朱棣却根本没有同情,而是义正言辞:“寻常人家都知守孝何等严谨,更遑论皇家子弟,他大伯父壮年早逝,举国戴孝,他身为皇家子弟,公然在守孝当中,偷奸耍滑,岂能轻饶?”

朱高煦踉踉跄跄的要往灵堂去,走了几步腿一瘸就要倒地,边上有宫女太监想上前去搀扶,朱棣大吼一声,“谁也不准帮他!”

宫女太监们只能是看着朱高旭一瘸一拐的到了灵堂,然后跪在了蒲团上,虽然疼的龇牙咧嘴,但是不敢再有任何不规矩之处。

看到朱高煦跪在了蒲团上,宫女太监们各司其职后,朱棣还是对王妃说道:“今夜他肯定很难熬,多安排几个人在边上守着吧。”

王妃看了朱棣一眼,朱棣转身就往外走去。

一直在边上等候的穿着黑袈裟的姚广孝迎了上去,两个人信步来到了后花园。

此时夜色正浓,明月高悬。

二人一个负手而立,一个满目的凝重。

朱棣说道:“大师,大哥这么一走,我大明天下,又该陷入混沌了,你说父皇是会立皇太孙还是会立太子?”

姚广孝双手合十念了一句佛号,开口说道,“立皇太孙或立太子,我大明都会乱上一阵。只可惜太孙太弱,秦王太混。”

朱棣苦笑一声,“大师,也就是您如此直。”

四号颔首。

接着朱棣道:“本王是希望父皇能立允炆为皇太孙。”

姚广孝一愣,“二皇孙虽然颇有才名,可他若登基坐殿,岂能镇住那帮桀骜不驯的淮西将领?那帮武将希望三皇孙被立为皇太孙,这样他们则可顺理成章。”

朱棣哼了一声,“他们想得美!”

接着他信步上前两步,大手一挥,“我大明立国虽已有二十五载,却年年征伐,致使国力贫弱,再不能如此下去。

自古开国皇帝马上打天下,守成之君必要施以仁政,休养生息,方能保天下长治久安。

本王在漠北征战多年,对蒙元势力颇有些熟知,一味对齐用兵只会让草原诸部握成一只拳头来对抗大明。

经本王的多方侦查,此时漠北蒙元朝廷已分崩离析,各大部落名义上遵从北元皇帝指令,暗地却各怀鬼胎。若大明进攻稍缓,他们内部必然互相征伐不断,届时大明趁乱或扶持或打压,使其内部无法凝聚成团才是上上之策。”

姚广孝对朱棣的这番见解是认同的。

草原部落向来是弱肉强食,没有任何什么道德可言,谁兵强马壮,谁就是老大。

这样的机制能够保持强大的军力,但也能让他们互相消耗。

反观大明如果长期与其对峙,即便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可是在草原之上无法立足,退去之后他们又复返,如此来来回回拖垮的还是大明的国力。

反而是朱棣的这个想法是值得推崇的。

接着朱棣又说道,“我大哥二十年的监国太子,留下的可不仅是赫赫余威,还有我们这些忠心耿耿的弟弟,蓝玉等人要是敢炸刺,本王第一个不放过他。有本王这些叔叔们保着允炆的天下,哪个贼子敢乱叫?”

……